首页 > 经济频道 > 国内财经 > 正文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中国高增长态势延续之因

 

CCTV.com  2009年06月09日 07:32  进入复兴论坛  来源:《瞭望》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经济增长动力的多元化、分散化、均衡化

  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我国经济发展正在经历一个非常困难的时期,2009年保增长的任务艰巨,相应地对中国经济增长悲观论调在增多,甚至有西方学者认为,中国经济的高增长期即将结束。但笔者认为,中国经济高增长的基本态势不会因此而改变,中国经济发展的前景依然乐观。支撑这一判断的因素众多,如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城市化加快发展的阶段,劳动力和资金供给比较充裕,国内市场巨大、政治社会稳定,等等,但有两个至关重要的因素尤为瞩目。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市场经济。以往无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还是西方资产阶级经济学,都认为市场经济只能在私有制的基础上建立。中国共产党人的伟大创举或历史性贡献是,在理论和实践上突破了“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不相容”的教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一种非常独特、非常“中国”的经济体制,它把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市场配置资源的有效性统一起来,为我国改革开放30年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提供了根本基础。这一体制的独特优势,在应对这次国际金融危机的过程中得到了进一步体现。

  在新世纪新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将使我国经济资源的配置更有效率。西方国家的经济学家,由于不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独特性,不能从根本上把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真谛,所以他们对中国经济发展趋势的预测常常失准。比如,他们多次预言,中国经济高增长期即将结束,但都以预言破产而告终。

  预言屡屡破产的原因在于两方面,一方面他们用先验法来分析判断中国经济走势,比照日本、韩国等国的高增长期来推论中国经济高增长的持续时间,认为世界历史上没有出现过的就不可能出现;另一方面,他们用私有制为基础的那种典型的市场经济思维和标准来分析判断中国经济走势,认为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市场经济做不到的,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做不到。

  新的动力结构正在形成。

  一国经济能不能持续保持增长态势,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该国经济的动力结构。经过30年的超常发展,我国经济增长的动力不但没有衰减,而且整个动力正在发生结构性变化,可以说正在进入“动车组”时代。

  “动车组”是一种新型动力结构,与只靠一个车头拉动所有车厢的传统火车的单一动力结构不同,其特点是每一节车厢都有动力,火车跑动时所有车厢都使劲,刹车时所有车厢都制动。这种多元化、分散化、均衡化的动力结构,使火车跑得又快又稳。

  与“动车组”相类似,我国经济增长的动力正趋于多元化、分散化、均衡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从所有制结构看,动力结构正从主要靠非公有制经济驱动转变为各种所有制经济合力驱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主要靠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带动。现在,随着国有经济深化改革、机制转换,集体经济脱胎换骨,国有企业、集体企业活力焕发,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格局已经形成。

  从地区结构看,动力结构正从主要靠东部带动转变为东、中、西部共同推动。改革开放以来的一个较长时期,我国实施梯度发展战略,东部率先发展。在这个过程中,东、中、西部的差距越拉越大。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中西部经济发展的基础不断改善,政策环境不断优化,中西部的增长速度逐步加快,尤其是投资增长速度明显加快。

  2008年,东部投资增长速度为20.9%,而中部和西部分别增长32.6%、26.9%。2009年1到4月份,东、中、西部投资增长率分别为22.1%、35.3%和46%,西部地区比2008年提高19.3个百分点。动力均衡化趋势已经显现。

  从总需求结构看,动力结构正从主要靠投资、出口拉动转变为消费、投资、出口均衡拉动。在我国,动力最弱的是消费,经济增长过分依赖投资和出口。而投资主要是中间需求,必须以消费或出口扩张为前提;出口属于外需,可控性差,很难稳定。

  近年来,我国总需求结构出现积极变化,2007年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首次超过投资,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后,经济增长对出口的依存度显著降低,消费、投资、出口三驾马车的拉动力趋向协调。上述变化,表明我国经济增长的动力结构正在发生质的变化,其结果必将为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提供有力支撑。

  从长期趋势看,在诸多有利因素的作用下,特别是在上述两个关键因素的支撑下,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态势不会因为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而改变。当然,我们在看到这样一种长期趋势的同时,还必须看到一些长期性问题还会继续干扰我国经济发展。比如,从内部看,结构调整远未到位、增长方式转变迟缓、就业压力加大等;从外部看,西方国家对我国的战略遏制不会发生根本改变。国际金融危机当前,我们必须变压力为动力,变被动为主动,变冲击为机遇,努力推动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中央党校组织部部长、教授 赵长茂)

  相关链接:

责编:金文建

1/1

相关热词搜索: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网民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