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社区 论坛 博客 播客 | 网络电视直播 点播 | 手机MP4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论坛文字实况直播

央视国际 www.cctv.com  2006年12月23日 10:58 来源:CCTV.com

  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大型媒体活动

  《封面2006》

  谢颖颖:大家早上好,新闻推动历史,封面定格记忆。,这里是“封面2006”南京论坛的现场,我是中央电视台《第一时间》节目主持人谢颖颖。

  马斌:各位到场的嘉宾,媒体的老总,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大家早上好,我是中央电视台《第一时间》节目主持人马斌。我喊一二三,就脱,那我先脱把。非常感谢我的年轻的小校友们,中午饭我们就在仙林解决了。

  谢颖颖:同时非常高兴邀请到我们两位年轻的学生,你们自我介绍一下

  周村:大家好,我是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的学生,我叫周村。

  赵率:大家好,我是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的学生,我叫赵率

  马斌:从明天开始,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第一时间》两位女主持人正式下岗,掌声再次为两位美女主持祝贺。

  赵率:我代表今天到场的全体师生,向到场的各位领导、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的各位老师,向各位媒体的贵宾表示欢迎。

  马斌:光欢迎就行啦,还要给大家一起三鞠躬,给在场的各位

  谢颖颖:一鞠躬、二鞠躬、三鞠躬

  马斌:来夫妻对拜

  谢颖颖:我们是把中央电视台《第一时间》的朝气和活力都带到了南京

  马斌:说实话,南京以前来过好几次,夫子庙、狮子桥这些以前我都去过,鸭血粉丝汤啊,不过真不光是因为嘴馋,而是这些地方能代表南京的历史文化。所以我每次来南京,一定都要抽时间去这些地方转转,去街头巷尾好好地呼吸六朝古都的特有空气。你不是南京的吧

  周村:我不是

  马斌:赵率也不是南京的吧

  赵率:我不是

  谢颖颖:我不知道南京会给我什么样的感觉,但是今天早上起来的时候,我觉得南京给我非常亲切的感觉,一点也不觉得寒冷,尤其在场的同学们,让我们感觉到非常的热情。

  马斌:其实我们在座第一排是各位媒体的老大,以男同志居多,后面的学生也是以男学生居多,南京给我们非常博大的胸怀,给我们非常温暖的感觉。

  谢颖颖:说了那么多,我现在宣布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大型媒体活动《封面2006》正式开始下面我们就来介绍一下今天到场的嘉宾。

  首先要介绍的是江苏省新闻工作者协会副主席 李贵梁先生,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第一时间》、《封面2006》制片人 哈学胜先生。

  马斌:同学们掌声不热心,我们试一下,欢迎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谢颖颖,后面介绍嘉宾要比照这个热心程度。

  周村:下面我们用热心掌声欢迎《南京晨报》总编辑 秦继东先生,《扬子晚报》经济部主任、高级记者顾燕女士

  马斌:后面南广怎么回事,一点没有我们北广的感觉,南广的,是不是?南京大学的一块准备啊,跟我,让我们欢迎《现代快报》总编助理梁波先生欢迎来自浙江的《都市快报》总编辑杨星女士。

  周村:下面掌声欢迎来自浙江《新民晚报》副总编辑章勤女士,还有《新民晚报》副总编辑陈保平先生

  谢颖颖:同时欢迎上海《青年报》社长总编辑吴烨宇先生。

  马斌:这个吴先生年轻有为,还是个帅哥,来,吴先生上来给各位美女看看。

  采访一下,脸怎么红了?

  吴烨宇:精神焕发!

  马斌:又怎么黄了?

  吴烨宇:南京的鸭血粉丝汤让我的精神非常好!

  马斌:谢谢帅哥的光临,必须说一下上海《青年报》社长总编辑的吴总,不像我们《新民晚报》副总编辑的陈总,陈总是老当益壮,吴总是典型的新型男人。

  赵率:好吧,下面我来接着介绍,我们用掌声欢迎,南京大学教授,潘知常教授!

  (掌声)

  谢颖颖:这下掌声很热烈。

  赵率:对,我们自己的教授,同学们要热情一点,是不是,再用热情的掌声欢迎南京中商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阎永平先生!

  马斌:那今天在座的除了媒体嘉宾,还有来自南京大学、中国传播大学、河海大学、南京艺术学院的同学,欢迎你们!

  谢颖颖:欢迎!

  马斌:然后下面第二部分学生演唱欢迎,主持人是赵率和周村,谢颖颖我们下台吧。

  赵率:都说我们年轻人是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所以我一直觉得我们《第一时间》栏目的主题歌也非常适合我们今天的大学生,

  周村:对,我非常赞同,下面有请我们南京大学的李星和林思嘉为大家演唱《第一时间》栏目的主题歌“新鲜阳光”。

  (学生演唱)

  谢颖颖:人家唱得怎么样?

  学生:好。

  谢颖颖:就这样吗?好不好?

  学生:好!

  马斌:可能很多观众朋友问了,上面怎么没有谢颖颖,我要跟大家介绍一下,后面的学生都很年轻,没有到我27、28岁的年纪。当然前面的各位老大,都40几了,比如说梁先生是47,前面的成年人都知道,其实说一个男人,在两个美丽女人中间是很为难的。

  马斌:好,马上我们第一位重要的发言嘉宾。

  谢颖颖:对,我们有请的是江苏省新闻工作者协会副主席李贵梁先生发言!

  马斌:掌声欢迎。

  (掌声)

  谢颖颖:有请!下面把发言的时间交给李先生,大家掌声欢迎!

  (掌声)

  李贵梁:新闻界的各位朋友,各位同学,今天非常高兴能够参加这个会议,今天很多年轻人在一起,我感到我这个老头也年年轻了。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举办的“封面2006”南京论坛,今天拉开帷幕。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第一时间》有个著名主持人,每天马斌读报,今天马斌也来了,我觉得马斌读报什么新闻都被他读得有滋味,读得很有味道。今天马斌和他的同仁们来到我们南京,还有我们华东地区兄弟报纸的领导来到我们南京,我首先代表江苏省新闻工作者协会对各位的光临,表示诚挚的欢迎!

