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 > 经济频道 > 房产 > 正文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新华社一日两文批地王 指复苏不能成投机者盛宴

 

CCTV.com  2009年08月03日 09:37  进入复兴论坛  来源:扬子晚报  

  7月23日,上海以30.48亿元的高价,杭州以20650元/平方米的单价,创造了沪杭“一日两地王”格局。此前,在北京市朝阳区广渠路15号地拍出40.6亿元时,北京出现“五天三地王”局面。

  新华社“新华视点”昨天专门回顾了一下2007年一轮“土地市场热”,回顾了当时产生过的一批老“地王”的“后事”。这些老“地王”加冕后,风光无限,开发商如意算盘“劈里啪啦”响,但市场多变,“地王”得主未必如愿以偿。回顾老“地王”,赔钱退地者有之,追涨被套者有之。根据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权威数据,2007版的“地王”大多“晚景凄凉”。

  文章提出,前车之覆,后车之鉴,然而“地王”大有前仆后继之势,开发商傻吗?显然,除了想把成本转移到房价里面去的意图之外,开发商追逐“地王”的“非理性”行为背后,不乏精打细算。

  文章分析,作为一种商业手法,“地王”单个项目成本可能过高。但要看到另一方面,高成本已经被同一家开发商的其他楼盘价格暴涨、销售加快所分担。此外,开发商还能用高价地在股市融资。当然,如果宏观经济出现了大调整,股市、楼市间“短路”,被套的是购房人和股市投资者。

  文章提醒公众,一定要“理性”,莫上“地王”当。2007年“地王”横空出世时,网络和媒体都在炒作“傍地王,好乘凉”,然而事实上真的如此吗?老“地王”走了,新“地王”来了,消费者“被卖了还替人数钱”的事,也许仍然每天都在发生着。

  文章还旗帜鲜明地提出,将未来的经营安全和发展前景,押注在房价迅速暴涨的预期之上具有巨大的道德和经济风险,而承担这一风险的应该是企业而不是购房者。

  在这篇文章后,新华社还专门配发了一篇题为《“地王”频现须警惕风险》的时评,提出“每一次新天价诞生的槌音落定,都伴随着无数人的望楼兴叹。‘地王’频出,步步推高房价,但房地产行业的持续发展,始终不可能超越链条终端——购房者的承受能力。而当前显而易见的是,实体经济尚未明显好转,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居民实际购买力并未提高,‘地王’频出必然导致房价和购买力之间的更大脱节。没有成交量支持而仅靠银行资金硬撑的高房价和假繁荣,势必爬得越高,摔得越狠”。

  时评提出,“地王”的出现,不仅缘于开发商的非理性炒作,也与地方政府的推波助澜不无关系。如不能尽快从土地供应制度、政策入手彻底打破“借地生财”的利益链条,地方政府作为土地市场繁荣的直接受益者,只会继续在开发商、商业银行、炒房者之间的利益泥潭中越陷越深。需要看到的是,目前国内对住宅消费的中低端产品需求仍占相当大的部分。但当前在一些地方,“地王”频出的同时,很多百姓期盼的经济适用房项目投资却逐年萎缩。如何有效引导投资需求,使住房市场回归民生保障体系,依然是地方政府当前必须冷静思考并长久规划的重要问题。“地王”风光无限,既与安居相去甚远,更非经济繁荣信号。房地产市场的复苏,从长远看只能依赖于真实有效需求的培养,而不应成为投机者的盛宴。

  相关链接:

责编:王玉飞

1/1

相关热词搜索: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网民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