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事故处理小组向记者提供的情况,“莲花河畔景苑”住宅建筑面积约6.6万平方米,总套数629套,已出售489套,预计交房日期是今年年底。事故发生后,很多业主赶到了现场。在小区门口的警戒线旁,这两位业主显得十分激动,甚至试图闯进警戒线。他们告诉记者,他们刚刚以每平方一万五千元的价格购买了这的房子,在新闻中知道倒塌事故发生后,他们马上来到了现场,但却根本无法和开发商取得联系。
记者:“ 这是多少钱买的?”
“莲花河畔景苑”业主:“一共200万差一点点吧,190几万。”
记者:“那一平方米能合1万5000多,急也急死了。”
记者:“什么时候办完的手续啊?”
业主:“一月份。”
而另一位业主则告诉记者,他是三月份在这购买的房子。
业主:“我才不退呢,这房子得增值的。”
这位业主说,他购买时的均价是一万三千零七十元一平方,94平方米总价123万。而现在这一带的房价已经涨到了一万六千到一万七千元,他不同意按原价退款,
业主:“这一生都交在这儿了,我50多岁了,就是为了上海有一幢楼才到这儿来的。”
事故发生后,当时专门成立了善后小组,负责接待业主。在接待点门口,记者看到了这张征求签名表,在这上面,业主提出来退还房款,支付赔偿金、赔偿已付房款利息等要求,但接待人员表示,对这些要求他们只能集中登记,等待处理。
记者:“开发商哪呢?”
接待人员“不清楚,真的不清楚。”
很多业主也向记者表示,事故发生后,就再也没有见过开发商。那么开发商到底在哪?这是一家什么样的公司呢?根据记者从上海房管网查询的信息,开发商上海梅都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1995年注册,是一家私营有限责任公司,法人代表张志琴,公司持有三级房地产开发企业资质证书,注册资本800万元。注册地址在闵行区莘朱路968号,记者随即赶到了这里。然而,在莘朱路968号,记者注意到,这里写的是另一家公司的名字。
记者:“这里是税务所,这儿有一个梅都公司在这儿吗?”
值班人员:“不在这里梅都公司肯定不在这儿。”
记者:“肯定不在这儿?过去在这里的。”
值班人员:“现在搬走了解说:相关信息显示,梅都房地产公司经营地址在莲花南路1288弄5号102室,记者随即来到了这里,在这处居民小区院子里,记者找到了1288弄5号102室。”
记者在这栋楼房门口的信报箱注意到,有一封信是寄到102室的,收件人写的正是梅都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然而102室并没有任何人在办公,从房间的布置、厨房使用的洗涤剂等用品来看,这里更象是一处普通住宅。而公开资料还显示,除了莲花河畔景苑外,上海梅都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还开发了罗锦新苑和罗锦苑。而在这些地方,记者依旧没能找到梅都房地产的任何相关人员。截至记者发稿时,事故处理部门传来消息,已对已对开发商及其资金采取控制措施,业主交纳的房款处于安全状态。目前对该项目开发商、建筑商、施工方、监理方等采取适当控制措施。而采访结束时,记者注意到,在这处大桥上,依旧挤满了围观的市民。
市民:“因为建筑是个百年大计,你不能像做衣服一样,一天一件,现在就是,一两年建一栋房子,你说造房子哪能这样搞呢,再另外这个监理非常重要。”
记者看到,“莲花河畔景苑”的业主们对退房、补偿或者重新盖商品房予以调换,提出了各自的要求。在房价不断上涨的背景下,无论对倒塌楼房的业主做出赔偿,还是对要求退房的业主进行补偿,都是一件复杂的事。毕竟,在建住宅楼倒塌在国内还是比较罕见的事故。那么,在这方面有没有相关法律法规可以遵循?突遭变故的业主们又应该如何维护自己的权益呢?我们也采访了中国消费者协会法律顾问邱宝昌律师。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