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经济学家调查结果:国际学界对中国更认可_CCTV.com_中国中央电视台
CCTV.com - ERROR

瀵逛笉璧凤紝鍙兘鏄綉缁滃師鍥犳垨鏃犳椤甸潰锛岃绋嶅悗灏濊瘯銆�

央视网 > 经济频道 > 财经评论 > 正文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解读经济学家调查结果:国际学界对中国更认可

 

CCTV.com  2009年08月15日 17:38  进入复兴论坛  来源:环球时报  

  金融危机改变了国际格局?

  日本野村综合研究所中国研究中心学者松野丰指出,这次金融危机标志着“以美国为引擎”的世界经济增长方式的结束,也是“美国主导的世界经济分权的开始”,世界经济权力正逐步向美国以外的国家和组织转移,诸如中国、日本、欧洲、印度、俄罗斯等。“这次的金融危机也加剧了全球政治的多极化发展。”英国公共政策研究所的资深经济学家萨拉穆雷说。西班牙对外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刘立刚认为,这次金融危机之后,中国的崛起不再是悬念。这反映在中国经济总量、中国股市市值、500强中国公司数量以及率先复苏的速度上。今后中国国内要重点解决国家经济结构不平衡,提高老百姓平均收入,防止“国富民穷”。同时在国际上,中国要坚决推进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改革,否则亚洲货币基金组织呼之欲出,不可阻挡。

  “从国际格局的角度上说,这次金融危机总体而言对中国是有利的。”丁一凡告诉记者,世界经济其实是场赛跑,虽然选手间彼此有联系,但是跑得快慢却是相对的。中国并没有跑得更快,而是我们的对手更慢,这就让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相应提高了。世界银行驻华代表韩伟森说,中国经济今年表现相对其他国家出色,这次金融危机对中国而言是个天赐的良机。中国目前的问题,是能不能把握这次机会高效地实现经济结构的调整,走上新的经济增长轨道。

  清华大学经济外交研究中心主任何茂春也认为,这次金融危机冲击最大的并不是各国经济本身,而是全球的政治格局,“未来10到20年后,全球会出现两个超级经济大国,那就是中国和美国;世界经济出现两大火车头,政治上无疑也将呈现这个局面”。美国布鲁金斯研究员霍米?哈拉斯告诉记者,单就经济规模而言,中国无可争议地是新型国家的领导者,金融危机过后,世界需要建设全球治理的机制来管理全球经济,特别要给新兴市场国家足够的代表权与话语权。“G20已经取代G8成为讨论全球事务的真正舞台。”

  应冷静看待中美经济对比

  从《环球时报》的调查结果看,在几个关键问题上都形成中国与美国比肩的局面。在这些数字背后,其实存在着东西方经济学家看待中美经济问题的复杂情绪。

  《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发现,西方经济学家在谈到谁先复苏这个话题时,最终表态时大都流露出一种短暂的犹豫,透露出在情愿与不情愿之间的一种无奈。在最敏感的中国经济何时超过美国的问题上,训练有素的经济学家纷纷拿起各自思想上的武器,捍卫他们内心的信念与目标。美国的经济学家对中国经济总量赶超美国的话题反应最为激烈,表现出浓厚兴趣,但是,以质疑为多,多数认为还要30年以上的时间,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如果用人均GDP来衡量,那么此问题显得相当脆弱。

  中国经济学家对这个问题表现得克制而冷静,他们既谈到赶超的趋势和可能,也谈了中国经济结构需要调整,GDP以外因素值得高度重视等问题。(胡笳 魏莱)

  相关链接:

责编:陈平丽

2/2 < 1 2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网民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