  (掌声)

  同时对这次论坛的举办,表示热烈的祝贺,大家知道,我们江苏有七千四百万人口,江苏不仅是经济大省,还是传媒大省,江苏的最人经济总量占全国的10%,我们江苏传媒多、影响大,我们数以万计的新闻工作者,在我们江苏的发展当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是构建和谐社会非常重要的力量。本次论坛的主题,主办方告诉我是“关注弱势群体”。我想就这个发表几点看法。第一,关注弱势群体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电视报纸每天都在报道我们各个层面的人。像我们报纸来看,首先我们一版是给各界领导占领了,每天都有我们领导的大量活动。同时我们也报道了其他成层面的任务。比如说我们最近都发布了一些这样那样的财富榜,有我们企业界、明星界他们的动态,但我想,我们尤其不应该遗忘和忽视我们的弱势群体。他们当中有我们下岗职工、有低保户、有生活工作中存在这样那样的困难。应该更好的关心他们,帮助他们,为他们的困难呼吁,为他们解决困难创造条件。我想我们全体新闻工作者,应该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来做好这件工作。

  我想真正要做到关注弱势群体,我们首先就要坚持原则。最近我们南京的各界媒体,发表了很多这方面非常生动的报道,这些报道都是我们记者捕捉到的线索,不仅给他们理论上的支持,同时我们的媒体,我们的新闻记者,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关注。比如我们南京晨报,有些记者见义勇为,为我们的弱势群体做了大量的工作,帮助他们摆脱现状,我们真正地要深入到群众当中去,到生活当中去,到实践当中去,才能够了解我们弱势群体,知道他们在想什么,他们急什么,他们哪些问题需要解决。

  第三,我想关注弱势群体,必须要有全方位的视角,弱势群体弱在什么地方,当然首先在经济方面,他们比较困难,他们没有钱、他们有病、他们有这样那样的困难。但这不是他们唯一的问题,我想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他们的法制意识比较薄弱,所以我们还需要在思想意识上面给他们以关心和帮助,从各个方面,全面摆脱弱势的状况。

  这是我讲的三点意见,我们希望通过这次论坛为契机,希望我们江苏省的新闻工作者,今后能够推出更多的关注弱势群体的精品力作。希望马斌天天读我们江苏的报。马斌读报不是一个人读报,是全国的观众读报。以后希望能更多。现在呢,新年快到了,我借此机会代表我们江苏省新闻工作者协会祝大家新年愉快!工作顺利!合家欢乐!谢谢!

  (掌声)

  马斌:感谢李贵梁副主席的精彩发言,那你说天天读江苏的,上海和浙江的朋友就要急了。非常感谢诸位朋友来参加我们今天的论坛,刚才有一位迟到的客人,是金陵晚报的副主编。欢迎您。

  其实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第一时间》整整走过了三年,可以说是非常不容易,但是我们今天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我们有非常非常多的感触,其中感触最多的就是我们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第一时间》、《封面20006》制片人哈学胜先生,也是我们非常遵尊敬的老前辈,现在有请哈学胜对“封面200“封面2006”做他的主题阐述。

  (掌声)

  哈学胜:首先我代表《第一时间》栏目和“封面2006”剧组,向新华日报报业集团,向南京晨报社表示感谢,和他们所有的领导,表示感谢。再次让我感谢其他的合作媒体,所以今天到场的媒体朋友,最后还要特别感谢来自南京大学、中国传播大学、河海大学和南京艺术学学院的同学,感谢你们的光临!

  (掌声)

  我今天讲的主题是感受封面的力量,我主要介绍“封面2006”这次特别活动的宗旨和它的产生的经过,以及《第一时间》三年来的努力的过程。

  那么我首先来讲,封面到底是什么?我这是简称,是实际上“封面2006”到底是什么?“封面2006”我觉得首先是一个理由,《第一时间》从2003年10月23号开始创办播出,到今天已经三年多的时间,我们这个活动也就是从三周年庆典,算是一个庆典,也想借此机会扩大影响。三年来,我们应该说结交了数百家平面媒体的朋友。

  马斌读报三年,一千天,每天读五分钟,马斌读报读了五百万字。这都是大家跟我们通力合作的结果。这三年应该说我们的缘分已经很深了,现在是三年结缘,一朝相会,那么我们就要做一些事情,就是要共同建一个好的平台,大家共同获得更好的发展。

  每年年底的时候,大家都有梳理大事的习惯,媒体都在做这个事情,对《第一时间》来说,“封面2006”是结合了电视和平面媒体的特长和特色,实际上是从平面媒体借来的一个概念。给了我们一个视角。

  所以好的报纸共同的特点就是有一个立场和视角,所以“封面2006”,刚才李贵梁主席也说了三个原则,建设和谐社会的追求,使我们有了一个伍共同的立场,有了民生的视角,有了这个视角,我们会在一年的梳理中有更多的发展。

  这是我们“封面2006”最大的追求,所以通过这次活动,能让我们推介出来的平面媒体,优秀作品能够有一个再次传播。我认为好的优秀作品都应该有再次传播,好的作品应该在历史上有时间比较长的回响,希望优秀的作品能够在二次传播中得到更大的影响。这次我想封面的一个主旨。

  “封面2006”推介作品的标志是什么?有四个推介指数,第一个就是发现指数,好的作品发现性是他最大的力量所在,发现指数有两样,一个是原创性,发现的作品一定是原创,即使这个作品是从极小的角度切入,另外是持续性,好的新闻事件应该持续很长时间,有持续关注的价值,第二个指数是传播指数,因为我们要实现媒体报道的二次增值,他传播的广度,关注社会热点,建设和谐社会是不变的,转播指数是我们关注的很大方面。

  第三条是推动指数,刚才李主席提到的深入,我们现在讲介入是一样的意思,报纸是一个行动的媒体,电视也是。记者通过自己的行动,能够深入到,介入到这个事件当中去,最终起到实际的推动作用。最后产生效果。

  第四个是公益指数,公益指数还是着眼于构建和谐社会,关注普通人的命运,这是四个指数。

  “封面2006”有三个主题词,一个叫良心、一个叫理性、一个叫推动力。理性是我们对社会要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良心是所有的记者干这行,爱这行最原始的推动力,最后的推动力是作品本身对社会要有影响,能够影响社会的进程,所以这是“封面2006”的三个主题词,理性、良心和推动力。

