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3月18日凌晨,中国铁路史上首列私人承包的行包专列从广州火车站鸣笛开动,开中国铁路史私人承包火车先河者就是富奎集团的总裁黄武学。1998年3月18日,是中国铁路史上颇值纪念的一天:富奎集团承包的广州-北京-哈尔滨的铁路行包专列18次于凌晨从广州整点开出了。
黄武学却始终没有放弃努力,他一次次地跑铁道部,一次次地递交申请报告。那时的相关部门,记住了这位执着的民营企业家。
1996年,对于黄武学来说,是关键的一年:富奎集团在海城成立,奥林匹克公司正式更名为富奎集团。此时,承包事宜终于被提上了议程。
经过铁道部的多次考察和反复论证,1998年3月12日,富奎集团的申请得到批准;经过多轮协商谈判,黄武学终于同“铁老大”签定了中国第一份民营企业向国有铁路承包行包特快专列的协议。一向深沉的黄武学,难以抑制激动的心情,脸上绽开喜悦的笑容。
1998年3月18日,是中国铁路史上颇值纪念的一天:富奎集团承包的广州-北京-哈尔滨的铁路行包专列18次于凌晨从广州整点开出了。
民营资本终于挤进了铁板一块的“铁老大”的“地盘”,这是破天荒的奇迹啊!铁道部的一位工作人员说,这是多么艰难的一件事情啊,铁路关乎国计民生,从新中国建立以来,就是完全国有,突破它,不仅有许多具体事情要解决,关键在于传统观念,而且,万一有闪失,怎么办?做出这个决断,需要胆识和魄力啊。
不管盈亏,每天要划出去93万承包款
1998年4月18日,富奎集团所承包的广州-兰州-乌鲁木齐的铁路行包专列,也开通了。这是黄武学梦寐以求的,但笑过之后的黄武学,必须面对严峻的现实:这两条线的年承包额合计超过3亿元,不管盈亏,每天他都要从自己的帐户上划出93万余元作为承包款支付给铁道部。
南方的春天,已经百鸟婉啭,油菜花盛开,但对于黄武学来说,却依然“寒风扑面”:富奎集团所承包的两趟线,全部亏损,广州至哈尔滨线,5月每天亏十几万元,最多的一天亏28万元,月计总亏近千万元。
富奎集团能撑多久?是否应该继续撑下去?富奎集团内部产生了争议;海城的亲朋好友更为黄武学捏着一把汗;铁道部也焦虑地注视着富奎集团。
黄武学坚定地告诉大家,行包专列代表了现代运输业的一个发展方向,因此就是有天大的困难也要坚定不移地走下去。先期出现亏损早在预料之中,任何新事物的出现和新机制的运行,都要有一个磨合期,都要付出代价,何况是前人没有做过的事情呢?专列有独特优势:第一是方便,送货上门;第二是运输价格便宜;第三是快捷正点。富奎公司以空运的效率,陆运的价格来吸引货主,局面必定会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