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0月30日,中国创业板第一批28家公司集体挂牌上市,时至今日,创业板“满月”已过。在20多个交易日里,创业板吸引了无数人的眼球,也动荡了无数人的心魄。从首日的爆炒到次日的暴跌,以及随后的复位之路,创业板诞生初期的表现并没有出乎事先很多人的预料。毕竟,创业板市场先天的基因与主板和中小板并没有什么本质的不同,而创业板发生基因突变和转基因的可能性也并不大。在随后成长的日子里,创业板依旧需要和主板、中小板这些哥哥姐姐们一样,打针吃药,再打针再吃药……
据证券日报报道,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创业板公司的高市盈率让投资者发现,相比之下主板的股票是那样的具有投资价值。有了创业板的这样一个标杆,主板股票的“层高”提高不少。不过,市盈率高也未见得是坏事,正如有钱并不是坏事一样,但是,还有一句话说的是,男人有钱就变坏,这句话尽管有些绝对,但是并非完全没有道理,至少在上市公司中,超募的资金已经让不少创业板上市公司有了“非份之想”。
11月3日,亿纬锂能发布了创业板第一份“资金置换”独立董事意见公告,计划用募集资金置换“早先已经投入主营业务的自筹资金”, 此举一出,立即引起了各界质疑,业内人士纷纷指出,“资金置换”明显有变相挪用募集资金之嫌。尽管,资金置换表面上并不会改变资金的数量,但通过置换后,就像洗钱的过程一样,企业原先的募集资金摇身一变,成了上市公司的自筹资金,规避了证监会对募集资金的监管。按照证监会的规定,上市公司的募集资金只能按照招股说明书中的承诺使用,不得挪用,但对于上市公司的“私房钱”,证监会则鞭长莫及。
继亿纬锂能之后,目前已经有包括华谊兄弟、上海佳豪等多家家创业板公司发布了类似的“资金置换”公告,创业板募集资金变相挪用的风险正在与日俱增。
除了变相挪用募集资金的隐患外,创业板原始股东变相出售公司限售股套现,也开始盛行。据媒体报道,包括华谊兄弟在内的一些创业板的原始股东,打着“股权质押”的幌子,以5折的价格大举变相抛售公司限售股。由于原始股有限售期限制,这些原始股东们和接手盘约定以5折的价格合同协议转让,具体操作时,双方达成一份“股权质押融资合同”,原始股东便以“股权质押融资为由”向深交所提出申请,再到中登公司办理冻结手续,等限售期过后再交易过户。对于这些行为,法律人士认为,这是一种变相减持。
在刚刚召开的第五届中国证券市场年会上,刚刚满月的创业板自然成为学者专家们的热议。
创业板和中小板应合一
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成思危:我们的深交所现在有一个主板,有一个中小企业板,再加上一个创业板,但是从它的结构来看我觉得还有值得商榷之处。因为现在我们国家规定,主板的增量都到上交所,所以深交所有一个如何进一步发展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其实我认为当初我们设立中小企业板的时候是因为创业板暂时不能开。当时建议建立科技板块中小企业板,按照主板的要求,防范风险,逐步降低条件、扩大规模,最后使它成为创业板。但是现在做法是,把创业板和中小企业板分开了,我个人感觉这个问题可能将来要改变,因为这两个板之间有很多交错,当然我也理解深交所一个需要有增量,所以中小企业板不能放弃。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如果创业板和中小企业板并存,有可能会二者都得不到发展。因为弄不好就可能有的市场被边缘化,香港的创业板市场在一定程度上是被边缘化的,这个教训是值得我们注意的。
我们要支持创新型企业,有的人要支持创业型企业,这两个还是不同的,因为创业型企业只要创业都可以叫做创业型企业,说得刻薄一点开个小面馆也是创业,但是创新型企业是有明确定位的,像纳斯达克前面规定的都是很明确的。所以要严格的规定什么是创新型企业,可能需要证监会和科技部共同来研究标准。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