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3月18日凌晨,中国铁路史上首列私人承包的行包专列从广州火车站鸣笛开动,开中国铁路史私人承包火车先河者就是富奎集团的总裁黄武学。1998年3月18日,是中国铁路史上颇值纪念的一天:富奎集团承包的广州-北京-哈尔滨的铁路行包专列18次于凌晨从广州整点开出了。
“你给我一个失败的机会好不好?”这是“吉利汽车”李书福的一句经典名言。而铁道部给了黄武学一个机会,黄武学却把它变成了成功的机会,这成功的本身则带给中国铁路改革一缕清新的空气。 铁道部党校教授徐基镇感慨道,铁路市场取向的明确是在1992年底、1993年初,然而真正走向市场,开始改变“铁老大”的形象,却是在九十年代中后期。在外部竞争的推动下,铁道部积极把企业推向市场的同时,还尝试着探索造成铁路内部竞争的改革。1998年上半年开通了广州私营业主黄武学承包经营的行包专列和浙江绍兴华宇铁路集装箱专列运输有限公司承包经营的集装箱专列,从而打破了国有铁路垄断经营行包专列和集装箱专列的局面。这种局势继续发展将会在行包和集装箱运输方面逐步造成多家经营者竞争的局面。这件事情告诉我们,开放铁路运输市场,引入竞争的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既可以投资铁路运输业经营全能的铁路运输企业,也可以只经营客运、货运或者客货的某一个环节,参与铁路运输市场的竞争。竞争是铁路运输企业走向市场,按市场经济规律运行的前提条件。没有竞争,也就谈不上市场经济。
一位资深学者对记者说,纵观中国近代经济史,企业经历了官办、官督商办、官商合办等若干阶段。但从未有明确的法律规定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以及外资企业具有同等待遇,直到《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的颁布,民营企业才在越来越多的领域实现了零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