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新观察丨年内百余基金经理离任,多重因素催化行业变动,更揭示中小基金公司困局一角

来源:央视网 | 2024年06月12日 17:13
央视网 | 2024年06月12日 17:13
原标题:
正在加载

央视网消息(记者 黎旅嘉)近期基金经理变更着实有些频繁。Wind数据显示,5月以来,有28家基金公司的39位基金经理宣布离任。时间拉长到年内,在不到半年时间里,更是已有86家基金公司的137位基金经理宣布离任。这一数据也再次刷新近三年同期这一数据的高点。

图片来源:Wind


在这些离任的基金经理中部分已确信从所在基金公司离职,其中不乏多位从业超十年的“老将”。

上述现象使得近期公募基金行业的人才变动格外受到关注。此前多只基金发布的增聘基金经理公告,也被不少市场人士猜测为基金经理离任的前兆。那么,此番基金经理洗牌背后原因究竟为何?洗牌后行业内中小机构又将何去何从?

年内137位基金经理离任

6月11日早间,方正富邦基金发布两则基金经理变更的公告,其中,方正富邦添利纯债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从6月11日起解聘基金经理田业钧,而离任原因为人员离职。

图片来源:关于方正富邦添利纯债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变更公告

同日,国信经典组合三个月持有期混合型基金中基金(FOF)集合资产管理计划也发布了基金经理的变更公告。根据公告,国信经典组合三个月持有期混合型基金中基金(FOF)集合资产管理计划自6月11日起解聘基金经理牛其科,离任原因同样为人员离职。

Wind数据显示,截至6月11日,包括券商资管、基金公司在内的200家公司中,年内已有86家公司的137位基金经理离任,这一数据为过去三年同期最高。Wind数据显示2022年-2024年(1月1日-6月11日),离任的基金经理数量分别为112人、130人、137人。

事实上,在近期这些离任的基金经理中的不少是由于离职。6月4日,建信基金发布公告称,基金经理姜锋因个人申请离职离任其管理的多只基金。此次基金经理变更已在2024年5月31日生效,并已按规定在中国基金业协会办理注销手续。

同日,泰信基金也发布公告,旗下基金经理董山青因“个人原因”,不再管理泰信互联网+、泰信智选成长基金。算上此前5月29日卸任的两只基金,董山青在泰信基金管理的基金清零。

除频发的离任公告以及已确认离职的基金经理外,增聘信息中透露出的基金经理动向同样受到市场关注。

例如,在5月31日,招商基金贾成东在管的5只基金纷纷公告增聘,且从相关信息上看,增聘的基金经理都有一定的投资经验。此前有消息称,贾成东有离职意向,本次增聘或是为离职铺垫。更早的则是中庚基金旗下明星基金经理丘栋荣,在管的基金产品增聘基金经理,被市场传闻即将离职,从而引发市场关注。

基金经理离任因何所致

就年内的情况来看,公告中所反映出的基金经理变更原因大致可分为三类:一是个人原因;二是公司内部调整或因工作安排离任;三是增聘或解聘基金经理。

不过,也有业内人士就强调,从出现基金经理变更的产品类型看,尽管债券基金、货币基金也有涉及,但占据相当大比例的还是权益类基金,尤其是主动权益类基金。尽管从今年前5个月的时间来看,超过七成的权益类基金业绩飘红,但如果算上过去两年,权益类基金尤其是主动权益类基金整体业绩表现一般,平均跌幅甚至超过20%,这样的表现确实让部分投资者难以满意。

此外,薪酬调整无疑也是推动基金经理离职意愿提升的重要因素。这一背景下,“公奔私”、“公奔公”,再次成为不少基金经理当下再次要面临的现实选择。从往年的数据上看,“奔私”的基金经理占比较高,知名的如董承非、周应波、林森、雷鸣、林鹏、韩冬等,去年还有童卓、周心鹏、王超、陈东等基金经理都备案成立了私募。在“公奔公”的例子中,一些知名基金经理如白冰洋、汤戈、陈金伟、高楠、何以广等,则转投大型公募基金。

整体而言,除个人原因外,市场环境的变化和基金公司的内部管理问题的确也是重要因素。在市场低迷期,基金经理面临着巨大的业绩压力,一些人可能选择主动离职以避免责任;而基金公司在激励机制和人才管理方面的不足,也可能加速了优秀基金经理的流失。

中小基金公司陷人才困局

论及基金经理离任或离职对基金公司的影响,对于大型基金公司,基金经理人数众多,作为以人力资源为核心的机构,小范围人员流动实属正常。但一些中小型基金公司的人员流动较快,团队稳定性不佳,则可能会影响基金产品的正常运作。

进一步而言,中小型基金公司在规模、资源和影响力上处于相对劣势。作为公司的“金字招牌”,明星基金经理的离职可能会导致公司规模、口碑、人气大幅萎缩。这一背景下,公募基金行业马太效应愈加凸显,小型公募管理机构面临较大的人才流失压力。

此外,此前的一则传言更引发了市场对中小基金公司生存现状的极大关注。上月底,有消息称,北信瑞丰基金拖欠员工薪资。随然其后北信瑞丰基金回应称,网传拖欠工资为不实信息,只是调整了发薪日期,目前公司经营一切正常。

但上述传闻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中小基金公司面临的困局。例如,从基金经理变动率来看,年内有多家小型公募基金的基金经理离职率较高。

因而,有业内人士表示,从长远来看,基金公司尤其是中小型基金公司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内部管理,稳定基金经理队伍。一是要建立健全基金经理的选拔、培养和考核机制,完善相关的激励政策,为优秀人才提供良好的职业发展空间。二是要加强投研团队建设,提高整体的投研实力,减少对单一明星基金经理的依赖。三是要强化风险控制和合规管理,确保基金经理严格遵守投资纪律,规避道德风险。只有在制度层面上不断完善,才能从根本上提升基金行业的专业化水平,维护广大投资者的切身利益。(文章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 敬请广大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

编辑:司晓颖 责任编辑:焦健
点击收起全文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
返回顶部
更多精彩
正在阅读:财经新观察丨年内百余基金经理离任,多重因素催化行业变动,更揭示中小基金公司困局一角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手机看
扫一扫 手机继续看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