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马圈地 信用卡乱象重重
主持人:刚才大家看到了许多家的银行,为了要发信用卡,真的是不遗余力,跑马圈地。其实信用卡是在上个世纪70年代进入中国的,虽然起步比较晚,但是他圈地的速度却是非常惊人的,在这背后我们想到了一个词,可能是“利益驱动”。二位是不是可以给我们来算一笔帐,银行这么疯狂的在发卡,是不是有着巨大的利益在等着他们?
张鸿:当然是有盈利的预期的,其实我们一直觉得信用卡它很高级,是白领用的。
主持人:是一个身份的象征。
张鸿:对,白领的身份的象征,然后也觉得这些发卡人也衣冠楚楚,但是其实我们不太知道,这些发卡的人,就是银行信用卡部门,在银行里其实是一个很差的工作,他们待遇不是特别好,为什么呢?因为他们长期以来不盈利,所以今年的,就是去年2007年的年报出来以后,很多的分析就觉得说,啊,银行的信用卡部门终于可以扬眉吐气了,为什么?因为07年很多已经开始出现盈利,然后他们会觉得未来的盈利预期会非常的大,为什么呢?因为他们规模已经上去了,你比如说我看到,中信银行,他们就在今年初的时候,在年报出来以后,他们就说,说我现在一个月的利润,就相当于去年06年全年的这个营业收入。所以特别高,然后现在我们就可以真的是扬眉吐气了。
你看招行,它信用卡的半年报,就是今年的半年报,非利息业务收入是人民币10个多亿,比上年同期增长多少,增长76%,什么是非利息,就是咱们不算利息,就是里边的,比如说POS机的手续费等等,还有年费等等,这些收入,就10多个亿,就增长了70%,所以这些可能是他们接下来利润的一个增长点,这个也是在今年出完年报的时候,媒体一个普遍的猜测,就是信用卡部门,很可能成为银行一个新的利润增长点。
主持人:发卡发出了巨额的利益来了。
何帆:我觉得可能没有那么乐观吧。因为信用卡是看起来很美,实际上怎么样了,我觉得,如果是说我们现在的市场环境没有特别大的改变,信用卡在中国到底能不能够赚钱呢,这还是一个疑问。你比如说信用卡它到底靠什么赚钱,它有几块,第一块手续费,在国外的话,这个手续费是个大头,像刚才张鸿说的,比如说你用信用卡去消费,你到商场里头去买件衣服,然后你去买一件首饰,这时候商场……
主持人:这每刷一笔。
何帆:每刷一笔有一个手续费。
主持人:对。交给银行。
何帆:有佣金,这笔佣金会在发卡的银行,还有这个POS机,还有我们这个银联,人家是提供了一个信息的交换、交流,所以他们之间有一个比例来分成。但是我们在中国,我们发信用卡的这些银行,和商家在讨价还价的时候,是没有优势的。
主持人:对。
何帆:所以这个佣金的比例是非常非常的低。
主持人:而且今年比去年好像又降低一些。
何帆:对,另外一个就是靠年费。年费在国外,美国的信用卡发行,它是过了好多年,才逐渐的信用卡减掉了年费,但是我们现在中国很多,就是你办的时候,比如说像我们办卡经常都是,第一年的时候免年费。
主持人:免年费。
何帆:从以后了,你每一年比如说刷够几笔,刷够五5笔,刷够6笔你就可以。所以我肯定会,我至少我会刷5笔、6笔。
主持人:是,这这个5、6笔又没有一个具体的额度的限制,很容易能够达到。
何帆:很容易满意。那么还有就是利息的收入,利息收入,就是说你现在有一个信用卡,所以你是实际上你在透支,但是透支的话,其实这里头还有一个利润,你如果刚透支的话,你是不需要给钱,就是这段时期,实际上你不需要付利息,但是如果你过了这段免息期之后,它的利息非常的高,比如这个按年息来说,可能有10%多,十几,18%左右,所以这时候你这部分的利息也是你的收入,可是中国人都是向来是以非常节俭来著称的,就是我们大部分中国人不像美国人,美国人是花钱大手大脚。
主持人:不会透支未来。
何帆:我们一般都是就等到马上就有一天两天就要期的时候,咱们肯定乖乖的会把钱送到银行去。所以这样的话,银行就没钱可挣了,他们为什么会现在对发卡行比较感兴趣呢,我想可能一个是出于对未来收入的预期,像刚刚张鸿也说了,我们好不容易熬了很多年,开始赚钱了,以后会赚的越来越多。但是你不要忘了,你过度发行的时候,风险也越大。另外那么一个呢?我觉得可能是由于看到美国信用卡是非常赚钱的,我们想模仿,但是你不要忘了,各个国家国情是不一样的。
主持人:其实我想刚才二位的分析让我们明白了,为什么银行会用那么大的的力气,通过各种各样的渠道,在发卡,对发卡而言,我们网友是最有感触的,你看“信用卡的推销,真是无孔不入,街边摆摊推销的,上门推销的,存钱的时候也要问您一句,您要不要办信用卡,要是熟人让帮忙,就是更推辞不了,早就应该改变一下状况了,这样无限的扩大信用卡的用户,风险也会随之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