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市萎了!股市萎了!楼市自然也不能独善其身,与两位难兄难弟相比,楼市的黄金时代可谓长矣!向政府喊救命的开发商其实没什么可抱怨的。
车市悄悄收回年初的豪言壮语
今年年初,受去年汽车业飞速发展影响,国内汽车企业普遍洋溢着乐观气氛,豪言壮语不绝于耳。几乎可以肯定地说,中国汽车业将在2008年跨上产销两个1000万辆的台阶。
言犹在耳,春节刚过,3月份,汽车业没有迎来预期的阳春季节,却遭遇了强劲的倒春寒,自此之后,日子就再也没有好过的时候了。半年下来,那些准备大跃进的企业都悄悄地修改了年初的产销数字。以长安马自达为例,年初,该公司在马2上市时曾高调宣布今年马2和马3要卖到11万辆,但7个月过去了,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最新统计数字,今年1-7月,马3销量为17805辆,马2销量为9103辆,总和不足2.7万辆,8月中旬,该公司的销量计划已经从11万辆下调到6万辆。华晨也将今年的销售目标比去年下调了10%,类似这样的企业不在少数。
今年1-7月,除7家企业外,国内其余乘用车企业都没能完成时间过半,完成任务过半的目标。与6月份相比,7月份,在商用车领域,重卡、中卡产销量直线下降,重卡更出现了近年来少有的产销同比负增长。7月份,我国汽车销量共66.58万辆,环比下降20.43%,这是今年以来,汽车销量连续第4个月环比负增长。与此同时,7月份,工业品出厂价同比上涨了10%,创下了12年来的新高。
导致国内汽车销量锐减的原因,有油价高企的因素,有节能减排的因素,有成本上升因素,也有进口汽车的挤压因素,但与房地产业不同的是,在汽车业界,很少听到埋怨政府的声音,也听不到要求政府救市的呼声,大部分企业都把它当做一次转型的机遇,各企业各显其能,有的主动调低产销目标,有的降价促销清理库存,有的推出新品,有的开展奥运营销,有的加大技术创新力度,有的加紧开发新能源汽车,有的积极加快走出去的步伐。
但与房地产界一样,汽车业界认为,眼前的困境是暂时的,一是困难是宏观形势出现新变化导致的,随着宏观情况改善,车市还是可以达到15%-20%的增长速度的;二是汽车业发展规律表明,在千人汽车保有量5-15辆的阶段,汽车行业增速一般在30%左右,在千人汽车保有量达到15-100辆时,增速会滑落到20%左右,去年,中国汽车千人保有量为17辆,仍处在汽车发展的快速增长期。这就有点像开发商说的,中国的城市化处在加速期,不愁没有需求一样有异曲同工之妙。显然,这只是理论上才能成立的假设。有意思的是,汽车业界认为,房地产业的低迷,将使他们失去了一批优质客户!
北京楼市做不了“猪坚强”
楼市的利空消息,不断从国内外传来。随着次贷危机的影响不断“发酵”,美国实力较弱的上百家中小银行正渐渐走到破产边缘。今年迄今为止,美国已有10家银行破产。“二房危机”看来还没有完,美国政府不得不展开史无前例的救市行动。
连美国这样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居然还要政府拿纳税人的钱3000亿美元来救市,一向得了便宜卖乖嫌政府碍手碍脚的国内开发商,一方面公开向政府叫板,一方面又期待着政府伸出援手,没想到,正是美国愈演愈烈的房贷危机以及以深圳为首的所谓断供潮,终于让中国政府警觉起来,吹走了中国开发商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政府救市。在严重的观望气氛下,房价下降就像瘟疫一样,从深圳北上,一路到达上海、南京,目前正在进攻最后的堡垒北京。
但在行业陷入困境之际,这帮靠政府奶大的房地产企业很少有像汽车界那样安分守己的,除了公开的与政府分庭抗礼之外,有的说房价已经下降了,有的说奥运之后房价还要上涨,目的都一样,就是诱导百姓赶紧买房,更有宣称不涨价就是降价,要逆势涨价的,有继续上演捂盘死扛的,有指责媒体炒出楼市拐点唱衰中国经济的,也有不惜以高利率拆借资金做最后一搏的,唯一的例外是行业老大万科,只有它率先打破死不降价的惯例,提前开始冬泳。在刚刚发布的半年报中,万科改变了去年制定的计划,分别降低新开工面积竣工面积19%和15%。在万科带动下,上海有些项目打出了8折。据上海市房地产交易中心“网上房地产”的统计数字,7月份上海住宅新房成交套数和成交面积分别比上月下降了18.9%和20.5%。
最新数据显示,1-7月,北京市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回落至2006年以来最低,比上半年回落5.9个百分点,比一季度回落16.5个百分点。全市住宅新开工面积926.9万平方米,增长26.2%,其中,90平方米及以下住宅新开工面积占了56.9%,比上年末提高22.7个百分点。7月末,经济适用房住宅施工面积增长8.5%,其中,本年经济适用房住宅新开工面积为132.4万平方米,增长93%。1-7月,住宅销售面积408.4万平方米,在上年同期下降28.4%的基础上继续下降51.5%,降幅比上半年扩大2个百分点。其中,期房下降51.9%,现房下降50.1%。7月当月销售面积59.1万平方米,同比降幅达60.6%。而1-7月,全市90平方米及以下住宅销售套数占了全部住宅销售套数的43.2%。让人奇怪的是,7月份,北京市房屋销售价格涨幅虽然不大,但继续维持在高位平稳运行,同比上涨10.2%。
总结北京市场的情况,可以这么表述:投资回落在加速,开工面积依然维持增加态势,但供应结构和销售结构都已经从商品房主唱明显改变为以中小户型保障性住房为主,销售市场的“低量高价”态势不可持续,商品房的寒冬已经来到。
汽车业在经历井喷之后,2004年曾经出现过拐点,价格战成为当时的主要策略,今年也有人说是又一个拐点来了,但汽车界成熟了。而房地产界,习惯了暴利中快乐成长,还没经历过像样的下降考验,因此也缺少拿得出手的应对策略,只是一味地死守往昔的好时光,特别是北京的开发商。北京楼市其实很大程度上提前透支了奥运概念,奥运带动了北京经济发展和国民收入增长,同时,吸引了大量外来置业者,基础设施的改善,提高了所在地区的地价,居住环境的改变也提升了房价,大规模的拆迁改造,创造了巨大的被动需求,因此,进入新世纪以来,只见外地开发商往北京赶,少见北京开发商到外地去,但汽车业的前车之鉴,深圳、上海的先例,万科的示范效应,更主要的是不容乐观的宏观经济和房地产业情况,在奥运结束,遇上世界经济前景不明,中国经济增长下降之际,北京楼市还能在愈演愈烈的寒风中独善其身吗?
抢 眼 新 闻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