  简单介绍一下“封面2006”的产生过程,一个是通过两个方面,第一个是叫初审,我们会有一个推介委员会,通过专家学者审议,确定入围的作品;第二个是复审,就推介委员会来审议,推介委员会是资深的媒体专家和报纸的总编辑和社会公众人物。我们会有具体的名单,我们的剧组会和大家有一个详细的联络。

  各报社推介来的优秀作品,都会在二次传播中得到增值。

  刚才说了12月16日的沈阳,12月23号也就是今天,南京晨报承办的南京论坛,还有重庆论坛、广州论坛,到最后是在明年的2月1号,在北京正式录制最后一台专题节目,我们给大家定位,八个字,精品亮相,佳作共赏。

  说到“封面2006”一定要说《第一时间》,刚才主持人也说了,一进这里就感受到一种朝气,《第一时间》一直希望在每天的早晨,能够给所有人一股新鲜的阳光。到现在三年时间,我们的主持人每天都是满怀希望、满怀激情走上直播台的,现在的播出时间是早晨的七点到九点。

  刚才学生主持也讲到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在这个上面我们有共同的追求。

  第二,《第一时间》是一个出明星的舞台,马斌大家都已经认识了,马斌所到之处,基本上现在不在公开场合露面,第一年,我还和马斌经常出去吃吃火锅,但是后来他就不跟我去了,他去停车,停车员也不收他钱了。他后来跟我说,老大,你看我现在混这么长时间,停车都不收钱了,你能吗?

  同时我们也推出欧阳夏丹和谢颖颖两位美女主持。《第一时间》能够通过这两位美女主持的笑容把我们的心愿传播给大家,这是我们的价值所在。另外一个,就是今天到场的总导演,他是在2005年的12月,来,招招手。

  (掌声)

  他是个很八卦的人,去年的12月,马斌生病一个月,马斌真是非常辛苦,他到现在,除了生病期间,每天不缺,他是一个铁人,就是现在我们最担心的一件事情,想到这里让我感到非常歉疚,也非常的感动。这个精神也是《第一时间》到现在给我最大的推动。

  张鹏(音) 在那一个月的时间,充分现实了他的冷幽默和睿智。

  所以《第一时间》是一个出明星的舞台,凡是到《第一时间》的主持人,我相信都会变成明星。

  从节目创办的开始,我就提出要把创作的第一权力交给观众,就算是手机拍摄的作品,我们都上到《第一时间》。我们第二个就是把创造的一部分权力让步给平面媒体。我们不是一个自己自说自话的独舞。所以今天也是为了再次传递这样的概念。

  《第一时间》有什么呢?《第一时间》有一个远景,我们所有的30多个人,都是希望更多在早晨醒来的人,能够看《第一时间》,我们不光要收视率,还要心情,要全国人民同时感受同一种心情和感情。我们私下里还说一句话,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圈,我用他来做《第一时间》。我们是起得比别人早,睡得比别人晚。真的是非常辛苦,主持人非常非常辛苦,早晨两个时间内,在那里是高度的紧张。所以有时候说做主持人也不辛苦,每天不就两个小时吗?周末就一个小时。可是那两个时是人家多少年的功力,那两小时不仅仅是疲劳,还是智力的劳动。

  第三,平面媒体的作品能在《第一时间》播出,他们每天跟《第一时间》联络,他们的支持是《第一时间》最大的一个动力,而且正是因为有了这些支持和合作,才有了今天的“封面2006”,所以“封面2006”是大家,“封面2006”给了我们一个回望的视角,“封面2006”也给了我们大家一个共同增值的平台,最后我要用一句话来给“封面2006”作一个定位――“新闻推动历史,封面定格记忆”。谢谢大家!

  (掌声)

  马斌:说得多好啊!

  谢颖颖:谢谢我们老大,让我一下觉得自己非常重要。

  马斌:好!非常感谢《第一时间》的老大给我们讲话,现在后面的朋友,他刚刚说,谁来《第一时间》都能够成为明星,有人愿意来吗?

  观众:愿意!

  谢颖颖:有人愿意吗?

  马斌:愿意来的,给大家发个奖,谢颖颖同志的写真照片。

  谢颖颖:我的照片还没洗出来了。

  马斌:谁要?这么多,只发男的,不发女的!

  谢颖颖:好,谢谢大家的支持!

  马斌:这么多,这怎么发啊。看谁手举的最高。找我们的工作人员领取。

  谢颖颖:真的非常谢谢《第一时间》给我们这么大的舞台,来点热闹点的音乐。

  马斌:弹点曲儿,欢快点的!

  谢颖颖:其实我觉得到《第一时间》,《第一时间》已经三岁多了,但是我来的时间并不很长,我手上没有照片,来给我点照片。

  马斌:音乐欢快点!大点声!

  (照片派送)

  谢颖颖:欢迎到《第一时间》,每天看《第一时间》就是对我们的最大的支持,我们用最开放的姿态欢迎着大家!好吗?谢谢!

  马斌:好了,颖颖回来吧。

  谢颖颖:南京的朋友好热情,我听到都是女生的招呼,有男生的招呼吗?谢谢。

  马斌:看到了吧?女主播永远是男主播手里的风筝。同时我们有央视和新浪网现场直播。

  谢颖颖:我们要特别谢谢南京晨报的大力支持,接下来有请《南京晨报》总编辑秦继东先生给我们发言,有请!

  (掌声)

  秦继东: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中央二套“封面2006”南京论坛召开,南京晨报作为承办方,我们应该在上海、浙江和南京的新闻媒体,迎来了领导和同学,作为南京晨报我们非常感谢,谢谢大家!

