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国际 www.cctv.com 2007年07月23日 13:48 来源:新华网
三岔口村的千亩水稻示范田
近年来,在国家及黑龙江省市农业开发办的大力支持下,黑龙江省东宁县创造性地落实新农村建设和农业综合开发"两个着力、两个提高"的部署,结合东宁县的实际情况,科学选项立项,特色高效开发,培育壮大外向型特色农业,使国家投入的每一分资金在富民增收上发挥最大的效益。农业综合开发已经成为东宁县直接扶持农业的最大投资和农民直接受益的最大项目,成为县域特色农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强劲引擎"。
领导重视,以农业开发工作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东宁县从1988年起被国家开发办列为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县,十几年的农业开发,对改善农业基本条件、提高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但随着口岸经济的逐年兴起,农业发展渐呈劣势,对全县整体经济的拉动效果不尽理想。经过深入调研和分析,东宁县的领导认识到,只有借用好农业开发这一国家支持和保护农业发展的有效手段,科学释放其示范和引导效应,推动特色农业和口岸资源的有效对接互动,才能做大农业、富裕农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此,东宁县聚合一切可能的力量,牵牢、抓住农业综合开发这个"牛鼻子"。
在组织领导上,确保领导、人员、制度、经费"四到位"。东宁县成立了由主管农业的县委、政府领导任正、副组长的县农业开发领导小组,定期研究督办、统筹落实,并对重点开发项目实行了"一个项目,一个班子,一名领导,一套方案"的"四个一"工作机制。
三岔口村所在东宁口岸新近落成的中俄互市贸易区。
配齐配强农业开发队伍,东宁县将县农业开发的办公经费从年预算5万元提高到10万元,为日常工作开展提供了经济保障。
在思路谋划上,按照国家开发办"集中资金办大事,突出重点抓关键"的要求,突出高起点和实用性,制订近、中、长期规划,明确了开发内容和发展目标。根据东宁县的实际,东宁县农业开发办谋划和制定了"立足口岸优势,开发特色项目,扶强龙头企业,做大优势产业,长效富民增收"的农业开发路子,做到了有的放矢;确立"统一规划,分步实施,集中投入,连片开发"的原则,改变了过去"撒芝麻盐"的做法,确保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
图为三岔口村新近铺完的水泥路面和崭新的村容村貌
在工作推进上,围绕开发目标,以县农业开发办为主,集聚各方力量分类指导、分组推进。东宁县围绕立项、环保、交通、水利、供电等,梯次完善项目报批、土地流转、基地建设、技术信息、资金运行等配套措施,优化人、财、物力配置,形成了农业综合开发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工作合力。
项目上选优做强,建成一批农业综合开发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龙头和样板
东宁县坚持"国家引导、配套投入、民办公助、滚动开发",有效发挥农业开发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着力在谋划和开发地方特色鲜明、资源利用充分、产业对接紧密、增收作用明显的项目上下功夫,做到立项科学化、建设规范化、管理程序化,促进了一批优势农业开发项目陆续上马和达效,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农业产业、富裕农民的"亮点"和"典型"。
突出特色化。东宁县精选菌、烟、果菜和特色养殖4大主导产业实施农业开发,以项目兴产业,以产业带基地。县农业开发办投资490万元扩建绥阳黑木耳大市场,促其年交易量达5000万斤、交易额10亿元,实现"买全省、卖全国",成为黑龙江省级龙头企业、国家农业部定点市场和全国最大的黑木耳专业批发市场,2006年有望跻身国家级产业化龙头企业行列。县里还投资100万元建成了5000亩高标准示范烤烟基地,规模兴建喷、滴灌和保护地栽培设施,2005年的烤烟、果菜发展到4.5万亩和18.5万亩,年产值分别增长30%和22%;绿林牧野养貂项目通过国家立项,目前存栏达4万只。东宁县现已成为黑龙江省优质配料烟生产基地、国家级苹果梨示范基地、中俄沿边最大的出口果菜生产集散地和黑龙江省最大的貂貉养殖基地,而且实现了"农户+企业+市场"产业链的有效衔接。
突出外向化。东宁县着眼打造"俄远东第一菜篮子",推动国家农业开发政策与口岸优势的紧密结合,大力发展对俄出口生产基地项目。通过建立示范基地、扶持典型大户、培壮经纪人队伍等有效措施,发展优质绿色蔬菜1.5万亩,亩纯收入达1100-1400元,比原来增长2倍;带动全县36个村成为出口果菜专业村,全县外向型农业比重达45%。引导农民"走出去"实施农业开发,在俄创办300余个家庭农场,种植果菜4.5万亩,利用俄丰富的海产品资源,建成黑龙江省首个俄天然海产品加工厂,日加工真鳕鱼10吨,产品率先获得欧盟认证。东宁县已逐步成为东北沿边农业外向化发展的先导和示范区域。
突出科技化。东宁县紧紧依靠科技进步推动新农村建设和农业深度综合开发,提高科学技术对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贡献率。他们以黑龙江省农科院应用微生物研究所为依托,成立食用菌研究所,推进食用菌标准化制种、选菌和综合管理,被确定为全国黑木耳菌种生产管理规范化示范县和全国食(药)用菌行业标准化示范县。他们还与东北农大联合兴建对俄出口蔬菜种苗基地,建成35个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先后引进日本圆葱、俄罗斯黄瓜等20余个出口蔬菜品种,3年来累计推广农业新技术30多项,完成有机鱼片、绥阳耳AA级木耳块等7个绿标认证,落实绿色食品监控面积25万亩,无公害面积达83万亩,农业科技贡献率超过40%,成为国家首批科技富民强县试点县。
(崔柏 宋伟)
责编:庞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