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团取暖 共度冬天
是留住员工,抱团取暖,还是规避责任,裁员过多,全球经济衰退的大背景下,政府、企业如何面对中国式裁员?《今日观察》正在评论。
主持人:好,欢迎回来继续关注今天的《今日观察》,在今天的节目当中,我们继续和大家来关注裁员和限制裁员,那么针对这一现象,我们之前也采访了一些企业家,我们先来听一听来自他们的声音。
王振滔(奥康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我不认为减员是最好的方法,哪怕是现在就是冬天的话,我们怎么想办法怎么去采取过冬,而不是减员,如果说作为企业主来讲,怎么应该面对这个市场,采取一个很好的有利的一个机会,扩大自己的市场,这样的话也可以把有些员工可以进行分流,这也是一个好的方法,所以我想困难在企业的经营当中,肯定是存在的。那么怎么样去面对,所以作为企业来家讲,在这样的一个危机情况下,才要显示自己的一种责任,这是最关键的。
郭凡生(慧聪国际总裁):《劳动法》裁员就是符合补偿标准,符合裁员流程,你就随时可以裁员,这是《劳动法》给所有企业的一个东西,是不是任何一级政府,都有权利根据自己的情况出一个暂行规定,在一个法律上加进新的内容,这个是需要讨论的。企业裁多少人?什么时候裁人?是由企业来决定的,而现在呢,是裁到多少人数以上,得政府批准,那么请问,是政府在办企业,还是在企业在办企业?
主持人:所谓的裁员潮是不是真的出现了政府出台了这些限制,裁员的措施,究竟是合理还是不合理?我们如何来面对今天这样的一个局势,二位。
张鸿:刚才那个郭凡生,他提到了法律的问题。
主持人:对。
张鸿:其实我相信各级政府,它出台的这个措施,并不是说要违法去做这个事,而是说你要像我来告知,告知我来看能不能解决这个问题,因为我要避免出面大规模的这样的一个下岗,这样一个问题,因为我说了,他可能是社会问题,甚至可能是政治问题,所以地方政府它有责任来保证这个整个社会的稳定。那我们说政府是什么,地方政府,中央政府,都是什么,都是管家,那现在不管霍老师说冬天还有多远,但是起码我们现在已经感到了寒意,那这个冬天快来了,或者冬天已经来了,我们怎么办,我们是抱在一起,那大管家应该去管什么,房地产商我们不用管它,对不对,他本来就有高楼,有暖气住着,企业主我们也不用去干预他,但是我要监控他,因为他那里有很多穿着很单薄的农民工,其实我们说到裁员,有很多IT业的,我说结构型的,有很多IT 业的,有很多白领,他们也被裁了,被裁了,我不是不同情他们,我很同情他们,但是坦率地说,他们是有一点点保暖的内衣的,所以不是那么怕冷,因为他有积蓄,未来找工作也有优势,但是这些农民工他是非常单薄的,他必须得在这里和大家一起度过这个寒冬,这个时候我要政府要避免这些企业主把他们推到外面去,让他们冻着。
主持人:所以我觉得其实在国家的这些政策的背后,真的有他们的良苦用心。
张鸿:对。
主持人:就是一个核心的词温暖,让这个人感到温暖,让他身后所有的人都感到温暖。
张鸿:对。
霍德明:我觉得在金融海啸,经济危机,这么一个环境之下,可能把裁员潮这个东西夸大了,有一些裁员,但是我刚刚还讲了数字上来看,城镇居民的它的失业率还降低了,所以应该是说,大概对于城镇居民来讲,目前我们还不到一个这么一个严冬的来临,对于农民工有很多很多因素,我们这一次我宁愿相信,这些人可能暂时之间,他需要离开他的工作岗位,但是他跟国际危机,金融海啸可能还没有太多的关系,而是因为我们本身的产业结构,一直就出现问题,我刚才说过了,2007年我们发现就业难,2006年发现就业难,而那个时间点上是非常稳定的,甚至说好的时代,所以我们今天换到不好的时候,我们千万不要把它夸大,当然对于地方政府来讲,如果说有真的农民工大批的返乡的青年,返乡点点,它发生的社会上的问题的话,这个时候肯定地方政府第一个警觉到,地方政府如果碰到这种情况了,它肯定跟地方政府跟当地的企业做一个比较好的协调。
主持人:对。
霍德明:所以我想这一点上面,真的有一些与出口出导向的地方市政,真的需要限制裁员的话,我觉得我也站再一个比较同情,或者同意的角度,但是对全国来讲,肯定这句话应该是不合适的,尤其我觉得裁员潮这个,它是没有来的。
主持人:这个判断是完全站不住脚的。。
张鸿:对,地方政府不光要及时的了解本地的外出打工,可能要返乡的人员的这个情况,还要了解本地的外来……
责编:刘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