  (掌声)

  南京晨报创刊六周年了,和许多新闻媒体一样,六年中,我们关注每个人的办报理念,发行不仅在南京,在苏州、无锡、常州、马鞍山等等地都可以看到南京晨报。

  今天是一个媒体聚会,我想讲几件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发生在我们南京晨报记者身上的事:我们有一位年近六旬的摄影记者,南京新闻界的朋友应该对他很熟悉,不久前,一天晚上,×××同志去奥体中心采访,采访过程中,他的摩托车在一个急刹车的过程中倒了,脚踝破裂,我去看他的时候,躺在床上,身上还抱着一个大摄影包,我说怎么样?他说没事!当时他还安慰我。

  就是这位同志,在前一段时间发生了同样的事情,前几周同样砸在脚上,因为被砸过一次,所以一下撑不住,脚断了。这位同志曾经为了营救一位女同志,脑袋被砸中。现在高××同志正在休息,他还每天给我们打电话说哪里有信息,快去。

  在他在医院的时候,我又接到一个电话,说我们有一个记者被打了,我想我们搞社会新闻的记者会有风险,时政新闻的记者怎么会被打呢?后来才知道,这位记者在采访的过程中,在江平路过的时候,看到一位的哥被数名街头流氓殴打,打在地上已经不动了,还在打,他看不过去,高喊着我是记者,就冲上去了。

  结果他被七名歹徒围攻,把他的眼睛、头、背都踢伤了。这件事,南京市玄武区授予他见义勇为称号。我们省记协认为他是我们江苏新闻界的榜样。

  这样敬业的记者、这样珍惜记者使命的记者,非常让人感动,我再讲一件事情,都是我们南京人都很清楚的事情,就是12月13号,是一个黑色的日子。这一天是南京大屠杀纪念日,南京大屠杀现在还有400名幸存者,为了纪念这件事,我们策划了幸存者见面会,希望大家能够牢记历史,同时还赞助了一些棉被啊、牛奶啊、保健品、现金,准备给他们发放,想让这些曾经苦难的老人感受一下温暖。

  但是12月12日的晚上,编委会考虑,这个事情比较敏感,我们觉得取消这次见面会, 我们刘总去宣布这个消息的时候,当时我们几十名记者正在安排方案,宣布的时候,我在会场,沉默的站在那里,没有讲一句话,记者们低呼一声,然后又没有声音了,每一个幸存者都要重新安排、善后。

  当我们告诉大学生这个消息的时候,很多同学当场哭泣起来,承诺必须兑现,第二天,我们学生和记者,将我们赞助来的礼品、慰问金,一家一户送到了手中。现在我们一帮一的活动正在推行,我想媒体是用良心对待职业,用良知感受社会,这是我们新人共同的风采,感动也在我们身边,有很多读者、记者让我们感动,感动中国的封面,应该是青春的,奋发向上的中国人的脸,谢谢大家!

  (掌声)

  赵率:谢谢秦总的精彩发言,让我们再次把热烈的掌声送给秦总!

  马斌:给秦总建议,这个创意还继续保留,这个确实非常有意义。是吧,老大?两人握握手吧。

  赵率:接下来让我们进入一个特别的活动,下面是现场总编辑当场招聘记者,这是一个十分难得的机会,希望所有的同学积极配合我们的活动。

  周村:是不是很多同学是学新闻传播专业,我们是未来得同行,同学要踊跃的参加。

  赵率:首先有请的是《都市快报》总编辑杨星女士,掌声有请。

  (掌声)

  下面请三位同学来参与。

  马斌:上周我们在沈阳大学举办的论坛,现场我们本来叫模拟,结果模拟到最后,成真了,很多老总现场说,你实习,直接找我。

  当然我们是央视,是一个大的平台,马上把老总手机电话留下来,如果找不到人,你来找我。所以机会是给有准备的人。哪位同学愿意?

  赵率:有请!

  马斌:来了四位啊?有请!

  咱们考试环节怎么进行,刚才的一位呢?

  赵率:四位吧,我们一起上来,我们要面对杨老师和观众。

  马斌:这样,咱们三到那边去,就有请杨总给他们现场提问,把话筒…

  赵率:同学们要加油,不要紧张,这是一个很难得的机会。

  杨星:感谢四位同学参加这次模拟招聘,首先我想大家都是能够抓住机会的同学,我想这样吧,四位同学,我也不知道你们各位的称呼,我就A、B、C、D四位同学好吗?不好意思。我们现在试试看,从第一位,A同学开始,我提的提问是:你是学传媒的吧?

  学生:对,我现在是南京大学新闻传播专业读研一。

  杨星:我的问题是这样的,随着数码技术和照相手机的推广,现在就是在我们的普通的市民读者的手中,照相不是一个有门槛的技术,在很多的新闻发生的现场,就是我们的读者身份这样的一些市民,会在第一现场,然后我们的记者往往是后来才到的如果你是一位摄影记者,你怎样面对这样的一个摄影记者没有门槛的局面,你怎么跟读者竞争,你怎么找到我们报纸需要的照片,比如《都市快报》把,我们很多照片都是现场的读者给我们提供的,那摄影记者就问,那我就失业了吗?如果你是摄影记者,你不想让自己失业,怎么办?

  学生A:首先作为一个记者应该有很多的关系,有很多的同辈,还有其他的朋友会在现场,他们会提供自己用手机和数码相机的照片,这是我们新闻记者一个图片的来源,这是一个新闻记者获取有价值新闻图片的一个好的渠道。谢谢。

  杨星:好,谢谢。那么,第二位,B同学。

  学生B:我可以再就这个问题进行回答吗?因为我当时想过,我们现在已经到了二十一世纪,我们现在讲合作和资源共享,现在技术越发达,我们分析新闻事业的发展是对我们有促进的,我们照片的来源会更丰富,我们会有不同的角度来诠释这个照片,我们可以看到老百姓看不到的角度,这是我们新闻工作者应该做的,我的回答完毕。谢谢。

  杨星:第三位C同学,我给你提一个新的问题。我不知道你平时看不看报纸,如果你不是学新闻专业的,你还看报纸吗?

  学生C:也还看啊。

  杨星:根据们调查,现在大学生当中,比较多获取信息的渠道是通过网络,大学生看报纸的越来越少了。现在是应聘平面媒体的记者,你在很多同学已经渐渐远离报纸的情况下,你怎么做一份,就是你的同学们,你的非新闻专业同学们愿意看的报纸?

  学生:我觉得首先考虑他们感兴趣的方面,作为大学生他们所感兴趣的话题是什么?还有可以增加和他们的互动,多搞一些活动,在校园、或者创建论坛,加强和学生中的交流,这样的话,更加能够了解作为学生来讲,他们对什么感兴趣,从他们的角度来做好这个提高。

  杨星:对前两个题目,你想回答吗?还是我再给你提一个问题?这样,你也是学传播的,上过新闻课,我出一个这样的题目,对今天的事件,你能不能现场口述一个新闻稿?比较难啊?

