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证监会创业板发审委将在今明两天连续召开7场发审会,审核13家公司的创业板首发申请。业内人士表示,创业板公司普遍融资规模不大,集中审核、集中发行不会对市场造成大的冲击,届时批量挂牌上市有助于抑制首日爆炒。
不会冲击二级市场
“这些企业都是集中报送,集中反馈意见,初审会也比较集中,导致发审会也比较集中,到时还可能形成发行比较集中的局面。”证监会创业板发审办负责人表示,集中发审是行政许可的要求。
业内人士分析,17日前4次创业板发审会审核的7家企业,预计融资总额约为22.48亿元;18日上会的6家企业拟融资总额约为11.29亿元。13家公司即使全部过会,加起来的融资额不到34亿元。
“平均一家企业融资不到2.5个亿,10家不过25亿元,就算100家,也才250亿元。” 证监会创业板发审办负责人介绍说,截至9月10日,证监会已经受理申请的149家创业板企业共拟融资336亿元。在这149家企业当中,募集资金量最大的为8.25亿元,最小的为0.85亿元,其余企业平均募集资金量为2.27亿元,仅为目前中小板企业首发平均募集资金量的60%。这与融资额动辄几百亿元的大盘股相比,更是“如九牛之一毛”。
从发行前股本和平均首发股份数来看,149家已受理企业发行前股本总额为114.6亿股,股本最大的为4.58亿股,最小的为0.25亿股,其余147家发行前平均股本为0.747亿股,为目前中小板发行前平均股份数的73%;拟发行股份总额为36.29亿股,发行量最大的为1亿股,最小的为0.085亿股,其余147家平均拟发行股份约0.24亿股,为目前中小板企业平均首发股份数的70%。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拟在创业板发行上市企业的融资额、发行股本和发行规模都很小,对主板市场资金面的影响有限。
交银先锋基金是目前为数不多明确可投资创业板的基金产品之一,基金经理史伟曾表示,从资金量上来看,创业板所谓的利空因素相对较小,对资本市场整体冲击不会很大。根据经验,当部分优质企业上市时,往往会给国内资本市场带来新增资金。
批量上市抑制首日爆炒
我国资本市场素有“炒新”的传统,IPO重启以来,市场上的“炒新”热潮仍然很高。创业板公司相对股本较小,价格更可能被操纵。如何避免创业板公司上市首日被爆炒,考验着监管部门的智慧。无疑,集中发行、批量上市,能在一定程度上遏制新股上市首日遭爆炒局面的形成。
新股上市首日遭爆炒,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股票供不应求。我国股市历来“新股不败”,投资者往往投入很多资金去“打新”。如果经常有大量新股可以申购,肯定会分流部分“炒新”资金,从而直接抑制新股炒作。
本轮IPO重启以来,已经出现过多次四只新股在中小板“打包上市”的局面,首日上市涨幅明显收窄,这也被业界认为是“模拟创业板,测试市场的抗压能力,为创业板的推出做准备”。
相关链接:
责编:张福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