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8日晚宣布,6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1.53万亿元。上半年新增信贷高达7.37万亿元,超过历史上任何一年的投放总量——
信贷井喷,是银行业上半年最壮观的一道风景线。
非常时期,非常手段。在国际金融危机肆虐之时,7.37万亿元贷款有利于提振经济复苏信心,为扩内需、保增长添柴加薪。
伴随着信贷高速增长,社会上已产生通货膨胀预期。但专家认为信贷激增不一定会形成现实中的通胀。
·1.53万亿6月信贷再超预期货币政策调控难度加大
6月份信贷飙升,主要是中小银行信贷扩张及银行“冲时点”的结果
1.53万亿元!
尽管市场普遍预期6月份新增信贷将超过5月份的6645亿元,但当央行公布“1.53万亿元”这一巨额数字时,市场还是大吃一惊!
这是今年以来仅次于3月份和1月份的第三大信贷高峰月,由此,上半年新增信贷高达7.37万亿元,超过新中国成立以来任何一年的信贷投放总量。
“6月份信贷飙升,与我国经济企稳回升、微观主体融资需求增加有关”,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说,“特别是随着房地产市场的回暖,个人住房贷款和房地产开发贷款都快速增长。”
郭田勇表示,一段时间以来,银行信贷的大量投放,缓解了房地产商的资金紧张,同时使公众的通货膨胀预期有所抬头,加上一些银行放松对二套房贷的限制性措施,放大了购房需求,从而推动房价上涨。“然而,这样的上涨并非建立在自住性购房需求之上,容易形成‘空中楼阁’,未来房价一旦下跌,银行贷款就可能面临风险。”
有业内人士认为,6月份信贷飙升,除了贷款需求增加因素之外,更主要的“推手”是银行自身。
“6月份,四家国有商业银行的信贷投放不到5000亿元,1.53万亿元新增贷款主要来自中小银行”,一位国有商业银行信贷部门的人士说。在上半年的第一轮信贷“冲锋”中,国有银行是主力。现在,四家国有银行的信贷投放已远远超出去年全年的信贷总量,开始把握节奏、主动控制投放了。大银行腾出市场空间后,在第一轮“冲锋”中落后的中小银行就开始奋力扩张。“银行业内把这种现象比作‘大银行稍息,小银行冲刺’。”
另一方面,6月份信贷飙升与银行“冲时点”密切相关。“6月是上半年的收官之月,银行习惯于在这个月‘冲时点’”,这位人士说。
半年指标是银行特别看重的指标——
从经营业绩的角度看,年内能产生利息收入的贷款一般投放于前三季度,因此,可以说上半年贷款增速决定了银行全年的利息收入水平。
从内部考核的角度看,半年信贷投放多少直接关系到银行的效益。
从市场形象的角度看,许多银行是上市公司,中报是否亮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上半年的信贷增速。
再从地方压力的角度看,“现在的地方政府很聪明,他们不直接干预金融,但半年一过就会开会、通报,看你的信贷投放了多少。我们的分支机构在人家地盘上,况且政府手里又掌握着大量的信贷资源,银行的压力很大。”一位基层银行的人士坦言。
信贷激增不一定形成现实中的通胀。7.37万亿元贷款,让人喜中有忧
信贷井喷,是银行业上半年最壮观的一道风景线。
非常时期,非常手段。在国际金融危机肆虐之时,7.37万亿元贷款有利于拉动投资需求,为扩内需、保增长添柴加薪;同时,现代经济以金融为核心,信贷一定程度上就是“信心”的代名词,7.37万亿元贷款有利于打掉通货紧缩预期,提振经济复苏信心。
“事实上,伴随着信贷高速增长,现在社会上已产生了通货膨胀预期”,郭田勇说,“但信贷激增不一定会形成现实中的通胀”。
他分析说,从理论上讲,信贷激增会诱发通货膨胀。但从现实中看,未来一段时间,国内下游企业仍将处于产能过剩状态,会有力地抑制通胀形成;国际市场上,在世界经济出现全面复苏之前,仅仅依靠美元贬值推动的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将难以持续,从而也不会以输入型通胀的方式传导到我国。
实际上,受经济前景不明朗及最新欧美就业数据不佳的影响,7月份国际油价已连续五个交易日下跌,累计跌幅达10%。
7.37万亿元贷款,也让人喜中有忧。在结构上,这些贷款主要流向铁路、公路、机场等政府项目,给中小企业的贷款仍不多。
在质量上,银行对政府项目青睐有加,为了分羹,一些银行不惜放松贷款审查,甚至降低贷款门槛。这么做,短期内似乎没有风险,但从长远看,一些地方政府的投资项目收益不高,回收期较长,难以保证未来能还本付息;另一方面,政府项目贷款大多以“政府信用”为依托,而银行对地方政府未来的可支配财力、隐性负债等往往难以获得及时、全面、准确的信息,一旦地方财政出现困难,无疑将影响银行的信贷资产质量。
在流向上,不排除一部分信贷资金以各种方式进入股市、楼市等资产市场。
专家认为,下半年信贷投放将稳中趋降,某些月份甚至可能出现负增长
下半年,信贷井喷能否持续?
“下半年信贷投放将稳中趋降,预计全年新增信贷最有可能在9万亿元至10万亿元之间。”郭田勇说,“去年11月、12月信贷投放快速飙升,因此不排除今年同一时期信贷出现同比负增长的可能性。”
最近,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二季度例会提出,下一阶段要落实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引导货币信贷合理增长。要加大对“三农”、中小企业等薄弱环节的金融支持,严格控制对高耗能、高污染和产能过剩行业企业的贷款。
中国建设银行公司业务部总经理靳彦民认为,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已出现积极变化,但内生增长动力尚待加强,因此,下半年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不应改变。与此同时,应针对信贷激增中出现的问题,不断优化结构,防范潜在风险。
郭田勇则建议,下半年监管部门可加强对商业银行的“窗口指导”,对一些领域贷款增长过快做出风险警示;同时可通过公开市场操作等手段进行微调。
相关链接:
责编:王玉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