  (掌声)

  学生D:试试看。12月23号,在新华大厦,我们举办“封面2006”现场南京论坛,南京论坛的现场活动,到场有很多嘉宾,还有各个学校的学生。

  杨星:掌声鼓励一下。

  (掌声)

  学生:在互动环节当中,我觉得是给我一个展示的机会,我现在还是一个大一的学生,不管怎样,我希望抓住这个机会,通过这个平台展示自己,谢谢。

  杨星:好,现在B同学希望来回答这个问题。

  学生D:我是大一学生,我学的并不是这个专业,我是语言传播专业的,我希望多一些机会。

  学生B:首先我想说一下我们都是中国传播大学南广的学生。我们是抱着学习的态度来的,我们在底下的时候很激动,作了一首词给您,大家都知道有一首词叫天净沙深思。我今天写了一首天净沙沉思。(省略)

  马斌:所以现在四位学生里面,我想请杨总您选出在他们四位您最喜欢的。好吗?

  杨星:我想现场的同学和嘉宾都知道,表现最出现的是B同学,因为第一,她在选择提问的时候,非常主动,本来应该是每个同学一人回答一个问题,但是在A同学回答第一个问题以后,她现场有感受的时候,主动对这个问题进行诠释,我想是自我表现很好的一个姿态,最后D同学回答完以后,B同学又把自己的长处表现给大家,这种竞争的姿态是非常好的,我想她的表现是非常好的,非常喜欢她!

  马斌:留一下这位老总的名片,你今年多大了?

  学生B:18岁!

  马斌:18岁就敢这样,28岁还得了啊?!完了跟杨总要个名片和电话。谢谢这位同学,我采访你一下,你是哪的个?

  学生B:我是北京的。

  马斌:北京跑南京来了。还会什么才艺吗?

  学生B:我是一个大一学生,会的东西不多。

  马斌:跑步会么?

  学生B:得向马老师学习。

  马斌:给你一个小时,跑到明孝陵再跑回来。

  马斌:好,下面进行下一个环节。

  赵率:这个机会很难得,希望大家积极一点,下面让我们继续进入这个环节,有请《新民晚报》副总编辑陈保平先生。

  周村:我们再有请几位同学。

  赵率:这位红衣服的同学我一眼就看到了。

  马斌:还有吗?三位红衣服。来。

  陈保平:各位同学上午好。

  谢颖颖:稍等,我们给您换一个特别掷地有声的话筒啊。

  陈保平:各位同学上午好,非常高兴央视《第一时间》给我这样的一个机会,你们都是未来得新闻工作者,我想问一个问题。就是《第一时间》对一个新闻工作者来说,意味着什么?

  学生:我可以先回答吗?我先自我介绍一下,我是南京大学2004级的研究生,今年毕业,而且我已经对《新民晚报》投了简历。而且我是凌晨3点自己乘火车过来的。我认为对于想要从事新闻工作的人来说,《第一时间》应该你在《第一时间》用你的眼睛去看,用你的笔去记录,把第一信息带给想要知道的这些人。

  学生:我来补充一下,我也是南京大学新闻传播的,我是研二的,她的师妹,刚才师姐讲的是新闻的时效性,我觉得除了时效性还有思想性,当你没有办法没有机会赶到新闻现场的时候,那你应该想到第一时间用与众不同的角度去诠释新闻,我觉得这样更能体现平面媒体的思想性和深刻性,谢谢!

  (掌声)

  陈保平:谢谢,补充的很好。

  学生:我是中国传播大学南广传播新闻传播专业的学生,我想《第一时间》光是这个平台这个栏目,如果作为新闻工作者的话,这是他展示自己风采的机会,还有《第一时间》是贴近生活、贴近人民、贴近社会的栏目,我想《第一时间》是能给人们带来第一个让自己能够得到实问性的栏目。作为记者,他的《第一时间》,他要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如果他捕捉到一组图片,他应该有预见性,这组图片会给社会造成什么影响。我想《第一时间》有很多不同的诠释。我作为大一的新生,只是发表一下自己的想法。

  学生:我也是中国传播大学的大一新生,我也是语言传播系的。三位美女都说过了《第一时间》的栏目和对新闻工作者的意义。我作为新闻工作者应该第一时间保持冷静的思维和客观的认识。另外我特别赞同,××同学说的,要有预见性,合格的记者应该预见到会给社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引导人们怎么思考这个事情,或者得到的启发,这是一个新闻工作者应该做的。谢谢!

  (掌声)

  陈保平:我把你们四位的阐述归纳一下,我觉得作为一个新闻工作者或者对于一个记者来说,第一时间到现场,是所有记者的认识,第一时间到现场这是一个记者必备的素质;另外,第一时间写出稿子,过去我们的老社长说立马可待,你的文章立马可以写出来,第一时间写出稿子是非常重要的素质;第三个,我觉得应该是第一时间去思考问题,刚刚我们哈主任讲到,我们第一时间要有发现性,原创发现性,谁第一时间能够想到一些问题,能够思考一些问题,我觉得肯定能够写出一些好稿子,比如我们现在讲兼容性社会,对过渡包装的问题,比如月饼过度包装,是某家报纸记者率先报道,引起了全国的思考。所以从第一时间思考是一个好记者。最后我认为第一时间检验的效果就是一家报纸有头版有头条,但是我们今天的读者可能不看头版头条目录,他会选择他最喜欢看的稿子,第一时间被读者选择的稿子,是我们所期待的,所以我们希望新闻记者的稿子,不管你写在哪个版面上,都能够第一时间让读者发现。

  马斌:您看,三个美女,您选一个女同学,这小伙子答得也不错,你看着办吧!

  陈保平:我觉得四位同学都非常的优秀,我想我们今天《新民晚报》招聘的报表一千多人,我们去年选了六个人,我想我们高考志愿也是选第一志愿的,那四位当中有明确表示的,那我想我们也是选择第一志愿。

  (掌声)

  马斌:千万别让了,陈总马上较交换一下名片,陈总。先请陈总演讲,陈总一下去,马上跟陈总要名片,好吗?

