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限制裁员是否合理?
主持人:其实面对各地纷纷出台的限制裁员的措施,我听到有各种各样的不同的评论,不知道今天我们二位评论员对于这样的一个做法,你们会持什么样的态度和观点?
张鸿:我觉得我是赞同的。
主持人:你是赞同的。
霍德明:我觉得这个不是计划经济时代了,这个事情我不能完全赞成,我要保留。
主持人:持保留态度。那我们看看网友对于这个话题,究竟有观点要表达呢?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位叫“天冷不出门”的网友说,“员工的利益要保障,那么我们这些私营业主的利益谁来保障?市场不景气,解雇员工很正常的现象,这是市场竞争的选择,行政的手段不应该来干预。”这是代表了企业的声音。“努力的蜘蛛”这位网友说,“经济危机时期不裁员就是爱国,就是有能力的负责任的企业,要挺起腰杆,替国家撑一下,稳定压倒一切,稳定关联你我!”
好了,我们看到不同的观点,在网络上已经开始激烈地争辩了,我想仔细听听二位的观点?
张鸿:其实我们前几天的节目当中一直在谈一个什么呢,就是防患于未然,未雨绸缪,政府要做这件事情。
主持人:是。
张鸿:那现在其实我们已经发现了,有可能出现裁员的,大规模裁员这样的一些迹象,那么政府现在就要出手,因为你知道,我们不说白领,IT业,他们这些裁员,就光农民工这一块,中国有多少农民工,2.3亿,外出打工的是1.2亿。这涉及到多少个家庭,他如果这些人有十分之一,就是1000多万,十分之一下岗了,那涉及到这些整个农民他们的生活问题,那他回到家里边就不再是经济问题,它是一个社会问题,很多劳务输出大省,一个省就几百万,比如说我们老家一个县就是几万的人在外面打工,那回来,如果他们都下岗回到家里了,哪有新的经济增长点让他来打工。
霍德明:可是你要想想看,我得强调一下,咱们现在时代已经完全变化了,政府能够管到裁员的事情,尤其是企业,我这样想想看,尤其是中小企业,他们对于社会的责任,他们已经是饱经全力的在那做生意了。所以你要它,对这些中小企业,你要限制他不裁员,或者裁员,这个东西是很困难的,当然了,对于中大企业或者是国有企业我们这都要问了,是不政府对这些,尤其是国有企业,是不是可以限制他裁员了,我就讲说,你要看什么情况,尤其要给它配套一些事情,如果说国营企业,国有的,它能在经营形式上面,采取暂时环境之下,让它能够用劳力密集或者多一点的技术上的改变,尤其是大中企业,才有机会做这么一个不裁员的弹性,至于说中型或者是大型的民营企业,我在想,如果是这个时候,政府要他们,你不准裁员了,大概他们怎么个个拼法,还是另外一个回事。
主持人:我听出二位观点交集的地方了,也就是政府出台的这些限制裁员的措施,究竟合理还是不合理?
张鸿:我懂霍老师的意思,他其实是说市场的,应该市场去解决,政府不应该用有形的手来干预无形的手。它能解决。但是现在其实是这样的,我们看到沿海长三角,珠三角它们有一些企业经营困难,但是里面有多少是真的经营,因为经营特别困难,不得不,资金链断了,不得不破产了,还是里面是不是有一些企业,它趁机说,我看到未来不景气了,其实我企业运转的还是不错,那我趁机我把这个盈利拿走了,我就跑了,然后我就破产了,借机。
主持人:可能要把这个裁员分不同的层面来看。
张鸿:对,政府其实是要,政府是要,它不是说我要限制你这个企业,你裁一个人就要我来决定,不是这样的,是你要报给我,比如说你有规模,你有规模的裁员,你一下要裁40人,那你要告诉我,然后我来看你这个企业,到底你遇到了什么问题,甚至我政府,其实它可能是组合拳,你告诉我了,你有什么困难,你中小企业面临什么困难,现在这个困难我能不能给你解决,如果我能给你解决的话,这40人你可能就不需要裁。
主持人:但是你不能单方面去恶意的去裁员。
张鸿:对,因为现在其实它是一个冬天,这个冬天和我们说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还不太一样,说你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然后增加管理,增加人的这种效率,然后你淘汰了一些人,这个时候还不太一样,这个是一个全体性的,一个整个的一个危机的这样一个时刻,大家要饱团取暖。
霍德明:所以有关于现在认知,咱们现在这么冷,我真的还得说,还没到那个情况,尤其是当我们在经济不景气的时候,一般经济学告诉我们一些,你有一些不好的企业,其实它该淘汰的企业,就这个时候淘汰了,景气的时候,可是没有人说这一句话的。所以其实当一个企业当他开始裁员,甚至我们讲,是不是他已经经营的,跟不上这个时代了。
主持人:对。
霍德明:当地已经不适合了。在这个时候淘汰掉,他可以另外再找一些新的生路,所以我基本上对于政府有关于限制裁员的这件事情。当然我很希望很它很有错失了。因为这个肯定要做的,但是我觉得还是原则上我不敢苟同
张鸿:霍老师说的是产业升级的问题,就是如果大家企业都不用这种劳动密集型了,不用这种没有技术含量,没有很多技术含量的农民工了,那当然对企业来说是好的,他趁机来企业升级,但是即便我们不谈冬天的事,冬天没来了,即便是不谈冬天,就现在这个产业升级,也不能全国的所有的企业,同时来产业升级,然后让这些没有技术含量的这些农民工,让他下岗,这个如果是大家统一来技术升级的话,那我相信政府也要出手来干预。
主持人:我请二位来看一个漫画,这是网友刚刚上传的一个漫画,他把现在市场上大家对这个裁员的看法,表述的非常清楚,大家看到这个漫画的一侧,是一个企业主,显然,他举起了裁员的弓箭,但是我们这边拿到的盾牌,上面写的是政府,因为政府出台了不可以随意来裁员的一些举措,所以后面包括我们手里拿的合同等等,究竟在这个问题上,双方他们究竟该怎么处理,你们觉得?
霍德明:我想当然了,站在劳工的立场,希望工作稳定,我想每个人都是一样的。
主持人:对。
霍德明:但是要想到,当他做这个工作的时候,他肯定是要有生产力的。而这个生产力不仅是他劳工,或者是雇员本身,肯定还是跟雇主还是有关系的,政府在这个过程中间,应该是看大方向,比如说我们一二三,第二第三产业,第二产业一般是工业,第三产业一般是服务业。
主持人:服务业,对。
霍德明:这个东西对于劳工的吸收能力就是不一样的。过去20年,过去10年,甚至现在,这都是不一样的情况,而我可以说,今天对于这么一个裁员的事情,尤其是在今天如果说寒冬还没有到的话,那限制这种裁员的事情,可能我想还是操之过急了。
张鸿:霍老师一谈就是宏大趋势,宏观经济,但是其实具体到这种,你说企业拿一个箭,来射这一个雇员,说我要把你裁掉,这可能没有太大的问题。但是当所有的企业都拿出箭来,要瞄准弱势的雇员,因为他们双方是不对等的,对吧。所以这个时候政府就得出面,拿着这个盾牌来保证一下,因为这个时候可能出现大面积的伤亡。
主持人:其实我觉得呢,裁或者不裁,的确不是一个非常简单的问题,在这样的一个过程当中,怎么样来平衡企业的利益和观众的利益,考验着我们各方的智慧,那么面对着我们这样一些所谓的裁员现象,是不是他意味着中国的裁员潮真的出现了呢?马上继续我们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