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金助推股市楼市反弹 实体经济更需资金支持
今年年初,有关方面在确定全年5万亿元信贷资金的增长目标时,还认为“这是一个相当艰巨的任务”。然而,事情的进展却出乎业内人士的预料:前5个月,银行新增信贷就超额完成了全年目标。到6月底时,新增信贷资金已接近7万亿元,是2007年信贷增量的两倍。
充裕的信贷供给有效配合了财政政策,对中国经济结束自由落体式下滑并快速企稳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但与银行放开信贷闸门“结伴而行”的是,一度低迷的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也双双进入快速攀升回暖的通道。中国A股市场半年内股指上涨超过60%,而每天动辄两千亿元以上的天量成交额几乎成为常态;在北京、上海等全国不少大中城市,房地产商们纷纷斥巨资“跑马圈地”的景观又开始频频上演,地价、房价纷纷走出低谷,向上攀升。
“这说明,新增信贷资金有相当一部分未能进入实体经济,而悄悄进入了股市、房地产等虚拟经济领域。”中国社科院金融专家彭兴韵指出。
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遭遇着信贷资金外溢的挑战。
一些经济学家认为,股市、楼市的回暖反映了市场信心的恢复,但与资金的大量流入也有很大关系。“这是当前我们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必须要关注的问题。”杨瑞龙指出。
如何采取有效措施,使资金切实进入实体经济并发挥作用,成为“双政策”面临的突出难题。
对此,人们普遍认为,在当前经济企稳回升、但基础还不够稳固,我国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仍十分严峻的情况下,必须坚持财政和货币政策的连贯性、稳定性和可持续性,但同时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强资金流向的监管。
中国银监会日前已发出通知,要求各银行业金融机构从授信调查、贷款发放等环节把好关,确保信贷资金进入实体经济,防止信贷资金违规流入资本市场、房地产等领域。
“这不仅是保持股市、房地产市场良性发展的需要,更是让实体经济获得充分资金支持、从而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需要。”银监会有关方面负责人指出。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