  谢谢陈总,掌声欢迎我们陈总给我们做精采主题演讲,掌声欢迎。

  陈保平:好,各位来宾,各位朋友,上午好,首先非常感谢央视的《第一时间》栏目和我们《南京晨报》朋友举办的这样一个南京论坛的活动,感谢江苏新闻界的朋友来参加这样一个活动,主持人呢,在事先给了我一个题目,就是说,希望我谈谈我们需要什么样的记者。我想呢,我觉得一个好的记者大概有四个条件:

  第一个,就是理想现实三七开。我认为一个好的记者呢,应该有点理想的追求,有点新闻理想的追求,如果没有一点理想的追求,作新闻工作者,我认为是不够格的,最近我们跟英国的媒体的老总进行研讨,他谈到英国很多公众反映,现在记者的声誉在英国老百姓中地位下降,主要是觉得他们的社会责任感,他们的社会良知在报纸上体现不佳,比如说伊拉克战争是很具体的体现。但是在我们这样的国家来说,我觉得要了解中国的现实,从现实出发是更重要的,如果理想太多会脱离现实感到痛苦。

  我们去年招了一个很好的研究生记者,她在我们报纸实习了三个月,写的很好。但是突然有一天她来找我,她说税务局招聘公务员,她被录取了,她愿意到税务局当公务员,因为从现实考虑,她的收入肯定比媒体低一点。我和她谈了半个小时,最后她说,她愿意去当公务员主要是她觉得她学校所学的新闻理念和到了现实环境中,感到还是有距离,她对如何来实现自己的新闻理想,她感到很多困惑。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同学,也是一个很有思想的同学,她在没有想清楚她是不是能够为新闻理想奋斗的时候,她愿意选择更实际更接近社会的工作。她说我选择税务局的工作,不等于我不回到新闻界来工作,等我了解社会以后,再回到新闻媒体。

  我想说,你怀着新闻理想来做新闻事业,这是对的,但是中国现在发展还很不平衡,这样的话,如果完全按照发达国家的指标,来参照我们的社会,有的时候你就会感到困惑。所以我建议同学,你要带着理想来,也要脚踏实地。三分理想,七分现实;

  第二个,我觉得新闻要有一定的敏锐度,新闻的敏感和我们从事艺术的同学是共同的,他有一些条件是天赋的,搞艺术的人有艺术细胞,那搞新闻的同学应该有新闻敏感度,如果没有敏感度,你要成为一个好记者,我觉得在天赋条件上,可能缺一点,那就要在后天加强培养。同样的生活,你是不是能够发现新闻,这我觉得很重要。

  我们有一个很好的记者,叫江燕(音),她也是前两天毕业的,这一次她和我们上海支援内地的一个义务小组到宁夏去采访一个缺水的农村的贫困地区,由于那那里缺水,很多人生活变得非常贫困,上海组织了一些打井队去为老百姓打井,她在采访的时候,发现很多妇女不能生孩子,非常痛苦,为什么不能生孩子呢?就是因为她们喝了当地的盐碱水。她了解了这个情况以后,第二次赶到那里采访,并与上海的医院联系,希望为她们看病,她把这个故事写了一篇很感人的报道,叫做我想要个娃。

  这就是作为一个记者,她本来只是去采访打井的新闻,但是在打井的过程中发现这样的事情,这种新闻敏锐和她的新闻理想,我想是结合在一起;

  第三,作为一个新闻记者,应该有很强的采访和沟通能力,内向的同学可能当记者有困难,所以采访、沟通、深入调查的能力,也是我们记者特别需要具备的。

  我们《新民晚报》有一个新民周刊,有一个深度调查,每一个调查,都是记者花了非常大的心血,深入到第一线,甚至是冒着个人安全的威胁去采访,能抓到一些有争议的事情去采访。

  最后我想说一说,就是作一个好的记者,还是要有一个比较简洁、精炼的文字表达能力,能够用最少的文字,表达最大的信息量,我认为是一个好记者文字表达最优秀的特点。希望我们都能成为好记者。

  马斌:谢谢陈总,颖你不知道,刚才陈总说到女记者的事情的时候,我眼圈就要红了,表达私人的感情,表达我们的制片人哈学胜,还有我们宁夏的妇女,像江燕女士表示感谢,因为我们俩都是宁夏人。

  谢颖颖:通过这样的互动平台,能够把更多的心声让更多人知道,这是我们共同的心愿。

  马斌:下面我们进入另一个环节!

  谢颖颖:你不觉得我们招聘的时候特别热闹吗?我们开始串频吗?

  马斌:因为我们话筒太好了,把交警的信号也带进来了。

  谢颖颖:马斌:读报已经三年多时间了,现在好多粉丝,在场有很多斌粉是吧?

  马斌:他们在网上叫马粪(马粉),谁是马粉举手?

  谢颖颖:为什么讲斌粉,因为马斌读报真的个性非常鲜明,我想很多人想模仿,请一些同学上台上模仿马斌读报的风格。看看你有没有他的精髓,或者比他更高?

  两位,还有吗?再来个女生吧。这位女生非常勇猛地冲上来了。其实他们三位在读报的时候,我们所有人都可以当评委。五位,好就这五位了。您上去了,先自报家门。

  好吧,有没有信心?好!有请第一位同学。

  学生A:大家好,我是来自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的张桦(音),今天我读的读报,家是国事天下事,桦桦帮你长见识,欢迎收看桦桦读报。我们知道一般企业和垄断企业,不公平是很正常的,我们身边都有。这个老虎、那个老虎,咱就不细说了。今天杭州的《都市快报》就分析了同工不同酬,文章说公平的权利很容易被绝对的权力所毒害。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必须削风平苦,削了权力之风,平了低收入者之苦。好人读好报,好报天天读,今天就读到这里。

  马斌:好,下面一位同学,先自我介绍。

  (掌声)

  学生B:大家好,我是南京艺术学院播音主持系的学生。

  (掌声)

  学生B:我可是《第一时间》的老观众了,所以说我看了马斌老师的读报以后,感触很深,因为他每次读完报纸以后,都能做一个简短的评价,所以我在这里斗胆模仿马斌老师一下。

  为了方便坐公交车啊,很多市民都买了一卡通,还交了押金,对,上海的青年报报道,最近有位上海市民给押金算了笔帐,目前一卡通的成本只有七毛钱,把押金减掉成本,这些资金产生的利息,每年就是3711万元啊。这个报道引起了强烈的影响,这笔钱哪去了?上海公交的领导表示,这笔钱绝大多数用在设备的更新。有人问到,持卡人能否享受到这笔钱呢?

