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学者、嘉宾、领导,大家上午好!很高兴受邀参加“2022首届中国保险大会”。
我们现在全国上下都在学习和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保险的重要性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已经做了很深刻的诠释,对建立多层次、多支柱的养老保险体系,特别是对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在内的相关险种都写入了党的二十大报告,这充分体现保险发挥保障和健康管理的职能。
过去十年,中国保险业走出了一条从低水平到高质量、从粗放式到精细化、从过去过度竞争到今天有效竞合的转变之路。今天我也结合对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学习,从十个方面谈一下我对中国保险业未来发展的一些思考,供大家批评和讨论。
近年来,银保监会全力按照党中央的要求,引领保险业回归风险保障和补偿功能的本源,积极引领保险业树立“保险姓保”的理念,发挥其社会属性、政治属性,进一步提升保险的人民性和普惠性。
一、发展理念上,由“保险向上”向“保险向善”演变。
过去保险业深度、密度不够,我们必须要通过“量”的扩张来实现“面”的覆盖,需要规模数量的增长。今天,我们要由追求“上”即规模的增长,变成“善”,即内涵式的发展,就是需要充分体现刚才周延礼主席提到的“今天的保险就是明天的保障”,这才是保险真正的“人人为我、我为人人”价值的最高诠释,也体现了保险的属性和人文关怀。
疫情期间,上海银保监局指导行业捐赠社区守“沪”险,对车险采取保单延期和续交保费等优惠措施,对农险保单提供“抗疫双倍赔付”等。这些都体现了保险既要注重业绩增长,更要承担其社会属性和人民性。在党的二十大精神指导下,我们要继续引导保险回归本源,坚持客户至上、诚实守信,更好发挥保险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稳定器、缓冲器和减震器作用。
二、扩张模式上,由“摊煎饼”式扩张向“钉钉子”式深耕演变。
近十年,我国保险业以超过15%的速度增长,保险业资产达到27万亿元。过去保险业普遍存在以规模论英雄、以业绩论成败的导向,忙于网点扩张等。现在更多保险机构已经开始结合自身的定位和属性,追求内涵价值和服务质量的提升,开始专注于某个领域、某方面险种做深做透,弘扬工匠精神,树立专业形象,实现由过去低质量“人头”向高质量“人力”的升华,由规模导向转向价值导向,由资产负债驱动转向价值服务驱动,由“偿一代”监管过渡到具有中国特色的“偿二代”监管。我们的监管模式本身也是一个“牛鼻子”,引领行业更加注重内涵价值的增长。
三、展业步伐上,由“短平快”式裸奔向“马拉松”式匀跑演变。
过去一些保险公司,无论是财险还是寿险,热衷于“开门红”,追求短期的、爆发式的业绩增长,激励扭曲、炒作停售等行为屡见不鲜,严重影响消费者对保险产品服务质量的体验。一些公司过分强调保险的投资、融资等金融属性,而淡化了服务属性,喜欢长险短做,期限错配超出红线,引发大量的退保、纠纷、理赔争议等。
银保监会成立以来,通过一系列新的监管制度设计,引导保险机构更加注重树立长期主义,合理规划业务发展,平衡全生命周期业务发展节奏。以上海地区银保渠道为例,期交业务占新单保费收入的比重从2018年的32%上升到去年底的49%,今年前十个月已经上升到52%。期交业务已经开始超越趸交业务占比,说明长期价值型业务已经成为大部分保险机构的主流,这是很科学的变化,也是重要的拐点。
四、主打产品上,由“一枝独秀不算美”,向“满园春色才更好”演变。
过去,在规模导向的发展思路下,短期能带来现金流的产品一度成为保险公司发展的重点,比如说万能险高峰时期超过寿险总保费的三分之一,财险领域更是车险一险独大。随着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保险机构回归本源的力度也在增强,其更加注重多元化的业务创新,优化产品结构。以上海辖区为例,2022年前十个月万能险和投连险收入分别下降37%和78%,普通寿险和健康险收入实现了不同程度的增长。财险方面,车险改革后,上海车险单均保费较改革前下降了269元,降幅7%,特别是非车险业务占财险业务的比例已经上升到60%,这也是财险领域很重要的改革,打破了过去“一车独大”的状况。总的来说,保险产品的供给和人民群众的需求是越来越拟合和趋同,人民群众的需求就是保险公司的追求,这个大家已形成了新的共识。
五、科技运用上,从“脚趾尖儿”向“手指尖儿”演变。
