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佐表示,虽然国内企业几乎没有类似经验,但从目前掌握的情况看,企业态度都比较积极,一致表示要在商务部门和行业协会的支持下协同合作、全力以赴应诉。
由于企业需要在立案后15天就向欧委会提交调查问卷,陈惠清表示当务之急就是指导和组织企业答好问卷,进行不存在倾销的抗辩。
“欧委会公告中提及了46家国内企业,但这次起诉针对的是‘所有由中国出口到欧盟的相关汽车铝轮毂’,因此应诉绝不仅仅是这些被‘点名’的企业的事。”陈惠清提醒说,所有在调查期内向欧盟出口产品的企业都有必要积极关注事态进展。
“欧委会做出裁决必须考虑欧盟整体利益,包括整车生产商、上下游产业、甚至是消费者的利益。中国铝合金车轮产品深受这些大型跨国公司的欢迎。”陈惠清说。
走出贸易摩擦“漩涡”靠实力
8月11日至13日的短短三天内,欧盟相继发起了对中国输欧的葡萄糖酸钠、铝合金车轮的反倾销和钢丝绳的反规避调查。而这些,仅是中国商务部网站近期公布的一系列反倾销案件预警信息中的一部分。
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中国制造”正陷入越来越深的贸易摩擦漩涡之中。商务部公平贸易局副局长刘丹阳曾用“前所未有”来描述这种挑战。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