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社区 论坛 博客 播客 | 网络电视直播 点播 | 手机MP4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经营者》:经得起审视的史记

央视国际 www.cctv.com  2007年01月09日 11:17 来源:

  经济的含义有时候是模糊抽象的,透过央视经济人物评选活动,从国际化到环保风再到资本浪潮,经济人物候选榜单让我们触摸到了过去一年中国经济跳动的脉搏。从这个意义上说,经济人物作为中国经济的一次年度记录和盘点,是一部当代中国经济的“史记”。

  2006年,央视经济人物评选已经走过七年之旅。

  这个被誉为一年一度的经济奥斯卡奖,已经成为很多人的期待。

  现在,摆在我们面前的还仅仅是一份经济人物候选人榜单。谁是最后的英雄,谁是中国经济的领跑者,还留有一定的悬念。但是从前期的评选标准来看,今年的评选依旧有很多创新和突破。从推介模式和地方海选来看,这个经济奥斯卡评选也开始走出象牙塔,以暂新的姿态走入大众的视线。

  七年的积累和沉淀,央视经济人物评选也更科学更具公信力,通过对当年中国经济的梳理,央视已经找到符合主流价值观、最有代表性的企业精英、行业领袖和学界翘楚的路径。

  商业时代的责任蝶变

  每年年终,当商业评选泛滥的时候,对于央视经济人物评选,很多人也发出了不同的声音,各种议论也随之而起。比如,年度经济人物不应该是慈善榜;比如,年度经济人物不应该是富豪榜;再比如,年度经济人物不应该是“超级女生”等等。这些议论都是有针对性的,都有合理的成份。那么,年度经济人物究竟应该是一个什么榜呢?也就是说,年度经济人物究竟该以什么为标准?

  我们该用一把什么样的尺子来衡量这群优秀人物在2006年的成绩和贡献?

  在今天这个商业社会中,我们应该推崇什么样的品质?推崇什么样的商业精神?是冒险,创新还是对社会的奉献? 对此,作为主办机构央视也是格外慎重。

  我们不妨先回顾一下从2000年到2004年历届评选的标准:2000年是第一届评选,名为“经济半小时之夜”,尚未形成明确的评选标准;2001年的评选标准为“影响力、前瞻性、独创性”;2002年的评选标准为“创新精神、挑战性、影响力”;2003年的评选标准为“影响力、前瞻性、创造性”;2004年的评选标准为“创新、责任、健康”。加上今年的“创新、责任、影响力、 推动力”,给人的感觉,除了2004年的“健康”和今年的“推动力”以外,其他都没有跳出“创新、影响、责任、前瞻”等几个词汇的圈子。

  2006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评选活动的口号是“2006,谁照亮中国经济”。在评选标准上,将去年的“创新、责任、影响力、推动力”调整为“责任、创新、影响力、推动力”。虽然只是一个词汇顺序上的调整,但是,这实际上代表了经济社会中的一个新的导向。

  央视经济频道总监郭振玺表示,之所以把责任放在首位,首先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和谐社会中,最主要的一点,便是强调社会责任,包括政府的责任、企业的责任和每个人的责任。

  事实上,在美国,责任早已成为衡量一个人社会地位的重要标准。美国著名经济时评人理查德·兰伯特在英国《泰晤士报》上曾经放出高论:“在美国,你可以随心所欲地聚敛财富。你可以拥有极多的财产。只有一个条件,你必须有所回馈,而且你必须这样做,否则你就永远不会成为真正的大人物。”在美国,人们并不景仰所有的富人,而是景仰对社会有所回馈的富人。正因为如此,《商业周刊》每年公布的慈善家排行榜比《福布斯》每年公布的富人排行榜更能吸引人们的眼球。

  2006年,有两件事耐人寻味,两位在全球经济界堪称领袖级的企业家分别在东西方做出了举世瞩目的决定,5月,美国人沃伦.巴菲特把一生积聚财富的绝大部分资产,总共有370亿美元通过交由盖茨基金会运作的方式,奉献给社会。8月,李嘉诚将私人持有的28.35亿股长江生命全部捐予李嘉诚基金会,市值24亿港元。随后,他又被福布斯杂志颁予“福布斯终身成就奖”,在颁奖现场,他宣布再次捐赠480亿的巨额财富用于慈善事业,成为全球华人私人基金会中金额最高的一项,作为香港企业家,李嘉诚多年来与大陆经济息息相关,对中国经济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这两起事件相继发生并不偶然,很显然,巴菲特和李嘉诚已经发现,企业不但要对股东、员工、客户尽责,还要勇于也必须承担起环境、社区以及服务于所有社会人的重任,企业向社会尽责,方能取得成就大业的成果。

  慈善是尽社会责任的很好的方式,但是社会责任又不仅仅是做慈善而已。

  更多的企业家,该如何来承担自己的社会责任呢?

  要履行社会责任,最好的办法还是运用企业家的特色本事惠及更多的人群。孟加拉国的尤努斯就是用企业家的本色履行社会责任的榜样。

  尤努斯开办穷人银行不是为了施舍,也是为了赚钱,但他有着悲天悯人的情怀和足够的商业智慧,实现了商业目的和社会效益的完美统一。自己赚了钱,穷人也得到了好处。

  看来,本年度的央视经济人物评选标准,是一次与时俱进的蝶变。

  抹平世界的中国力量

  事实上,一个具有公信力的评选,他的价值和意义会远远超越了评选本身。央视经济人物评选也是如此,在评选的背后,央视呈现的不仅仅是一些优秀的经济人物。

  每一年的经济人物评选其实是一个经济的风云榜,记录的是过去一年中国经济的走势。

  从2006年经济人物候选人名单中,我们读到了2006年哪些新的经济大势呢?