  作为共公共公交卡作为公益性的这样一种特点,本来就应该依法公布帐目,而我们很多都是暗箱操作,我们的知情权受到了剥削,这个问题是普遍存在的,是否作为相关部门我们应该反思一下,谢谢。

  马斌:谢谢,来,回来,有请第三位同学。

  同学C:大家好,我是来自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语音传播06级的学生,米雪(音)。下面就来听一听我带来的马斌读报,驾驶国事天下事,欢迎您《第一时间》听马斌读报,首先来看一下今日头条,俗话说,儿行千里,母担忧。金陵晚报说报道,有个母亲千里迢迢带着粽子来看儿子,结果却被儿子挡在门外,原因是儿子嫌这位母亲的穿着过于寒酸了。如果不是这样,这名同学或者就不会把母亲据拒在门外了,更不会产生莫名其妙的子自卑感。学校把知识教给学生的时候,德育是不是也要加强。整个教育界和社会是否听到母亲的心声,这是整个大学和社会应该做什么?今天的马斌读报就在这里,谢谢。

  马斌:来,有请小伙子。

  学生:大家好,我来自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06级语言传播系。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欢迎收看第一时间听马斌读报,九个月前一对夫妇喜得贵子,但是在孩子生下来以后,夫妇看完之后,之后的9个月就没有再来了。因为这个婴儿出生之后,有一点问题。因为这夫妻没有钱付住院费,当他们去看孩子之后,医院说已经把婴儿送到福利院了。

  按文章说,如果身为民工的这对夫妇有医疗保障,那这件事情就不会发生了。应该对这件事情负责的,应该是医疗保障的管理。在社会的呼吁下,目前这对夫妇在拿除了还款计划以后,已经把孩子从福利院里面领了出来。我想对这件事情需要反思的,不仅仅是医院。马斌读报就到这里。谢谢。

  (掌声)

  马斌:谢谢,有请这位美女。

  (掌声)

  学生:大家好,我是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播音与主持系的。欢迎第一时间收听马斌读报,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来看一下我们今天的头版头条。广州日报说2007年1月1日,将全面禁止摩托车上路,现在又禁止电动车上路,早在几年前,广州就对排量在200CC以下的禁止发牌。对此,都市快报提出这样的问题,居民手上面的数十万辆车该如何上路呢?政府不让上路老百姓手里的车子该怎么办呢?建议政府对居民进行一些补偿。是不是全民都应该跑步上下班吗?好了今天的读报就到这里,到这里吧,就到这里吧。

  马斌:谢谢五位同学的读报,那么我们来请到中间,随即请下面的嘉宾来点评一下,你觉得哪个最好?

  李贵梁:我觉得第四个。

  马斌: 第四个,她不是您闺女把。

  李贵梁:不是不是。我觉得她讲的很好,她表达的是,整个风格,都很不错。她有些地方比马斌好,比如说,她的形象。

  谢颖颖:既然这样,我们就要形象好的吗?找个形象好的说。

  杨星:说什么?

  谢颖颖:你喜欢哪个?

  杨星:我喜欢那个穿白衣服的同学,他表达很自然,播报很准确,说的自不自然,说的大家能不能听懂,主要的重点在哪,这个重点就体现了读报人对事件的理解。

  谢颖颖:好,谢谢。

  马斌:美女喜欢帅哥,天经地义。有请这位美女。

  谢颖颖:顾燕女士,您觉得哪个读得好?

  顾燕:我觉得也是第四个,她的风格和马斌蛮像的,她的语气、风格,和马斌有一曲风格的感觉。因为我喜欢马斌,所以我也比较喜欢他。

  马斌:谢谢谢谢!

  (掌声)

  陈保平:我觉得第二个同学,和马斌还比较相像,个头啊、长相啊,就是少一个眼镜。

  (掌声)

  马斌:和我不像啊,还是和您像啊。来,我觉得最具有发言权的,有请我们制片人,您觉得谁。

  谢颖颖:是不是可以让马铁人休息了。

  哈学胜:我觉得都很不错,两位女同学有自己的风格,充分显示了女性读报的潜力,从模仿来说,穿白衣服的同学学得最像,但是今天五位同学,给我特别大的一个启示,我以前有一个策划没有实现,我想2007年应该可以实现,就是选择一部分同学,真实进入演播室,和我们马斌老师一起来读报。

  谢颖颖:好,我们都在期待!

  (掌声)

  马斌:现场的群众呢谁觉得?这是南京大学的,哪位愿意点评,谁来。南京大学。谁愿意做点评,来黑眼眶的小伙子。

  学生:我觉得吧,眼睛有点儿像,其他的不太像。这几位同学,我也觉得白衣服的同学比较像,但就前途发展来说,增加一点美女主持会更有特色。

  谢颖颖:说话滴水不漏啊。

  马斌:我觉得他挺适合。谢谢几位同学,我们待会儿还是有奖励的。

  谢颖颖:您作为当事人,都在模仿您,您觉得他们当中,有什么你可以学习的吗?

  马斌:作为学任何艺,学艺啊,刚开始模仿都必须要突破,要有自己的东西。其实下次我建议啊,你偷偷懒也行。

  谢颖颖:有自己的个性就会有自己的一片天空。

  马斌:好,我们现在要有请我们下一位老总是…

  赵率:《现代快报》总编助理梁波先生。

  马斌:有请,掌声。

  赵率:我们还要请几位同学,这位同学,还有人愿意吗?还有哪位同学?这位穿墨绿色的衣服。

  梁波:各位同学上午好,可能你们都想当记者,记者很重要一个问题就是学会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我们现在假设,五位已经签入了《现代快报》,现在我们举办新闻发布会,请你们向我提问。

  学生:我先介绍一下自己,我是南京大学,我姓安,安全的安,叫安真,我也是快报的读者,我想第一时间向您提问,我的问题是,南京有很多很优秀的媒体,快报是几年前杀出的匹黑马,现在在南京有非常大的影响力,现在媒体有一个问题,就是快报如何在南京的媒体中脱颖而出,并且保持自己的优势?

