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上海市市长韩正 |
观点: 强调“节约资源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这是一项涉及各行各业、千家万户的系统工程,需要社会方方面面的共同努力,政府尤其需要率先垂范。” 韩正说,上海是一个资源约束瓶颈十分突出的特大型城市,人多地少,能源、原材料对外依赖度非常高。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是缓解资源约束矛盾的根本出路。“上海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资源节约与开发并重,把节约放在首位,加快建设节约型城市。”上海市委、市政府已经明确将“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城市”作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并将加快建立健全相关的体制和政策体系。
上海将大力推进“四节约一综合”,即节地、节能、节水、节材、全面推进资源综合利用,把全市的资源节约和利用水平提升到一个新高度。具体包括:大力节约和集约利用土地,切实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大力节约能源,把提高工业和建筑领域的能源利用效率作为推进节能降耗的突破口;大力节约用水,加快建立政府调控、市场引导、公众参与的节水管理机制,探索水价调节机制;大力节约原材料,制定禁止过度包装的政策措施,同时限制一次性用品的使用;大力推进资源综合利用,培育和发展资源再生产业,推进生活垃圾资源化处置。
“在大力推动节约型社会建设的过程中,党政机关要首先形成‘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良好氛围,以此带动全民节约意识的提高,形成崇尚节约的社会风尚。”韩正说。
7月1日,国务院召开电视电话会议后的第二天,上海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联合发出通知,对党政机关的设备购买、使用和管理及工作人员的日常行为规范等都提出了具体的节约资源的规定。
上海已开始推行政府“绿色采购”,把节能、节水产品,再生产品,简易包装产品等都纳入政府采购目录。同时,严禁重形式、讲排场、摆阔气等铺张浪费行为。市政府各委办联合发出节电节能倡议,市政府机关带头在办公区域使用节能灯具,办公楼宇内公共区域的照明线路进行了节能调整。“我们就是要从节约一度电、一杯水、一张纸做起,通过点点滴滴的小事,真正把节约意识化为全体机关工作人员的自觉行动,进而影响整个社会。”
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需要协同推进金融改革与发展,他建议将浦东作为中国金融改革“试验田”,并提出促进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几项具体措施,包括:进一步完善股票市场功能,加快发展债券市场,逐步推出包括能源、金属在内的新的商品期货,将上海建成人民币产品创新中心,以及创造条件鼓励在沪外资金融机构拓展业务等。
责编:刘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