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报》:评论:向年度人物看齐
央视国际 www.cctv.com 2007年01月21日 17:43 来源:
央视国际 www.cctv.com 2007年01月21日 17:43 来源:
(记者 吴静芳)
神奇的大自然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律,很多事情发展到第七个年头时,都会或多或少出现一些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问题,这种现象在很多领域都得到了验证,通常被人们称作“七年之痒”。
昨天,当有着经济界“奥斯卡”之称的中国经济年度人物评选活动走过第七个年头的时候,我们却找不到这个规律起作用的迹象。不光如此,如果将这七年来的获奖者名单放在一起,我们会发现这是一个非常低调的群体,这些获奖者在媒体上露面的机会,要远远少于那些惯于作秀的明星大腕,而他们所掌管的企业却完全可以组成一个联合舰队,一个集合了各个行业中领先企业总资产、“富可敌国”的舰队。
与他们低调的态度相反,他们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却在行业内举足轻重,而且,这种影响并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和经济热点的流转而减弱。尽管名单中的多数人都有不菲的身家,甚至有的人头上还冠以华人首富、第一女富豪之类的名头,但是在这份集中了网民投票和专家评委共同意愿的名单里,个人的含金量并非入选的标准,他们在积累财富的同时给社会带来的影响更被主办方所看重。
但是,另外一群同样善于积累财富的群体,所受到的礼遇却远远比不上中国年度经济人物。近年来,各种版本的富豪榜层出不穷,上榜富豪的人数和财富门槛也与日俱增,但是围绕着这个群体却始终伴随着挥之不去的尴尬:每年都会有一些富豪“落马”或者“见光死”,还有很多人的财产来源受到种种质疑。
对社会的责任和对财富的追求,哪个更重要?我们从中国经济年度人物身上能够找到答案,同时也能用来解释富豪们为何不受待见。古人云: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希望迅速扩大的中国富豪群体能够更多地向年度人物学习,尽快完成从对金钱的积累到对社会责任追求的转变。
责编:刘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