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公司又一个新的盈利来源被激活。8月7日,证监会发布《基金管理公司特定多个客户资产管理合同内容与格式准则》,规定基金“一对多”业务将采取既收取管理费、托管费,又收取业绩报酬的双重收费方式。该准则将于8月18日正式实施。
不过,由于基金“一对多”模式类似于阳光私募,必将抢占部分私募的市场份额。同时,市场担忧一对多开闸后,对基金经理将有更大吸引力,或造成本就短缺的明星基金经理流向专户理财。
30余家基金公司角逐一对多
根据准则规定,基金一对多业务的合同必须明确资产委托人了解相关权利、义务,愿意承担相应的投资风险。资产管理人保证已经了解资产委托人的风险偏好、风险认知能力和承受能力,对资产委托人的财务状况进行了充分评估。
参与基金一对多业务的投资者,初始销售期间的认购金额不得低于100万元。同时在资产管理计划期间,投资者的参与金额也不得少于100万元。
如果参与金额超过100万元者,可以在资产管理计划开放日选择退出部分投资金额。该计划每年至多开放一次,每次不得超过5个工作日。如果在非开放日希望退出,投资者需要缴纳给基金公司不低于退出金额2%的违约金。
准则将于8月18日正式实施。目前获得一对多专户理财资格的基金公司已有30多家,每家基金都在积极备战一对多业务。比如国泰基金已经成立了财富管理中心,并配备9位专职的投资经理。交银施罗德基金更准备在第一时间上报产品申请材料,力争“一对多”专户理财的首单。
双重收费成基金新利润点
基金公司如此积极备战专户理财并非没有理由。根据规定,基金“一对多”资产管理计划的管理费率、托管费率不得低于同类型基金管理费率、托管费率的60%。同时,资产管理人可以根据资产管理计划的管理情况提取适当的业绩报酬。在一个委托投资期间内,业绩报酬的提取比例不得高于利润的20%。
这打破了公募基金此前只能收取管理费、托管费的情况,向目前的私募基金靠拢。“基金也需要营销,他们也不希望只有一堆散户在投资,也希望找几个大户。此前由于一对多没有开闸,也不能够提取业绩报酬,现在做这些的条件已经有了。”民族证券分析师刘佳章表示。
他表示,这将成为基金新的盈利点。私募基金经理吴国平也表示,这将大大提升公募基金的盈利,同时提高基金经理的收入。“以后公募基金经理投奔私募的情况,应该会大大减少了。”
吞噬私募高端理财份额
吴国平甚至认为,从目前的条款来看,公募基金比私募基金有更多优势。“公募基金一对多和私募基金的模式类似,很多规定甚至更为宽松。根据规定,基金资产管理计划不低于2人,每人投资额不低于100万元就可以了。也就是说,只要几百万元就可以成立一个集合计划,这更类似于个人的高端理财。而阳光私募一般都是千万元以上,有集合理财的性质。”
他认为,公募基金一对多业务的开闸,必将吞噬一部分私募基金的市场份额。不过,最终如何还是需要业绩说话。
对基金公司本身而言,软肋也很明显,最大的软肋就是人才的缺乏。分析人士指出,国内的基金管理者很多是“海归”派,他们的操作方式目前并没有经过市场长期磨练。同时,一对多理财由于可以提取业绩报酬,必然将比公募基金更为吸引基金中的管理者,这也将带来部分公募基金的人才流失。
“基金经理的缺失有目共睹,市场必将产生担忧,各家公司会不会把主力的投资经理放到一对多专户理财上,造成普通基金中的人才流失。我认为,这需要看一对多的规模,哪一个能够给基金公司更大的利润,那么基金中的精兵强将必然将聚集于此。”刘佳章说。
相关链接:
责编:张福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