“脚趾尖儿”即以前的展业过多依靠人力,理赔查勘主要靠手工。现在更多的是靠科技赋能,我们通过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为保险业提供“足不出户”的解决方案。保险业的数字化建设这两年也是迈出了可喜的步伐。无论是在展业方面还是查勘、理赔等,保险业都插上了科技的翅膀,实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银保监会和上海市政府指导下,上海银保监局积极落实打造临港新片区科技保险创新引领区,我们开展了很多科技保险创新的试点,包括成立集成电路共保体、海上风电风险管理联合体建设、巨灾保险新机制建设、UBI差别定价模式的研究等,这些都体现了科技赋能的价值。
当然,科技永远是中性的,银行业保险业都不能被科技所绑架,我们要倡导技术中性的原则,要突出保险和整个金融业的服务职能,还要注重科技伦理的建设。
六、风险管理上,从“扁鹊大兄弟”向“上工治未病”演变。
过去保险更多的是事后补偿、赔偿,现在保险公司在着力由事后灭火向事中控制和事前防范转变。对于处理风险,一方面,要做风险的分摊和转移,同时核心要做风险的减量管理,这是未来保险业必须要做的。若只是“击鼓传花”,风险没有减少,最终还是要爆发,要通过端口前移,做到“治未病”,实现风险缓释,这才是保险真正的内涵和价值。
如何做到事前防控?我们通过数字孪生技术可以对企业生产过程进行预演,实现对各种实体运营情况的监控和干预,减少意外事件;通过穿戴设备获取更加全面和实时的生命数据,建立“动态生命表”,督促个体加强健康管理。这些都是保险参与社会治理、人民群众对自己健康管理的重要方面。
七、同业竞争上,由“鱼死网破”的红海竞争向“退而结网”的蓝海合作演变。
保险机构过去单打独斗,产品同质化程度比较高,所以大家通过打价格战、费率战开展竞争。本来以为是“双赢”,结果造成了“多输”——没有赢家。现在各家保险公司也开始走出红海,寻找自己的蓝海领域,深挖长尾客户,摈弃“大而全”,追求“专而精”和“小而美”。
保险产品的设计由大数法则抽样转向全样本的个性化定价,体现每个用户的差异化需求,实现“千人千面、千人千险”,这才是保险公司真正能够体现差异化的价值。比如各类责任险、长护险、ESG理念下的绿色保险、气候融资保险等,这些都属于蓝海空间,各家公司都可以在这里寻找属于自己的“奶酪”。
八、保险中介角色上,由“婚介所”渠道向“一家人”生态共建演变。
过去中介机构大部分仅通过渠道作用,赚点“份子钱”。现在更多的中介机构和保险公司之间要建立“一家人”的思想,一方面中介公司帮助保险公司了解市场需求,完善保险产品,反馈客户信息,有利于保险公司量身定制产品。另一方面帮助保险消费者聚焦风险筹划,主动管理风险,形成“一家人式”互帮互助的健康合作模式。
在推进中介治理方面,上海银保监局按照银保监会的总体部署,“抓两头带中间”,优胜劣汰、正本清源,教育了一批“坏孩子”,推动中介公司走上高质量发展之路。
今年前三季度,上海辖内保险专业中介渠道实现的人身险新单保费中保障型产品占比超过九成,财险保费中车险占比不到三成,说明保险中介机构的价值发现功能和主体公司之间已经形成了同频共振,实现宏观政策要求、保险回归本源和中介展业动力之间的相向而行。
九、银保协作上,由“自拉自唱”向“协奏合唱”演变。
银保监会成立以来,我们强化推进银保的合作。过去只是保险代理、产品销售渠道方面的合作,现在通过保险增信机制的介入、履约保证保险产品的设计,着力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
同时,我们在信贷资金的使用和保险资金的运用投资方面,也形成很多联动和互补,积极服务实体经济和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形成了“1+1>2”的效果。
十、数据共享上,由“沉寂的火山”向“爆发的金山”演变。
过去保险交易是低频交易,缺乏统一、畅通的信息平台,一张保单办完之后可能在抽屉里、床头下“睡大觉”,现在我们希望发掘保险数据的活力,把分散在数据个体手中的信息集成起来,充分发挥它的作用。比如说疫情期间有些保单可以做保单融资,来解决企业临时的一些现金流需求。
今年,在银保监会指导下,上海银保监局和上海保交所、中银保信开展了一些创新合作,比如说上海保险码的试点,这项业务年底就要上线,目的是使保险产品更加便利、快速、通畅地触达保险消费者。
我们希望提高全社会公民的保险素养,从了解保险知识、了解保险基础设施建设、了解保险到底能给我们提供哪些产品和服务等方面开始。
同时,我们也要坚定不移推进保险领域高水平对外开放,发挥数据生产要素功能,着力提高跨境再保险交易的透明度、规范性和便利性,打造再保险分出和分入的良性循环。
我认为上述这十个方面的演变,是未来保险业在党的二十大精神引领下行稳致远的发展方向。监管部门也将继续做好一手防风险、一手促发展,呵护整个行业的发展。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当前我国保险密度和保险深度较发达国家和地区仍有差距,和老百姓的需求也有一定的距离。我希望在推进中国式保险业现代化的大环境下,在各方共同努力下,保险行业勇担发展使命,顺应演变趋势,扬起高质量之帆,把牢守正创新之舵,创造中国保险业下一个新的华彩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