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近期头条 |
|
|
|
|
尽管奥马尔与拉登谜一般的行踪依然让美国心病难消,但毕竟塔利班已经缴械投降,看上去阿富汗战争美国已经占尽了先机,较量已经进入尾声。
不过阿富汗战争也许早就已经超越了它原本应有的意义,在它反恐怖的大旗下面,暗藏的是国际社会各派力量之间的争斗。战争越是进入尾声,也正是背后的各种较量加剧之时。 |
|
|
|
|
|
|
|
|
|
|
|
|
阿富汗,较量背后的较量 |
|
|
|
2001年12月09日 |
|
| |
|
|
|
|
|
会谈闭幕式场景 |
|
|
|
尽管塔利班政权正在土崩瓦解,阿富汗各派在波恩就未来政府组建问题也达成协议,但持续的轰炸并未炸去美国人心中的痛,战争的硝烟也难掩美国人的近忧和远虑。 心病之一是,塔利班极端分子能否在阿富汗被灭绝,本·拉丹能否被除掉。目前塔利班武装已经缴械投降,美国胜利在望。但本·拉丹的下落仍是个谜。塔利班的失利也不意味着他们的消亡,其有生力量并未遭到重创。而且即使本·拉丹及其主要追随者被抓获,即使“基地”组织在阿富汗被彻底摧毁,即使塔利班从此销声匿迹,美国对阿富汗的军事打击仍然没有完成使命。美国布鲁金斯学会专家道尔德和林赛认为,本·拉丹的网络远在阿富汗之外,在数十个国家都有秘密组织,本·拉丹不在了,但其他的“拉丹”还在。美国打击恐怖主义活动的序幕只是刚拉开,今后任重道远。恐怖主义是美国的远虑。 美国的另一个心病是在阿富汗没有真正的盟友。外电披露,早在1998年,美国人就与塔利班政权接触频繁,还与其签署了价值20亿美元的天然气输送管道铺设协议,美国商界人士也力促政府尽快承认塔利班政权。就是在军事打击塔利班的同时,美国也在做瓦解工作,希望能争取塔利班温和派,但是塔利班内部并无温和派领袖人物。美国曾想扶植流亡在罗马的前国王查希尔,但查希尔在阿富汗已无甚号召力。迫不得已,美国决定暂时借助北方联盟打击塔利班。北方联盟在美国支持下迅速占领喀布尔,力量一天天壮大。但是,该联盟长期以来与俄罗斯关系密切,并不是美国的真正盟友,有专家认为两者迟早会闹翻。 美国在阿富汗找不到可以扶植的势力,只能坚持未来阿富汗政权应是基础广泛的、由各民族和各派别参加的联合政府。但据阿富汗各方12月5日在波恩达成的临时协议,未来政府将是一个由互不服从的各部族组成的联合政府。这样的政府不仅不会对美国言听计从,而且将来发生利益冲突,甚至武装冲突的可能性很大。美国要控制阿富汗局势并非易事。 美国在阿富汗的军事行动为其扩大在中亚的影响提供了良机。美国一直觊觎这一地区,冷战后更加速了对该地区的渗透。“9·11”事件发生后,一些中亚国家纷纷表示允许美国使用自己的领空,甚至空军基地。但是目前的“反恐联盟”只是暂时性的,中亚国家对美国的拉拢并不买帐,与美国的合作只是出于反恐怖主义和原教旨主义的需要。由于民族、文化传统以及地理位置等因素的影响,这些国家更倾向于和俄罗斯等邻国发展关系。而且,俄罗斯也不会轻易将家门口的地盘拱手让出。因此,美国要想长期留在中亚、主导中亚事务也不太容易。这是美国在中亚地区的远虑。 |
|
|
|
|
|
|
|
|
|
在阿富汗战争中,英国是美国的西方盟友里最“够哥们”的一个。为组建反恐“联盟”,布莱尔马不停蹄地穿梭访问,遭遇过尴尬,吃过闭门羹。在战场上,美国主动要求英军参战,英国潜艇发射了巡航导弹,英国飞机提供了空中侦察和空中加油支持。然而,随着军事上节节取胜,美国开始限制英国的军事参与,以至英国早就准备好的一支6000多人的精兵强将迟迟进不了阿富汗。11月26日,英国防大臣只好宣布,解除这支特种部队的高度戒备状态,只留一个伞兵营继续48小时待命。 美国态度的这一变化,或许让不少英国人感到困惑,但在一些资深分析家看来,这是预料中要发生的事。《华盛顿邮报》首席国际评论员侯格兰在战争打响后不久就指出,虽然美国在反恐战争中建立了表面的“国际联盟”,但在实际军事行动时,美国宁愿只求“一国(指美国本身)联盟”,最多也只是“一个半(加上少许英军点缀)联盟”。这位评论员断定:即使英国的军事贡献,也会被五角大楼限制在“最低水平”。 有分析家指出,美国的“军事单干主义”在科索沃战争时已有表现。