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头条

《焦点访谈》:教材里的秘密——看透传销(一)

入世“三重门”

血色天空 无尽煎熬

沉重的形象楼

性教育:怎一个“教”字了得?
更多...

保留最近一个月内的新闻信息


     美国国务卿鲍威尔这次长达10天的中东之行在时机和行程安排上颇费了一番心思,做了相当的准备,但成效甚微,或者说并没有取得任何实质性的成果,令国际社会非常失望。而布什和鲍威尔为什么会对这次中东斡旋表示满意呢?在鲍威尔返回中东之后,巴以局势又会如何发展呢?



中东和平路漫漫


2002年04月19日


    4月17日,美国国务卿鲍威尔再次与阿拉法特会面之后,他的7天中东之行也将告一段落。鲍威尔是在中东局势急剧恶化之时来执行这次被外界普遍认为“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充当沙龙和阿拉法特之间的调解者,促成停火。斡旋结束了,但大家却发现鲍卿此行收获寥寥。舆论普遍认为,鲍威尔此行“失败”早在预料之中,其直接原因是鲍威尔未向巴以冲突双方提出切实可行的具体解决方案。




    成果寥寥 预料之中




各方评说鲍威尔中东之行
鲍威尔:“我认为我们在取得进展,预期在未来24个小时之内将取得更大的进展。”
白宫发言人弗莱舍:鲍威尔中东之行取得了“积极成果”。
巴解组织执委会总书记阿布·马赞:鲍威尔的此次中东之行是不成功的,因为他没能说服以色列从约旦河西岸撤军,也没能让以方结束对巴控区的侵犯。他还认为,鲍威尔失败的原因是美国根本不愿说服以色列撤军。

    鲍威尔这次出访中东难以取得成果早在国际舆论的预料之中。首先,鲍威尔最重要的使命是调解以巴流血冲突,但他却不直接前往以色列和巴勒斯坦,而是兜了一个大圈子,四天之后才到达耶路撒冷。原来,美国要求以色列从巴勒斯坦领土撤军和派遣鲍威尔出访中东的决定,并不是布什政府主动做出的,而是沙龙的所作所为严重影响了美国在阿拉伯世界声誉和“反恐战略”。以色列的军事行动激起了国际社会特别是阿拉伯世界的强烈反对,连原来支持美国对伊拉克动武的一些穆斯林国家也对美国非常不满。于是,布什才出面阻止沙龙的。就在以军在向约旦河西岸大举进攻之际,布什还一再对沙龙的行动表示理解,并声称紧张局势“是阿拉法特自己造成的”,他“没有兑现反恐承诺”。




    其次,鲍威尔的使命是促成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实现停火,重开谈判,但他没有提出一个公正、可行的解决方案,因而他也无法说服以巴双方停火复谈。按美国前国家安全顾问布热津斯基的话说,鲍威尔之行失败的根源在于“缺乏战略”,巴勒斯坦首席谈判代表埃雷卡特称鲍威尔斡旋无果是“缺乏路线图”。




    理不直 气不壮




    鲍威尔的这次中东斡旋使命,可谓“理不直,气不壮”。从他两次与阿拉法特的会谈来看,美国对巴方提出的要求可以称之为“理不直”。因为这些条件都是阿拉法特难以接受的和无法做到的。鲍威尔一再要求巴勒斯坦方面交出以色列提出的所谓“通缉犯”,并声称这些通缉犯就躲藏在拉马拉阿拉法特的总部大院里。从3月底以来,阿拉法特失去了人身自由,一直被困在这个大院里,食品和水电供应时有时断。阿拉法特连见到自己的助手都非常困难,又如何能“解除恐怖分子的设施”,制止“自杀性爆炸事件”?阿拉法特愤怒地说:“我必须问一下国际社会,必须问一下布什总统阁下,必须问一下联合国,我不能走出大门一步,这是不是可以接受的呢?要困我多长时间?你们看见了吗?”尽管如此,布什甚至表示,美国每年给巴勒斯坦7500万美元的援助是有条件的。阿拉法特必须下令制止对以色列的攻击,美国将重新考虑援助问题。鲍威尔在与阿拉法特进行了第二次会谈后向记者说,阿拉法特必须做出决定,结束恐怖主义。他表示对阿拉法特未能阻止恐怖分子攻击以色列平民方面感到失望。他说,现在是阿拉法特应该采取策略打击恐怖分子的时候了。




    而美国对沙龙的要求,则可谓“气不壮”。有分析认为,以色列对巴勒斯坦的攻击,可以说是“步美国的后尘”。为了缉拿拉登,美国出兵阿富汗。布什曾辩解说,攻击另外一个国家并非侵略,而是自卫行动。于是沙龙说,以色列攻击巴勒斯坦是行使其自卫权。攻击恐怖分子的战争是没有边界的战争。 以色列政府发言人曾对CNN说:“一个人在超级市场或餐厅中引爆炸弹,与一个人驾驶飞机撞击摩天大楼,其意义是完全相同的,那都是恐怖分子的恐怖攻击。”在当今世界,美国和以色列是“一条战壕里的战友”。以色列的所作所为,本来是“按着美国的节拍跳舞”,美国只能“小骂大帮忙”了。




    值得注意的是,美国国务卿鲍威尔在这个问题上的表态给人的感觉是,他在和沙龙唱双簧。鲍威尔说,由于这次会议将是一次部长级会议,因此,阿拉法特不必亲自出席。尽管表达方式不同,但把阿拉法特排除在外却是一致的。美国的这一动向令人关注。




    美国:将斡旋进行到底




布什:继续保持“接触”


    美国国务卿鲍威尔在结束对中东的访问后,美国副国务卿伯恩斯将继续留在中东斡旋,进一步跟踪局势的进展。鲍威尔说,在不久的将来,美国将考虑派遣中央情报局局长特尼特访问中东,帮助以巴恢复安全合作,并将派遣美国中东特使津尼返回中东,继续为促使以巴落实“特尼特停火计划”和“米切尔报告”进行斡旋。他本人也将根据形势需要重新返回中东,以期全面推动各项解决冲突的努力。




    尽管布什颇费心思地为鲍威尔斡旋辩解,称斡旋“取得了进展”,但鲍威尔未能促成以巴停火,以巴局势依旧紧张这一事实,对于布什政府来说无疑是一件令人尴尬的事情。但如果这能促使其重新反思中东政策,认识到以巴冲突错综复杂,非全力斡旋无法解决的话,也未尝不是一个收获。此间舆论注意到,布什近两天在谈到中东局势时多次表示今后将继续保持“接触”的意向,而且他在18日谈到米切尔计划时特意提到了这项计划是克林顿政府制定的,这是很少见的。美国前驻以色列大使因迪克指出,如果这些谈话表明布什政府已开始认识到必须对中东政策进行实质性调整的话,则是朝着正确的方向迈出了一步。








  相关专题



巴以冲突不断升级  



首页 |  电视指南 |  新闻频道 |  财经频道 |  文娱频道 |  体育频道 | 
生活频道  |  国家地理  |  视听在线 |  宽带频道 |  广告频道 |  ENGLISH CHANNEL 
中国中央电视台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