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成为最大亮点
从上面分析不难看出,明年的宏观经济出现硬着陆的风险还是存在的。有分析人士预计,如果宏观政策不进行相应调整,明年我国经济增速很可能会降至7%以下。因此,为了实现“保8”目标,积极的经济政策被市场给予了厚望。
虽然相比于十年前,政策对经济的刺激作用可能会相对弱化,但仍然存在发挥作用的余地。中金公司指出,与1998年相比,政策实施具备一些优势:比如,我国政府的资产负债表更加稳健,主要表现在不良贷款与国债余额之和占GDP的比重,已经从1998年的43%降至26%;其次,政府的财力有所增强,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已经从1998年的12%上升至21%,这使得我国仍然具备利用财政政策稳定经济的能力。
但值得注意的是,积极政策对经济下滑更重要的作用可能在于缓解而非逆转。高盛/高华认为原因如下:一是2003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长始终处于较高水平,出现周期性的调整属于正常而且难以逆转;二是经济的高度开放,实际上也意味着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整体经济对国内政策变化的敏感性较低;三是额外的政策投资可能导致政府其他消费开支的减少,并导致政策对整体经济的实际影响小于市场预期;最后,价格管制会扭曲真实的供需情况,从而导致积极政策对经济的推动效果。
明年构筑“经济底”?
对于明年的宏观经济走向,在外部需求低迷以及国内房地产行业周期下行的情况下,宏观经济将继续下行已经成为各方共识。但是,对于明年经济能否出现底部,各券商机构则存在较大的分歧。
较乐观的观点认为,明年将出现“经济底”,宏观经济全年将呈现先抑后扬的“U”型走势。中信证券认为,随着2009年年中全球经济基本稳定,以及我国扩张性政策作用的逐渐显现,2009年下半年中国经济也将改变增速下滑的趋势,下半年经济增速将有所提高,全年经济运行将呈现“U”型走势。支持经济见底的原因主要在于:预计2009年上半年将密集降息,同时增加货币供给;而基础设施建设预计也将在2009年年中开工,这些政策的效果将在2009年下半年逐步显现。
然而,也有不少观点认为,明年宏观经济很难触到底部。中金公司指出,本轮经济周期调整有可能要在2010年方可见底。首先,预计2009年欧美经济将全线衰退,2010年仍将低于趋势增长,不会大幅反弹,2009年的订单恶化势必将影响到我国2010年的出口增长;其次,中国出口制造业和房地产投资在经过多年扩张后,过剩产能和库存的消化需要时间;最后,从我国过去30年的经济周期看,每次经济下行周期中,经济下滑时间均超过了3年,而本轮经济调整始于2007年。
由此可见,虽然多数机构都认为,2009年国内宏观经济将完成主要的下行阶段,但对经济能否在明年触底向上仍存在较大分歧。这种不确定预期的存在,或将成为明年股市最大的潜在风险之一。(记者 龙跃)
(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不代表本网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 |
| |
责编:金文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