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频道 > 发展中国装备制造业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 > 正文
发现满族秧歌
在浩如烟海的古代典籍中,关于满族秧歌的记载少之又少。即使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满族秧歌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也不为人们所知。一直到1986年,满族秧歌才正式定名。
如今已经退休11年的栾榕年给记者讲述了挖掘满族秧歌的过程。
上世纪八十年代,国家开展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工作,普查、挖掘、收集和整理具有民族特色的艺术瑰宝。抚顺市成为挖掘满族舞蹈的重点地区之一。“当时国家的目的是搞一部‘民间舞蹈大百科全书’,我作为抚顺市群众艺术馆的舞蹈编导,自然而然地参与到这项‘地毯式’的普查工作中。”栾榕年回忆。
满族秧歌
艰难的普查工作从1982年开始。“当时虽然抚顺地区秧歌比较普及,但根本无从辨别什么是满族特有的舞蹈艺术。没有现成的资料,没有熟悉的艺人。”栾榕年说。
随着时间推移,栾榕年她们在满族聚居的山区发现,当地流传着一种“满族先祖传播秧歌”的说法。
“最初的资料是从新宾满族自治县一位60多岁的萨满身上得到的。当时我四次登门看望这位老人,打动了他。”根据老人的讲述和提供的资料,后来发现,这种满族传播的秧歌贯穿始终的鼓点为“老三点”,即“登登恰”,变化只在于节奏的快慢。“最后命名时,专家们认为:目前满族秧歌所使用的音乐,是在保留原始满族秧歌鼓点音乐基础上,以满族萨满祭祀音乐中的神歌和鼓点为素材发展创造的。”
更多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