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说:银行跑马圈地,业务量增长迅猛,信用卡究竟是赔钱赚吆喝,还是银行的新奶酪?过度发展,带来银行个人的双重风险。信用卡消费,如何从圈地走向精耕时代?《今日观察》正在评论。
主持人:好,欢迎回到我们的节目当中,今天我们关注的是各大银行现在纷纷展开的,对信用卡欠款的一个追缴的工作,我们的网友发来了不少的漫画,来表达他们对这个话题的一个看法,我们来看看第一张的漫画,上面就描述了一个现在非常通行的办卡的过程。你可能要出示收入证明,但是我觉得这个证明是非常草率的,知证明我单位某某同志月收入20万,反正没有其他的,我就告诉你收入这么多,你肯定得给我办卡,于是呢,你看信用卡办卡人员,虽然是汗流浃背,但是他又可以办出一张卡的了,工作还是有成效的。
这个呢,是体现了在大学生当中办卡的一个情形,我们看到某某大学的,这位学生兴高采烈说“这个星期我又办了6张信用卡”,你简直都不敢想像,一星期办六张信用卡是怎么回事?再来看他旁边和他相对的应该是他的父亲,从某某银行出来了说:“儿啊,你的银行欠费单又来了一大堆”。这个孩子随意办了信用卡,把这个负担转嫁到了父母的身上。
再来我们看看这些已经办了信用卡的人,他们都被一个小鞭子抽着做了一件同样的事,那就是透支消费,透支消费,透支消费,不断透支,所以很多人说,这个信用卡我在是使用的过程当中,好像不觉得花钱,我只需要疯狂的去刷,只有到最后到月底的时候,收到帐单的时候满头大汗,我想你们肯定也司空见惯了很多,现在这个发卡的现状。
张鸿:对,其实这几年。
主持人:随便发。
张鸿:这几年我们都上下班就能遇到,在写字楼底下,就会有一个,弄一个小桌,然后旁边支一个宣传册,几个人你过来,到电梯这一等,就可以等着,是一个发卡的宣传册,几乎你拿着身份证就可以在那就可以办,因为他对你这个这个所在的单位是信任的。
何帆:对,我最近还学到一个新词,叫“扫楼”,“扫楼”是干吗的呢?就是发信用卡的,他就盯着一个写字楼,所以你只要是从那个写字楼里头出来,你只要有一张名片,一个名片就能换一张信用卡。
主持人:十几天之后,就把信用卡寄到了你的手上了。
何帆:对,你给他一张名片,然后不是有你的姓名,有你的地址嘛,他就到时候就按照你这个地址发,就给你发这个信用卡。
主持人:刚才我们看到的漫画也好,我们聊到的现象也好,可能只是这几年信用卡市场发卡过程当中的一种局部现象,那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在这个市场上究竟还存在着什么样的一些乱像。
解说:为了抢占市场,最近这几年很多银行想出了各种办法招揽信用卡用户,在大城市的繁华地段、商场门口、大型写字楼内,都能看见推销办理信用卡的银行工作人员,此外各家银行还加大了对在校学生等低收入人群的营销力度。甚至刚进校的新生,只要带上学生证、身份证,就能办信用卡。
学生(北京科技大学学生):觉得实惠,就填信用卡(申请表)。
解说:不仅销售地点多,销售手法更是花样翻新,办卡省出首年年费,消费送积分之外,赠送礼品送,健身卡等手段不断出现。部分消费者处于获取礼物的心理,申请办理信用卡,但往往并不开通信用卡进行使用。在时下的一些大学生收发室里,各大银行给学生们寄来的装有信用卡的挂号信,由于地址不详细,无人认领,像个小山似的堆在一起。
另外一些银行对于信用评估的降低,也使得一些没有还款能力的年轻人高额透支,过度消费后,无力还款,只能由家人承担后果。
吴女士(上海市民):银行逼着我女儿还钱,她没有这个经济能力还,我把这个银行的钱拿过来,还到那个银行,那个银行(的钱),还到这个银行,他们的推销人员就叫她这样做。利滚利,利滚利,这几家银行总共有十几万。
解说:今年3月,上海银监局曾对五家信用卡中心,五个工作日和发的30.4万张信用卡进行调查,多投授信,也就是一个人办理多张信用卡,占到了发卡总数的34%,按国际惯例,信用卡业务一般经营三到五年,发卡100万张就基本上能够盈利了,因此银行为了摊低成本,大量发行信用卡,而持续下调发卡门槛就成了银行的主要手段,但后果却使银行坏账率的增加。
招商银行2008年中期的帐目报告显示,信用卡应收账款不良率为2.74%,同比上升了0.82个百分点。而深圳发展银行信用卡的不良贷款率为3.4%,业内人士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目前我国信用卡市场,可以说是快步前进,而且未来发展潜力巨大,但随之表现出来的一些问题,也是值得关注。
车军(中国银行银行卡中心总经理):竞争比较过度,市场的扣率,应该说在逐渐地降低。而且呢,由于一些不规范的东西,那么为银行业的发展,造成了这样或那样的一些难题。
解说:对信用卡业务风险控制问题,《中国证券报》不久前撰文提醒说,目前暴露的信用风险,可能只是冰山一角,不少持卡人会刷卡透支,但这部分风险只有到一段时期后才会完全暴露。
前不久,银监会发布,关于信用卡套现活跃风险等提示的通知,特别要求各商业银行应该加强对持卡人信用卡申领行为管理,警惕利用信用卡进行非法套现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