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央视社区 | 网络电视直播 | 点播 | 手机MP4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梁从诫:公众消费与环境保护 

央视国际 www.cctv.com  2005年07月26日 16:40 来源:CCTV.com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文物学会副会长梁从诫

  观点:我不长篇大论,就说个事例。

  几年前,在全国政协的一次会议上,一位来自西部的全国政协委员提出,为了拉动内需、创造国内市场,应该批判勤俭的观念。这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听见人家要批判勤俭,吓了一跳。我发现,他很有一套理论。他说,勤俭这个观念是中国人在贫困时期形成的一种道德原则,现在我们富裕了,我们就要批判这个“勤俭”观了,只有这样人们才舍得花钱;只有大把花钱才能创造拉动内需,才能创造国内市场。他说得振振有辞。

  很多人小时候都读过一首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就是讲我们在消费的时候,要尊重劳动者的劳动。还有一句诗是“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是讲什么呢?从现在的资源分配角度讲,就是你过度的消费就意味着有人消费不了,就是社会的不公平。所以在我们国家的历史上,从来都是把个人的消费行为和某种道德原则联系在一起的。但是在古代,好在中国的资源问题还不怎么突出。现在我们的资源条件能够允许我们大把大把地花钱买东西,用最豪华的方式来消费吗?并且我们13亿人口都能够有同等机会来这样消费吗?

  众所周知,我国现在人均资源量非常紧张。我们不妨回过头看看,300年前中国的人口刚刚超过1亿人;100年前,中国人口约为4.5亿;50年前,大概是5亿多一点;到了1956年,毛主席写了一首诗《重上井冈山》,诗里有两句话,“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大家算算,从1956年到现在还不到50年,我们的人口从6亿,一下子窜到了13亿。13亿人要吃、要穿、要住,国家支撑得起吗?在人均资源空前低少的情况下,我们的市场经济却要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发展着,这就是中国的现实。我们做环境保护的就是要在这个两难之间找出一条出路。

  大家知道,人们的物质消费欲望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强烈。解放初期,我们有一个字是贬义词——“豪”字。因为,“土豪劣绅”,“巧取豪夺”等,使“豪”字成了坏字眼。今天可不了,倒过来了,豪宅、豪车、豪饮、豪宴、豪华装修,什么都是“豪”,好像一用那个“豪”字,你就真“豪”了,我看也未必真“豪”起来。但是这种追求、这种心态对我们的威胁是非常之大的。我国人均资源本来就处在世界排名100多位以后,比如水、耕地、森林、草原、矿产和日用能源等排名非常落后。在这种情况下,我们13亿人都要过豪华生活,真的“豪”得起来吗?

  那么怎么办?我觉得,我们一方面要以人为本,尊重每一个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希望他们都有幸福的、适当的生活方式。另一方面,关键就在于调整我们每个人的行为。你能不能节约用水、用电和纸张,能不能节约生活中其他一般消费品?我们不可能有一个人一挥手,天下就一片绿,没有那回事,谁也没有那个本事。但是我们可以管住自己,如果我们连自己都管不住,连自己的消费行为和生活方式都管不住,我们又怎么能够改变中国的环境现状呢?所以我认为从消费的角度来看环境保护,最根本的一条是改变我们自己,约束我们自己的消费行为,从我做起,从节约、节省、节俭做起。因此,我从根本上不赞成那位政协委员所说的以批判勤俭而拉动内需的发展观。我们应该用节约的形式来创造一个小康的生活。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文物学会副会长梁从诫)

责编:刘琼

相关视频
更多视频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