当时就有论者预测:科索沃战争可能是美国和欧洲盟国在北约军事框架下进行的最后一场大规模军事行动。现在看来,这个预测是正确的。眼下的阿富汗战争,虽然有好几个西方国家派去了军队,但数量都少得可怜,而且仅从事维持秩序和人道救援等战场边缘性工作。这与真正意义上的“北约框架下的军事行动”有很大不同。对世界“唯一超级大国”美国来说,它需要盟友们在“名义”上参与,因为这能体现“反恐联盟”的强大声势,也可有人为它分担战争的国际政治风险。但像英国那样要把6000多人的大部队开进去,美国自然不会答应,尽管英国是它最“特殊”的一个盟友。 美国限制英国的军事参与,对当初风风火火的布莱尔首相是个不小的挫折。但英国得继续维护它和美国的“特殊关系”,因为这一关系是悠关英国前途的外交支柱。因此,英国政府虽内心里不大痛快,但大局上仍要与美国积极配合。然而令人不解的是,当英国白厅极力否认美英存在分歧的时候,白宫却来了个“沉默是金”,这也许从另一侧面证明白宫和白厅之间出现了不谐之音。 |
|
|
|
|
|
|
|
|
|
与上世纪的阿富汗战争不同,在这次打击塔利班的军事行动中,俄罗斯未动一兵一卒便实现了重返阿富汗的愿望,而且按部就班地实施其在阿富汗的长期战略。 首先,阻止塔利班进入阿富汗未来政府。塔利班政权长期以来向中亚各国输入原教旨主义思想,向俄罗斯境内的车臣非法武装提供援助,培训车臣武装分子,令俄罗斯深恶痛绝。俄罗斯希望借反恐怖战争彻底铲除塔利班,在阿富汗建立一个亲俄的政权,确保本国及五中亚邻国的边境安全。因此,打击塔利班的战争一开始,俄罗斯就旗帜鲜明地反对让塔利班进入阿富汗未来政府,并迫使美国接受了自己的立场。 其次,加强亲俄势力在阿富汗政府中的影响。战争伊始,俄罗斯就向北方联盟中塔吉克族将军法希姆率领的军队提供了大量军事援助,并表示全力支持北方联盟领导人、塔吉克族的拉巴尼。据俄罗斯媒体报道,俄罗斯还将在阿富汗未来政府中为塔吉克族人争取更多的席位,并为塔吉克族人居住的北部省份谋求更多的自治权。 俄罗斯积极支持北方联盟中的塔吉克族人,无非是希望在阿富汗未来政府中建立一股忠实于俄罗斯的力量,确保俄罗斯在阿富汗的利益。而获得参与阿富汗重建的机会,以及参与铺设过境阿富汗的油气管道,是俄罗斯直接经济利益所在。 紧邻阿富汗的中亚和里海地区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而这里的油气资源目前主要通过俄罗斯境内的油气管道出口国际市场。为摆脱俄罗斯对这一地区油气资源的控制,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从20世纪90年代初就开始酝酿铺设从中亚过境阿富汗通往巴基斯坦或者印度的油气管道。但阿富汗国内混乱的局势影响了该计划的实施。阿富汗战争结束后,这一计划有可能重新提上日程。 为抢得先机,俄罗斯已展开活动。俄罗斯油气公司已和土库曼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签署了为期25年的天然气开发合同。根据合同,所开采天然气的45%将由俄罗斯公司支配,这意味着俄罗斯将在两国未来天然气出口管道的铺设问题上拥有重要发言权。此外,阿富汗境内可能修建油气管道的地区主要是塔吉克族居住,这无疑为俄罗斯参与铺设过境阿富汗的油气管道增加了一个筹码。 第三,阻止美国在阿富汗的长期军事存在,削弱美国的影响。尽管美国已多次表示不会在阿富汗长期驻军,但仍然没有打消俄罗斯的疑虑。中亚地区是俄罗斯传统利益区和战略大后方,如果美国在这里长期驻军,将对俄罗斯南部安全构成直接威胁。因此俄罗斯将通过北方联盟和前总统拉巴尼,阻止美国在这里建立长期军事基地。 可以预见,随着阿富汗局势的发展,俄美等国在阿富汗问题上的矛盾和分歧将逐渐显现出来。 |
|
|
|
|
|
|
|
|
|
