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上,未来短期成品油上调频率和幅度仍将延续放缓:虽然本次上调可以说是基本到位,但仍有大致50元/吨左右的缺口,结合上次5月底的调控中降低幅度的行为,我们认为这是既要保增长,也就是保大企业,同时又要关注民生的必然之举。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认为成品油调控机制将变得更加规范,同时也更加活泛。以官方认定的成品油对应的原油价格出发,我们认为本次成品油调整基本到位,但与上一次调整一样均有所保留;当前成品油价格仍偏高,未来调整价格的频率和幅度仍将放缓。
短期利好石化炼制企业
短期内这对石化炼制企业是一个绝对的利好,这必然带动石化炼制产品链上的其他炼制产品的价格抬升,而且成品油调节机制如我们一直声称的将在中长期利好石化企业,同时也支撑原油价格的盘整上升。但是在需求尤其是工业需求并没有真正转好的同时,也将对石化下游的企业,尤其是相关化工企业带来成本的抬升,可以说有需求的下游化工企业将跟随着保持毛利、扩大利润,比如MDI等苯下游企业,而需求不旺的企业将面临利润的削薄、竞争的加剧,比如乙烯法的PVC企业。自然这也再进一步的加强煤化工,尤其是可以直接与石油化工路线竞争的煤化工的景气度回升,这里主要就是煤焦油化工和乙炔化工两大块;此外还有煤制油、新型煤制乙二醇等;其他煤制合成气化工面临着的是来自世界尤其是中东低成本的天然气化工的竞争,基本面上不占优,只有少数拥有竞争实力。
这一成品油的提升,短期内半个月到一个月内可能对相关的汽车、运输、基建等不会带来实质影响,但一个月后,相关产业预计应该会展现出一定的压抑,但这一压抑仍不足以反转人均5000美元的购车欲望和国家加大投资的力度,我们仍可以看好相关轮胎、民爆、沥青等行业。
但我们认为未来如果油价继续调整,当其对应的真实油价达到或超过85-90美元/桶时,以我们对油价和我国工业增加值之间联动关系看,极有可能压制经济复苏。综合考虑定价属性与当前定价系统、供需状况,整体来说,这次调价将有利支撑石化产业链估值水平,并提升煤化工产业链估值水平。(山西证券 裴云鹏)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