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 > 经济频道 > 财经评论 > 正文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开启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CCTV.com  2009年07月13日 08:08  进入复兴论坛  来源:新华网综合  

  推出正当其时,需求受限多因素

  据上海证券报报道,7月6日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试点的正式启动,被各界誉为人民币朝着国际化目标迈出了第一步。专家认为,中国经济实力增强以及较高的外贸依存度是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试点推出的坚实基础,但推出初期,也有人质疑其需求空间,那么,在试点初期,限制需求空间的因素会有哪些?随着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规模的逐步扩大,境外人民币流动量增加,人民币利率及汇率又会受多大影响?这些问题都有待我们进一步思考与论证。

  嘉宾: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

  中国银行公司金融总部(国际结算)总监 程军

  渣打银行(中国)有限公司中国研究部主管 王志浩(Stephen Green)

  法国东方汇理银行新兴市场研究及策略主管 巴布(Sebastien Barbe)

  1 推出正当时

  上海证券报:如何看待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试点的推出背景及时机选择?

  程军:最大的背景就是中国经济实力增强,以及贸易量占全球贸易比重的不断增加,这为人民币成为结算货币奠定了基础。同时市场行为也会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因为经贸往来多了,两国用第三国的货币有很多不便,一有汇率风险,二有汇兑成本。所以企业都希望两国交易最好用其中一国货币。从目前中国的经济情况和人民币这些年的走势来看,选择人民币作为双方交易的货币是有必然性的,人民币不仅存在缓慢升值的预期,币值也相对稳定。再有,金融危机以后,各国央行都在提重构世界经济秩序,包括周小川行长也撰文说要建立超主权国际货币,但超主权货币是一个长远的规划,必须一步一步来。第一步应该实现国际货币的多元化,目前美元占世界贸易结算量的80%。随着欧元、人民币、日元、英镑等作为结算货币广泛运用并削弱美元独大地位之后,才有可能构建超主权货币。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也正是有了这样一个背景。

  同时,推出时机也很重要,金融危机后很多国家流动性紧张,比如说巴西要从中国进口,传统用美元,但美元流动性紧张,这就导致即使双方有交易意愿,但却缺乏交易工具的局面出现。这时人民币的市场需求也就出来了,自去年12月以来,央行已与韩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白俄罗斯、阿根廷、中国香港等6个国家和地区的央行及货币当局签署了货币互换协议,总额达到6500亿元人民币,在此前,中国还与包括俄罗斯在内的8个周边贸易伙伴签订了双边货币结算协议。

  这几年我们的进出口企业非常关心的一个问题就是汇率风险,该用欧元还是美元结算他们很难把握,所以他们乐于用人民币做交易以规避汇率风险,主观上也愿意看到人民币成为结算货币。主客观的条件都有了,又有金融危机这根导火索,推出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也就正当其时。

  连平:与金融危机爆发有很大关系。在国际金融市场出现剧烈动荡,货币汇率出现很大波动的情况下,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如果企业不能很好地规避汇率风险,就会遭受很大损失。而规避汇率风险有很多办法,其中一个重要的手段就是使用本币进行贸易结算。危机提醒了我们,因此去年8月份国务院就提出了进行试点的打算,那时正是次贷危机不断深化的时候,这方面更多是从外贸企业经营的角度来考虑的。

  第二个原因就是危机导致大家对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缺陷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在危机阶段美国利用美元特殊的地位以及国际货币体系对它有利的一面,采取了一些利己不利人的政策,比如说实施没有节制的货币政策,这会给未来全球经济带来很大不利影响。因此,各界改革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呼声也高涨。但这个改革是一个渐进而漫长的过程。对我们来说,比较现实的就是推动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推进人民币的区域化,走出国际化的第一步。实际上,中国经济规模已经很大,开放程度也高,人民币成为区域性货币各方面条件都越来越具备,所以适时推出人民币跨越贸易结算。

  相关链接:

1/4

相关热词搜索: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网民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