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 > 经济频道 > 财经评论 > 正文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复旦学者:“宽货币 均衡信贷”用心良苦

 

CCTV.com  2010年01月08日 08:25  进入复兴论坛  来源:中国证券报  

  去年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2010年货币政策要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增强针对性和灵活性;1月5日至6日,2010年中国人民银行工作会议召开,会议进一步强调保持货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继续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着力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灵活性。因此从中央银行的角度来看,2010年货币政策将继续实行“宽货币”,保持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

  目前影响市场流动性主要是外汇占款增加、央行票据和正回购到期,以及政府存款下降,这些因素都会导致基础货币迅速上升,央行需要通过公开市场业务操作调节流动性的投放或回笼,进一步控制基础货币和货币供应量。如1月5日,央行就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发行了120亿元1年期央票,同时进行了750亿元28天期正回购操作,本周到期资金仅为400亿元,意味着央行已经连续13周净回笼资金。尽管央行连续进行净回笼,但是货币市场回购利率不升反降,说明市场流动性依然充裕。中央银行通过控制公开市场业务的力度来调节市场流动性投放和基础货币,实行“宽货币”的政策。

  货币和信贷是一枚硬币的两面,货币投放是银行信贷投放的基础和保证,信贷投放是货币投放的体现和反应。2010年我国将继续实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意味着市场流动性依然充足,由于先前4万亿投资上马的一些项目仍然需要后续资金,2010年新项目也需要资金支持(尽管政府严格控制新项目上马),因此要保持经济和金融市场的平稳过渡,货币和信贷投放不能够急刹车,市场预期2010年新增贷款约7-8万亿元之间,与去年相比有所下降,但是与正常年份相比,这一数字仍然较高。货币和信贷投放需要保持一定的连续性,但是持续的适度宽松货币政策也蕴含着潜在的风险,一是居民通货膨胀预期上升;二是资产价格泡沫可能产生;三是导致产能过剩问题;四是可能引发银行不良贷款问题,这些都是宽松货币政策可能带来的副作用。在国际金融危机非常时期,货币和信贷超经济发行,拉动总需求,阻止经济急剧下滑,但是一旦刺激政策把经济拉起来,“保增长”目标实现,必须要调整信贷投放节奏,防范可能出现的金融风险。央行行长周小川日前表示,新的一年里要把握好货币信贷增长速度,引导金融机构均衡放款,避免过大波动。笔者认为均衡信贷投放有两层含义:一是保持银行放款适度,对经济增长提供必要支持,又要加强防范通货膨胀预期;二是要防范信贷风险,当然信贷风险防范不只是控制信贷投放的数量,重要的在于优化信贷投放结构,通过信贷投放的优化来控制信贷风险,如严格控制对“两高”行业、产能过剩行业以及房地产行业等的贷款。因此笔者认为信贷均衡投放就是促进经济稳定增长和防范金融风险相结合,“宽货币、均衡信贷”将是2010年货币政策的主旋律。

  货币的宽松主要是由央行货币政策工具来操作控制的,央行是一个资金水库,通过闸门的开启和关闭,向银行体系注入或回笼资金。而信贷的投放数量和方向主要是由商业银行来完成的,商业银行控制信贷投放的闸门,是信贷投放的主体,因此要积极引导商业银行信贷投放均衡,控制信贷投放的节奏、重点和力度,增强商业银行信贷均衡投放的主动性和自觉性,顺应国家大政方针政策,信贷投放要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相结合,要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目标相结合。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要积极配合,央行要加强对商业银行的窗口指导,实现“宽货币、均衡信贷”的有效组合,为中国经济的发展服务。

  笔者认为“宽货币、均衡信贷”对我国宏观经济平稳健康运行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有利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改变像去年那样主要依赖投资拉动经济的模式,要转向促就业、惠民生、扩消费的轨道上来;二是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服务,信贷投放要转向产业结构调整、重点行业发展和“三农”等;三是保证宏观经济健康发展,防范潜在的金融风险,要抑制通货膨胀预期、资产价格泡沫、产能过剩和不良资产等风险。

  总之,央行需要控制货币投放的节奏,强化货币政策工具的操作,保证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货币适度宽松,为经济增长提供必要的货币支持,但需要商业银行信贷投放均衡、结构合理,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信贷资金投放的力度、方向要转变,要对经济社会薄弱环节、就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方面的予以支持,有效缓解农业和小企业融资难等问题。(复旦大学国际金融系副教授 陆前进)

责编:韩文燕

1/1

  相关链接:

相关热词搜索: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网民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