  第一个关键词就是国际化。

  2006年最流行的一本书叫《世界是平的》。在候选人榜单中,我们也看到了那些抹平世界的中国力量。

  施振荣的无锡尚德是在纽交所上市的惟一的中国民营企业,产品主要销往国外,施振荣一度号称中国首富,施振荣的太阳能光伏发电在2006年能源危机之际最大限度的显示了新能源的价值。

  沈南鹏是中国新一代投资型企业家的代表。他不仅亲自把携程和如家两家公司在三年内带到了纳斯达克,而且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风险投资——红杉资本的中国合伙人,正在国内扮演着一个资本伯乐的角色,这个角色是在以往的年度经济人物评选中从来不曾出现过的。

  往届“中国经济年度人物”评选,似乎只是中国人自己的事情,然而在今年的评选活动中,第一次出现了外国人:马来西亚籍的壳牌中国集团主席林浩光,美国籍的深发展银行董事长法兰克纽曼。

  有着多年国外银行家经历的法兰克·纽曼,在受聘担任深圳发展银行(简称深发展)董事长之后,致力于将国际上银行业的管理理念和经验移植到深发展中,他在该行设立了贷款审批官,为国内同业中的第一家,并引发了众多银行的跟进,贷款审批官成为法兰克·纽曼在中国银行界进行的一次影响深远的制度创新。

  其实,看看我们的周围,跨国公司越来越多,全球最大的500家跨国公司中已经超过90%的企业在中国有投资,它们先进的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正在影响着我们企业界的变革。越来越多的洋银行、洋保险推出的新计划、新组合也开始影响我们家里的消费、理财。

  对于这样一个环境变化,“中国经济年度人物”评选显然不会视而不见。

  环保风劲吹

  今年的经济人物候选人名单中,我们看到了几个从事环保行业的人的名字,这其中有企业家也有普通的环保工作者,比如张茵、施正荣、哈希、多杰。

  张茵,东莞玖龙纸业有限公司董事长,20年前,张茵还是个小会计,20年后,小会计变身两家跨国公司的掌门人,2006年3月,张茵的玖龙纸业在香港成功上市,她的身价高达270亿,直升到中国首富榜的顶端,成为了2006年中国最具传奇色彩的商界明星,张茵的财富来自哪里,秘密只有一个,他从事的是废纸回收再生产,她把废纸变成了黄金。

  施正荣做的是太阳能源的一部分,这个产业同样和环保有关系。

  施正荣只用了五年时间,便带领无锡尚德走向海外,纽约证券交易所甚至主动邀请无锡尚德来上市 因为,无锡尚德拥有自己在太阳能电池生产方面多项核心技术,施正荣本人也是世界太阳能产业领域的专家,这可能是一个巧合,但更可能是体现了一个发展趋势。

  同样,长年致力于高原环保事业的青海省三江源生态环境保护协会副秘书长哈希·扎西多杰,也入选社会公益奖提名。

  这种变化为各界观察中国企业家、洞察中国社会变化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这种榜单上的变化不仅仅是巧合,这从某种程度上反映出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的变化,同时也揭示了新的产业投资方向。

  资本浪潮

  2006年,“资本”是中国商界一个重要的主题词,从股权分置改革到几宗大的并购案,再到国有银行海外上市等等,今年的资本市场的热点从未间断。同样,在经济人物候选人榜单上我们也能发现这些资本事件背后的主角。

  2006年12月7日,沪指突破了2200点,创5年来最高记录,中国股市历尽波折终于步入正轨,首先归功于尚福林倡导和推动的“股权分置”改革,在他的坚定推动下,证券公司的历史遗留问题和违规问题全部整改完毕,清欠大股东占用资金工作成果显著,尚福林扭转了证券业全面亏损的困境,推动了中国证券市场的创新发展。

  2006年中国股市复苏,并一举创下历史新高。中国证监会主席尚福林,被称为“胆大心细的外科大夫”,他操刀的股权分置改革顺利推进,为“牛市”奠定了基础。他的入选应属众望所归。

  推动股市走强的银行板块最令人关注。推动有着1.5亿储户的中国工商银行在今年创造了全球最大的IPO,工行董事长姜建清的入选在情理之中。

  另外,中国人寿保险董事长杨超以及国航董事长李家祥,都将公司从海外资本市场“移师”归国,登录国内A股市场,也给国内证券市场投资者增加了信心。

  经济的含义有时候是模糊抽象的,透过央视经济人物评选活动,从国际化到环保风再到资本浪潮,经济人物候选榜单让我们触摸到了过去一年中国经济跳动的脉搏。

  从这个意义上说,经济人物作为中国经济的一次年度记录和盘点,是一部现代中国经济的“史记”。“史记”不仅要经受得起眼睛和耳朵的检验,还要经受得起历史的审视。

责编:刘琼

1/1页
相关视频
更多视频搜索:
CCTV-1  CCTV-2    CCTV-3    CCTV-4    CCTV-5        CCTV-6       CCTV-7        CCTV-8  
CCTV-9  CCTV-10  CCTV-11  CCTV-12 CCTV-新闻  CCTV-少儿  CCTV-音乐  CCTV-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