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有太多或真或假的利好传言,这些传言证实资产泡沫对目前的经济太重要了。
国家统计局最近最显眼的工作,就是让市场吃下资本市场基本面向好的定心丸。
6月23日,国家统计局网站刊发郭同欣《对当前几个宏观经济问题的初步分析》一文,称此轮经济运行的底部应该在去年四季度,中国经济已经见底,今年二季度GDP预计接近8%,下阶段经济可望企稳向好。今年第三、四季度的GDP增速会更好,因为去年下半年开始陷入下行,同比向好毋庸置疑。恐怕今年GDP不是保八的问题,而是超八的问题。如果今后各部门数据全部归口统计部门发布,毫无疑问,不会重蹈数据打架的覆辙。
证监会对新股发行采取谨慎为上、绝不允许失败的战略。继三金药业之后,6月23日晚,深圳证券交易所发布浙江万马电缆首次公开发行人民币普通股股票并上市的法律意见书,新股发行一改颓势,打新潮滚滚而来。以三金药业与万马电缆这样的中小盘股作为新股发行探路石,毫无疑问是为了确保发行成功,以新股发行红利吸引更多的民间资金进入市场,为今后大盘股发行打通阳关道。
货币政策为资本市场保驾护航。新股发行对货币有收缩作用,体现在债券发行利率略有提高:6月22日上午,财政部跨市场发行了总额122亿元的3期地方政府债券,期限均为3年,票面利率为1.75%,高于此前的地方债发行利率。
而新华海外财经的一条信息抵消了货币紧缩压力。报道称,央行应对IPO所造成的资金收紧局面最常采取的措施,是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在IPO过程中进行资金净投放,缓和资金紧张局面。如遇规模可观的大盘股发行,也不排除动用下调金融类机构存款准备金率的强力措施。
与此同时,海外热钱抄底中国资本市场呼声再起。据人民银行最近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5月银行体系因净购买外汇而占用的人民币资金为2425.65亿元,为今年以来首次突破2000亿元人民币,显示流入中国的资金有所回升。5月份的外贸顺差和外商直接投资呈下降态势,但中国银行体系因净购买外汇而占用的人民币资金快速增加,说明增量更多来自于资本项下。按照目前2000亿左右的交易量,只要对热钱略微开放通道,不用下调存款准备金率也能应对目前的市场资金需要。
这一轮行情是中国需求和宽松货币带动的,中国先以收购带动了全球大宗商品的行情,而后相继带动了国内的股市与楼市行情,宽松的货币政策引发资产泡沫预期,国际市场资金在信用冻结期结束后,追逐新兴市场与风险投资,导致中国等新兴市场以及对冲基金再次火热。货币市场流通性增强,华尔街银行家的薪酬又开始上升。
虽然有上述种种利好,但几则市场面的消息却不尽如人意。近期美元汇率上升压低金价,说明世界市场走势还得看美元眼色行事,中国需求是一个炒作概念,却不是实力阶层。随着中国外汇的减少,在国际资本市场话语权只会减少不会增加。
中国为做大资本市场容量,发行胃口之大前所未有。据媒体披露,铁道部有意将所属北京局、上海局及济南局京沪线资产打包上市。上述三个铁路局的资产规模达3000亿元,且主要分布在京沪线上。类似于铁道部等垄断型企业的幕后支持者,靠不断地发行上市,掩盖制度性改革的必要性。
为了短期复苏需要,中国资本市场必须在全球走出一枝独秀的行情,此轮行情拔苗助长的势头可谓空前。
最后,工行霸王式收费,显示中国核心服务领域总体成本上升趋势不会改变。6月22日晚,工商银行总行网站发布公告,将调整23项个人金融业务的收费标准,其中20项标准为上调,只有3项为小幅下调,资费调整最高涨幅达150%,平均涨幅超过100%,调整范围主要涉及个人客户的汇款、异地存取款、资信证明、综合对账单、外汇汇款储户经常发生的业务。
工行在公告中表示,调整个人金融项目收费标准是为了“提供更为优惠、优质的服务”。而实际上,这是店大欺客的行为,很多银行向中小企业、非VIP客户发放贷款、提供服务会收取中间费用,美其名曰摆脱依赖息差的赢利模式,中间业务上升。现在我们知道究竟是什么中间服务了。原来基本服务就是中间服务。
失去竞争力与商业伦理的上市公司,即便市值世界第一,前景如何仍然让人担忧。所罗门雷曼兄弟这样的金融巨无霸的命运,就是前车之鉴。
相关链接:
责编:王玉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