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期的运动方案
央视国际 2004年07月30日 15:29
神经系统发育及功能的不断完善是幼儿动作能力、对外界的反应能力、语言能力发育的物质基础。幼儿动作能力、对外界的反应能力、语言能力是神经系统活动的具体体现。幼儿动作能力、对外界的反应能力、语言能力与神经系统发育及功能的不断完善又是一种相互促进的关系,小儿神经系统发育的速度与后天小儿与外界环境接触的多少、各种刺激的强弱、教育及训练等条件有关。多让小孩接触不同的外界环境,对小孩的各种器官进行合理的刺激和训练,对小儿的体格发育、神经系统的发育及运动能力的发展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一)0--2岁的幼儿锻炼的运动处方
0--2岁的幼儿锻炼的运动处方的首要任务是在保证睡眠、合理营养、保证健康的前提下,充分发展婴幼儿的各种先天反射,以促进神经系统的发育。婴幼儿的先天反射(小儿一出生即具有某些先天反射活动)包括:觅食、吸吮、吞咽、拥抱、抓握反射,以及对疼痛、寒冷、光线的反应,在各种先天反射充分发展的基础上,逐步建立其他条件反射。
1~3个月时应注意对小儿注视、集中听力及抬头动作的训练,在小儿睡醒后,多和小儿说话、让小儿听音乐、及其它不同的声音;让小儿观察形状、大小颜色不同的物体,在小儿睡前及睡醒后对小儿的全身,特别是肢体的末端进行轻轻的按摩,还可进行一些轻缓柔和的伸展和屈曲关节的练习。小儿一个月时即可开始对小儿进行抬头训练,开始训练时,持续时间不宜过长,每次1-2分钟,不能完成时可适当给予助力。3个月后在小儿清醒时,应用不同的方式,逗引孩子,以引起孩子视觉、听觉的注意,并发出笑声,小儿咯咯的笑声是语言的开始的重要信号。4~6个月应着重对小孩进行支撑上身、抓取物品及翻身的训练,并注意逗引发声。7~9个月开始应着重发展躯干腰腹的动作,如爬行、从卧位坐起来或扶着栏杆自己站起来,为了更好的完成翻身、爬行、坐起等动作,可适当队小儿进行腰腹肌及腿部的肌肉力量练习,如压住小儿的脚丫,让小孩坐起来,或一手压住小孩的腿部,另一手支撑小儿的腹部让小儿抬起上身,小儿蹬腿时可适当给些阻力等等。都是行之有效的锻炼的方法,并且有益于发展小儿的平衡能力及学习走路。7~9个月时要特别重视小儿的模仿发音训练。1岁左右应主要发展下肢动作,以独自站立,行走为主。
在小儿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各种能力的发展都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应综合进行,并尽可能的与生活能力的培养相结合,如抓握的训练与吃东西结合,吃东西与语言及听力的发展结合等。
此外,在天气及小儿身状况良好的情况下,应多做户外运动,呼吸新鲜空气,感受不同的温度、接受日光照射,这对促进小儿感觉器官的发育、促进小儿的新陈代谢增强体质、促进骨骼发育、提高抗病能力都有良好作用。在暖和的季节,小儿在几周后就可以每天进行一定时间的户外活动,在冬季无风时,在满月后也可经常报小儿出去透透气。开始时间可短一些5~10分钟,逐渐延长到1~2小时。逐步养成户外活动的习惯。
(二)3-5岁儿童锻炼的运动处方
体育活动是孩子成长的一个重要生理刺激,对神经系统的生长发育有重要作用。大脑支配着各种复杂活动,各种反射活动反过来又促使大脑产生相应的条件反射,起到互助互惠的作用。
幼儿普遍具有强烈的运动欲望,对他们来说,身体运动是生活的需要,是快乐的源泉,这也是幼儿体育锻炼的基础。伴随着婴幼早期教育的开展和人们对早期教育认识的加深,开展婴幼儿体育对婴幼儿身体发展和智力发展的重要意义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研究发现:积极进行身体锻炼的婴幼儿,其身体生长发育水平和运动能力均比同龄儿童快。研究认为:以身体运动为主的体育活动,适合幼儿的身心特点,是开发孩子智力、促进婴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有效手段。在体育活动中孩子们有多种角色可以扮演,必须处理多种人际关系,有利于培养孩子的社会化倾向。
根据小儿的生长发育规律,此时小儿的锻炼,应以形式多样的游戏为主,强调活动的趣味性。在游戏过程中掌握走、跑、跳(双脚跳、单脚跳)、游泳、滚翻、抓握、投掷等基本技能。不要安排过多的比赛,比赛往往会影响小儿的学习过程。锻炼环境应尽可能选择温度变化较小、安全宽敞、地面较软而平坦的场所。
此外,3-5岁小儿运动技能的发展还应于生活能力的培养相结合,如从3岁左右起,即可开始训练小儿自己穿脱衣服、鞋子,自己洗脸刷牙等。这也有助于发展小儿小肌肉群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