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杭州8月23日电(记者李亚彪、傅丕毅、谢云挺)1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促进中小企业发展,这无疑为身处世界金融危机中的广大民营中小企业带来“政策利好”。国内经济运行是否真正走出金融危机阴影,取决于企业与社会投资是否大规模启动,而民营中小企业的行为无疑是一个令人关注的风向标。
那么,当前民营中小企业生存现状与投资行为究竟如何?从记者对浙江省部分中小企业较集中的经济强镇调查来看,可以说是喜忧并存:一方面少数企业出现投资重启苗头,一方面部分企业自身发展壮大存在诸多困难,有的甚至生存都不容乐观。
投资:走出低迷状态
浙江省苍南县龙港镇是我国最大的印刷包装生产基地之一,据当地印刷包装协会秘书长陈后强介绍,国内相关行业企稳回升,带动龙港印刷包装业回升,镇上十多家企业分别投资上千万元引进国外的胶印机等高档设备。在新雅集团,公司投入1400多万元引进的曼罗兰大对开胶印机已经到位,技术工人正冒着酷暑在新厂房内调试。
湖州织里镇是国内最大的童装生产基地,在织里镇见到浙江米皇羊绒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蓓蕾时,她正忙着给全国各地的经销商打电话。“我们下半年要扩容销售网络,从原来的380家销售点扩充到420家,覆盖国内大中城市的知名商场。”王蓓蕾说,“今年1季度时,我们还没下这个决心。现在看,下半年为扩容销售点和新产品研发,企业资金投入可能同比增长10%到15%。”
整日泡在各企业的织里镇企业服务中心主任王道文,一直盯着企业投资情况。她说:“今年1季度企业投资前所未有低迷,4月份投资信心明显回升,5月份本地民间资金开始暗涌,几千万的项目,两三家企业一凑就没问题,大家明显感觉到,有的民营企业已经告别持币观望的状态。”
从织里镇二季度投资项目清单上可以看到,41个投资项目90%以上是民企投资,其中多集中于产品升级、新兴产业上,比如羊绒纺纱技改项目、数控机械项目、高性能板材项目、太阳能电池片项目等。
在湖州珍贝羊绒制品有限公司基建现场,新建的染色、洗毛车间和纺纱、分梳车间已经结顶,工人们正在进行内外墙装修。珍贝公司正在着手进行两笔重大投资,涉及金额近4亿元。一是投入近亿元提升羊绒纺纱和针织制品的档次,二是投入3亿元进军新兴的太阳能产业。
浙江省统计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说,在上半年,以政府为主导的制造业投资是增长的,而制造业投资中以企业投资为主,这是一个很好的信号。上半年浙江省民营企业投资出现较好苗头,从民营五金企业集中的永康市也可以看出。全市民营企业1至7月工业性投入30.65亿元,同比增长19.25%,1至7月全市新批技改项目47项,计划总投资22亿元,同比增长64.6%。
融资与土地依然困扰不少中小企业
虽然部分企业出现重启投资的迹象,然而融资与土地等要素依然困扰着不少中小企业,使其难以发展壮大。
台州赛特流体控制有限公司是一家生产船舶用阻燃防爆阀的企业,国内外生产同类企业仅有四家。这一新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十分抢手,赛特公司今年下半年就可以把明年的订单拿到手。此外,赛特公司还自主建成了世界上唯一的全自动防爆阀实验室。
可步入赛特公司,现场的情景让人不敢相信。只有300平方米的厂房十分破旧,大批半成品零乱地堆在院中或走廊下风吹日晒。公司唯一一间像样的房屋就是全自动防爆阀实验室,里面十分简陋。只抽得起10元钱一包普通云烟的董事长李潘宝一脸愁容地说,新产品从研发到现在投入近800万元,目前再拿不出一分钱搞生产了,连尚未缴纳的十几万房租,都成了头等难题。
“公司现有几千套库存半成品,由于配件没钱购置,只能零散堆在一起,等卖出一两百套后,回笼资金再购买配件组装其他产品。”李潘宝说,“虽然订单不成问题,可公司今年以来生产线没有满负荷生产过。员工只有30人,而产品最高可以卖到上万元,这是一个人均产值极高的行业。如果有足够的资金投入,产值可达2亿元。”
这两天来,李潘宝正在四处奔波,一方面寻找合作伙伴,一方面到社会上用5分高息借贷。赛特公司由于较小,加之没有厂房抵押,至今没有取得银行任何贷款。他说:“我得把3000套产品销掉,生产不能停在这里,太可惜了;另外实验室基本成型了,可对温度与湿度要求很高,还需要100多万元完成升级。现在资金上哪怕一点毛毛雨,都能让我喘口气!”
赛特公司的情况并非个例。温岭市大溪镇上的有的泵业公司由于资金等问题,只能开工一半产能。湖州市织里镇的一家纺织企业去年有2.4亿元的授信额度,今年只拿到1.6亿元的额度。
除资金问题外,用地的困扰也已成普遍现象。玉环县坎门办事处的汽摩配企业浙江利中实业有限公司抓住国家扶持汽车产业的机遇,决定扩大生产,然而申请的用地只批了一半,而且亩均地价达30万元。当地工业用地存量几乎为零,逼迫大量企业外迁,每年流失的投资额超过2亿元。
一些没有迁出的企业,用地困难直接导致厂房成为问题。龙港镇印刷企业中有三分之一没有固定厂房,现在租用商住房或其他企业厂房开展生产。当地干部说,当地没有厂房的企业,年产值超过35亿元,其中不少企业生机勃勃,前景看好,却面临难以做大做强的苦恼。
破解中小企业发展“困局”政府仍需“大作为”
基层干部与不少企业建议,引导更多中小企业科学、健康地发展壮大,破解部分企业发展“困局”,政府仍需“大作为”。
首先,要防止中小企业出现盲目投资。在不少工业强镇,都可以强烈感受到民营企业所蕴藏着的投资冲动。当地干部说,在金融危机中,许多企业纷纷做好抢先起跑的准备,可以预见民营企业投资到三季度还会继续增加,政府要合理引导,帮助企业调整“起跑姿势”,树立更加科学的投资目标。
湖州市织里镇企业服务中心主任王道文说:“年初时候企业都不投资,现在投资意愿越来越强烈,这时候政府一定要及时帮助把脉,多关注国际大形势,市场中的不确定性依然存在,企业要谨慎,警惕盲目投资带来的风险,避免出现产能大量闲置现象。”
据龙港镇印刷包装行业协会统计,现在龙港镇印刷行业有四色、五色以上高档胶印机200多台,尤其是前两年大量引进以八开机、四开机为主的高档胶印机120多台,产能严重过剩,直接引发企业之间的价格战,最后导致利润降低,部分企业出现亏损。其次,要千方百计通过制度创新,确保民营中小企业发展壮大所需的要素供给。一方面,各类金融机构服务应该下沉,更多地直接惠及中小企业;另一方面迅速解决企业发展所需的土地问题。
在玉环县,不少干部建议,国家在特殊时期需要有特殊举措,比如早就到调整期的农保地规划调整,应该尽快实施。有的经济强镇工业化程度相当高,农保地却占土地资源的90%以上,不少地被工业企业包围,地下水质重金属超标,这些地块作为农保地已不适合,只是一个概念而已。
还有的干部建议,为确保土地安全,有关部门可以把调整对象定在没有连成片、浪费闲置的土地上,否则工业用地与农保地交错,成了“插花地”,既不利于农保地的安全,也不利于中小企业的发展。
相关链接:
责编:陈平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