在阿富汗战争中,巴基斯坦外交政策的主要出发点就是希望出现一个友善的邻邦,避免在对抗夙敌印度时腹背受敌。因此,对于俄罗斯和印度支持的北方联盟,巴基斯坦从一开始就持反对态度,它力主在阿富汗建立包括阿主要民族普什图族在内的多民族政府;同时为抵消北方联盟的军事影响力,巴基斯坦积极主张在阿富汗部署国际维和部队。 巴外长萨塔尔曾警告说:“如果只偏袒一方势力,阿富汗国民有可能再次被推入苦难的深渊。”穆沙拉夫总统也表示,任何不考虑阿富汗民族的人口构成、强加于阿富汗的政体都是“不能接受的”。 为增强在阿富汗新政府组成问题上的影响力,巴基斯坦加快了其外交活动步伐。一方面,它积极与美国展开合作,在帮助缉拿本·拉丹的同时,协助南部普什图族武装接管塔利班控制的地区。另一方面,它也和美英等国看好的阿富汗前国王、普什图族人查希尔进行了接触。穆沙拉夫不久前曾致信查希尔,邀请他派特使到伊斯兰堡就阿富汗政治前途问题进行紧急会谈。 正如巴基斯坦许多经济学家分析的那样,在作为反恐前线的使命结束后,巴基斯坦因其与阿富汗在民族特征、历史渊源、地缘政治等方面的独特关系,无疑将在阿富汗重建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巴基斯坦完全有能力投入大量工程技术人员赴阿从事基础设施等援建工作,提供农业和基础工业等领域所需的专业支持,并以各方面的优惠政策扩大阿巴两国的边贸交谈,以此疏通阿富汗国民经济的血脉。 付出总会有回报。巴基斯坦对阿富汗重建的积极介入不仅会增强巴国内经济的活跃程度,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提高自己未来在本地区的发言权。由此看来,在业已形成的阿富汗重建阵线中,巴基斯坦责无旁贷地充任了排头兵的角色。 12月4日从德国波恩传来消息:参与阿富汗重建政治会谈的阿四方代表团经过近一周的唇枪舌剑和暗自较量,终于同意组成一个“基础广泛的”29人临时政府,担负起为将来制订阿富汗新宪法和举行大选做准备的重任。虽然目前这29个空缺职位还需各方的讨价还价才能得以填补,但曾经强烈反对北方联盟继塔利班之后独揽阿富汗大全的巴基斯坦,对会议取得如此成果也算松了一口气——毕竟在未来几个月里,战火渐熄的邻邦阿富汗将以新的方式重建。 巴外交部发言人阿齐兹4日表示,鉴于阿富汗自身在本国经济重建中的多方面不利因素及限制,巴方有责任予以全力支持,“扮演重要的角色”。 |
|
|
|
|
|
|
|
联合国特使签字 |
|
|
|
阿富汗炮声隆隆,作为阿富汗西邻的伊朗正静观其变,紧打自己的算盘,以免在这盘棋中沦为输家。 在塔利班撤出首都喀布尔后,伊朗迅速加大了外交努力,最为抢眼的就是与近期在国际舞台上扮演重要角色的巴基斯坦修复关系。伊巴是与阿富汗边界线最长的两个国家,但双方在阿富汗的利益却大相径庭。巴基斯坦曾是少数几个支持塔利班的国家之一,并维护普什图族人的利益。而什叶派占统治地位的伊朗与塔利班却势不两立。塔利班1998年在阿富汗马扎里沙里夫杀害多名伊朗外交官和记者后,双方更是几乎走到了战争的边缘。但是阿富汗动荡的局势却使两国都成了受害者,边界安全、毒品走私、难民拥入等问题严重扰乱了社会治安,令双方苦不堪言,但碍于各自利益,无法共同寻求解决问题的良方。 塔利班走向穷途末路正好为两国修复关系提供了良机。双方都认识到应尽快协调立场,支持组建基础广泛的阿富汗新政府。 巴基斯坦总统穆沙拉夫于11月初对德黑兰进行了两小时的闪电式访问。随后,伊朗内政部长拉里、外长哈拉齐在短短两周内相继走访伊斯兰堡,就共同关心的问题和双边关系进行了紧急磋商。这一系列外交活动使两国关系拨云见日,迅速恢复了政治、经济、军事等领域的合作,为双方共同解决塔利班时代遗留的问题带来了希望。 伊巴两国在阿富汗的利益还涉及中亚油气管道问题。伊方一直希望管道能铺在自己境内,将中亚能源从波斯湾运出;巴方则寄希望管道经阿富汗及巴境内到阿拉伯海。一旦和平降临阿富汗,伊朗所称的这条“最短、最廉价的线路”可能会受到严重挑战。 从另一角度看,阿富汗的新局势对伊朗来说又是一个新契机。就历史、文化、宗教而言,伊朗与阿富汗颇有渊源,塔利班的统治削弱了其在阿的影响和势力。随着塔利班即将退出历史舞台,伊朗也加紧了它在阿重建势力的努力,伊朗已成为最早在喀布尔恢复大使馆的国家之一,另外,它在马扎里沙里夫、赫拉特市也相继重开了领事馆。 对于阿富汗的战后重建问题,伊外长哈拉齐呼吁一碗水端平,提出“轮流坐庄”的建议,这既是为了消除阿富汗各部族因权力分配而产生的分歧,也是为防治外部势力,特别是美国染指阿内政,进而威胁中亚的地区安全。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