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业长青丨公募二季报收官,非货规模前十座次生变,宁德时代重回头号重仓股

来源:央视网 | 2024年07月22日 16:06
央视网 | 2024年07月22日 16:06

央视网消息:年内,公募基金规模持续成长。根据已披露完毕的公募基金二季度数据显示,当前公募基金规模达到30.71万亿元。其中,二季度新基金发行数量333只,募集规模合计4173.1亿元。

这一背景下,公募非货管理规模前十名座次也发生了一些变化。Wind数据显示,截至6月30日,公募非货管理规模前十名的机构依次为:易方达基金、华夏基金、广发基金、嘉实基金、富国基金、博时基金、招商基金、南方基金、汇添富基金和鹏华基金。

事实上,除了非货管理规模位次变化外,此次公募二季报中的数据还有颇多看点。首先,华夏基金非货规模历史首次突破万亿元,与易方达基金是唯二非货规模超万亿元的基金公司。其次,在阔别整整两年之后,宁德时代超越贵州茅台,重回公募基金头号重仓股。不过,在当前市场震荡背景下,当前大多数基金公司的非货管理规模增量多来源于债券基金,债基规模可谓左右着当下公募非货管理规模的座次。

非货规模前十座次生变

近日,公募基金2024年二季度报告披露完毕。总体来看,市场规模再创新高,突破30.71万亿元,环比增长6.47%,新发基金314只,合计募资3470.04亿元。全部规模季度平均增速为2.51%,非货规模季度平均增速为2.19%。

上述背景下,最受市场关注的公募基金非货规模前十强座次也发生了一些变化。

具体来看,和一季度末相比,二季度非货管理规模排名前十的基金公司大都维持着较为稳定的位次,仅博时基金和招商基金位次发生升降,两家公司分别排名第六、第七。和招商基金相比,博时基金在二季度的非货管理规模增长相对更多,增量为275.67亿元,招商基金非货管理规模增量为155.86亿元。上半年,博时基金的位次同样前进一名,招商基金则退后了三位。

Wind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30日,基金非货规模前十名的机构依次为:易方达基金、华夏基金、广发基金、嘉实基金、富国基金、博时基金、招商基金、南方基金、汇添富基金和鹏华基金。从第十名的鹏华基金来看,入围非货基金规模前十的“门槛”为4453.51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Wind数据显示,易方达基金和华夏基金是唯二非货规模超万亿元的基金公司,二季度末规模分别为1.22万亿元、1.01万亿元,其中,华夏基金非货规模历史首次突破万亿元。

此外,整体而言,150余家公募管理机构中,113家机构非货规模在二季度实现增长,其中37家机构非货规模实现百亿元以上增长,如广发基金、易方达基金、永赢基金和景顺长城基金非货规模分别增加933.32亿元、821.65亿元、521.91亿元和518.26亿元。

与之相对的是,部分公司在过去一段时间的规模或排名出现下滑。在二季度末非货管理规模排名前50的公司里,交银施罗德基金的非规模管理规模虽依然在增长,增量为112.67亿元,但排名却下滑了三名。

债基成规模胜负手

随着公募二季报的披露完毕,各类型基金的最新规模数据也随之出炉。

数据显示,上半年,债券型基金增长超过1.6万亿元,规模首次突破10万亿元,QDII基金出现净赎回。从单只基金来看,上半年,除货币基金外,多只千亿级“巨无霸”诞生,均为ETF。此外,有债券基金上半年获净申购近百亿份。

事实上,二季度大多数基金公司的非货管理规模增量多来源于债券基金,包含中长期纯债基金、短债基金、一级债基、二级债基、债券指数基金、可转债基金等在内二季度期间增加了1.27万亿元,达到10.43万亿元。

受益于债券牛市等因素,债券型基金的规模历史首次突破10万亿元,也成为第二类站上10万亿元关口的基金类型。这也意味着,在当下的市场,固收业务具备较大优势的基金公司在管理规模增量上抢占了更多先机。

排排网财富管理合伙人曾衡伟分析,全球低利率环境促使投资者寻找更高收益的投资产品,债基作为一种相对稳定的投资工具,吸引了大量投资者的关注;此外,部分基金公司加大力度推广债基产品,也促进了债基规模的扩大。从不少债基提前结束募集来看,当前市场对债基的预期收益较高。

从今年来债市的走势来看,汇丰晋信基金表示,上半年经济基本面整体复苏,社融数据持续较弱,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及政策预期的错位,投资者的资产配置不断转向债券资产,共同导致债券收益率曲线下移,债券利率、信用利差降至历史低位。

公募头号重仓股易主

与债券型基金规模的高歌猛进相对,受震荡行情影响,年内主动权益类(灵活配置型、偏股混合型、平衡混合型、普通股票型)基金的管理规模出现下降,截至二季度末,基金资产净值合计3.53万亿元,同比2023年二季度末的4.64万亿元下降24%。

在仓位上,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二季度末,可比基金平均仓位为78.62%,较今年一季度末的79.66%降低1.04个百分点。其中,股票型开放式基金和混合型开放式基金的平均仓位分别为87.86%和77.32%,较今年一季度末分别降低1.19个百分点和1个百分点。

值得一提的是,市场震荡背景下,也仍有部分权益基金逆势提升股票仓位。以诺安积极回报混合A为例,截至二季度末,基金权益仓位为93.86%,相较于一季度末的69.66%提升了24.2个百分点;长盛电子信息产业混合A二季度末权益仓位为92%,相较于一季度末的67.88%提升了24.12个百分点。此外,万家人工智能混合A、万家新机遇龙头企业混合A、中欧远见两年定期开放混合A、国泰区位优势混合A等基金二季度末的权益仓位较今年一季度末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

不过,最具看点的是,从公募基金重仓股上看,在阔别整整两年之后,宁德时代超越贵州茅台,重回公募基金头号重仓股。腾讯控股跻身为公募基金第三大重仓股。

根据定期报告显示,2019年二季度末,贵州茅台超越中国平安,成为公募基金的头号重仓股,此后两年始终是基金最爱,直到2021年三季度末被宁德时代取代。2022年二季度末,贵州茅台重新成为基金头号重仓股,此后连续八个季度成为基金头号重仓股,直到今年二季度末,宁德时代重回基金头号重仓股。

事实上,部分基金经理在股价相对低位的二季度减持贵州茅台的操作引来市场关注。其中银华基金的焦巍和李晓星,所管理的核心基金组合较为明显的持仓变化是贵州茅台退出前十大重仓股之列。焦巍在基金二季报中表示,减仓白酒并转换到红利及出海行业,但他并不认可“高端白酒将进入投资的历史垃圾时间”这一说法。随着一些明星产品对个股的调仓,贵州茅台随之让出公募头号重仓股“宝座”。(文章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 敬请广大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央视网记者 黎旅嘉)

编辑:司晓颖 责任编辑:焦健
点击收起全文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
更多精彩

原色

天蓝

黑色

藏青

智能导盲

区域指引

返回
声音

×

简体

繁体

拼音

蓝底黄字

黄底黑字

黑底黄字

原始配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