  梁波:看来你对南京的媒体状况比较了解,现在新闻其实都差不多,关键是各家媒体,如何根据自己的办报风格和理念对新闻进行二次加工,实现您想达到的新闻和其他媒体的区别,谢谢。

  学生:非常感谢您的回答,您的意思就是坚持自己的品质是吧?

  学生:我是南京大学05级的学生,我想问的是,我相信今天活动结束以后,咱们《现代快报》回去也要发稿,上一次活动是在沈阳举行了一次,如果您写这个新闻稿的话,如何突出这次活动和上次活动的区别?

  梁波:沈阳的活动情况我不清楚,如果今天《现代快报》对这个的报道,我想最重要是在座的同学参与活动的热情和体现的活力。

  学生:谢谢。

  学生:我是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的学生,我想问的是,现在社会上很多招聘的时候,有很多性格歧视,我想问一下,现代快报招聘的时候有性别歧视吗?

  梁波:现代快报绝对没有性别歧视,现代快报的女记者绝对比男记者多。

  学生:我想问的是,记者是我们所有新闻搜集者,但是记者肯定具有一定的敏锐性,他会不会有的时候因为敏锐,采访的时候过于尖锐或者比较直接,您觉得记者需要亲和力吗?

  梁波:这个问题看来你对我们记者的状态有一定的了解,记者应该有亲和力,要和采访对象交朋友,相互交心,才能得到对方的信任,谢谢。

  学生:我想问的是,今天现场来了很多家媒体,当然现在纸媒体也是在兴起,但是受到数字媒体的冲击,您作为现代快报,您怎样决定自己媒体的一个定位和发展方向,如何在这样的冲击和竞争中生存下来。

  梁波:我们一直在思索的一个定位,现在的新型媒体对平面媒体的挑战,我们的竞争是一种差异化的竞争,我木不是一定要做和其他网站一样,我们希望做出一定的特色。

  赵率:感谢梁先生,您觉得他们的问题满意吗?

  梁波:看得出来,他们有很多的思考,我觉得大家问的都非常好,如果一定要选一个,我觉得选第一个同学,因为我选的是那个代表现代快报选的,第一个同学提的问题,跟我们报纸相关,她了解了南京媒体的状况,比较好。

  赵率:谢谢同学的参与谢谢梁先生。

  马斌:别忘了找梁总要名片。

  谢谢梁总

  周村:下面还有最后一组,我们还是把这个机会留给现场的同学。

  马斌:没错,我们压轴的是上海《青年报》社长总编辑吴烨宇先生。

  赵率:把握这个机会啊。

  周村:好了,五位同学。

  马斌:怎么今天最踊跃是女生多,这个男同学,我要是你,就要有奉献精神,下去换一个女生上来。

  吴烨宇:今天实际上,我出一个辩论题,男同学你站中间,做最后的总结,左边的两个女孩子做正方,右边的做反方,这个题目是这样,前不久,有个报道,有人出了车祸,摄影记者去,先拍了这个照片,再去救了这个人,那引起的讨论是应该先拍照还是先救人个?每人半分钟。

  正方学生:我们正方的观点是我们赞成先救人!不管他是记者还是其他职业,他首先是有人的本质属性,现在中国最近发生一个事情,就是一个女记者,她看见受伤的孩子的时候,是先救人,再拍照。

  吴烨宇:半分钟到。

  反方学生:我想反驳一下,这个报道我们都知道,我们要说明的是,这个拍下来的他骑自行车倒下的图片,他并没有危及我们的,但是这个图片可以提醒我们不要再在这个地方摔倒,做这件事情,牺牲一些可能是换来的是更多人的安全。

  正方学生:很记者应该有客观性,应该先报道还是先救人,但是从统计的数据,可以清楚的看到,就是说,表彰,表扬这种褒奖的词语,是不加任何修饰的,而且×××记者在2006年被

  反放:对方便说了客观性,我觉得对方有点混淆题目,因为她没有立足于正方的观点,我们认为记者应该有客观性,但是客观性,之前,做人的观点也应该是正确的。立足于客观性的观点上,我们应该以影响社会大众为己任,使更多的人了解什么是正确的,而不是以我们个人得观点。

  吴烨宇:好,总结半分钟。

  学生:刚才四位美女都进行了激烈的辩论,下面有最丑的我做这个总结,首先我觉得这个题目对正方和反方都是有利弊的,一个是从人的角度出发,一个是新闻的职业道德出发,双方的观点无论对错,既然是辩论,就应该把我们这代人的心声说出来。

  学生:对不起,我想问一个问题吗,我发现今天的媒体见面会,他的口号是邀请了各位老总和学生,而没有邀请记者和读者参加,是不是说明报业集团已经把目标瞄准了我们新兴的力量和大学生,是不是这是一个方向和信号告诉我们说,面对新媒体的冲击,报业集团已经有了自己的新思路新思维,期待报业的再次腾飞…。

  马斌:谢谢这位同学,因为你的问题都是战略性的,相信各位老总也在思考,我们后面再研讨好吗?

  吴烨宇:这个题目我也很难回答,作为我个人来讲,我不代表报纸的观点我个人来讲,我是希望的。其实这个题目,在大多数的新闻教科书中应该都会讨论,我想听到的是正方如何用老百姓能够理解感动的话表达出来,就是正面的东西他不知道怎么样去推进,老百姓不爱看,头版就翻过去了,这是我要考察的第一点表现能力。反方的能力,这个题目很难,我非常欣赏反方的第一个女孩子,虽然是辩论,但是你的角度很好。最后一个同学,是考察做报纸,整合能力,你怎么把那么多信息用正好的语言表达出来。

  我最后表达一个观点,我认为现在的同学,大家的能力很强,只要你有一定的知识素养、理性层面很容易达到,但是做媒体有一个最重要的东西就是良心,对这个问题,实际上需要用你自己的良心去考量,有了良心、加上理性社会就会进步。

  马斌:学谢谢,现在头版的、社会版等等的老总,都齐了,你中意这个同学是吗?

  吴烨宇:我们招聘有个特点,要来,有三个月实习,我们不会因为一次表现决定谁。

  马斌:那您决定和五个人一起合影么?

  吴烨宇:对。

  马斌:掌声感谢。

  (掌声)

  马斌:好,谢谢五位同学,现在掌声有请《扬子晚报》经济部主任、高级记者顾燕女士为我们做主题发言,有请!

  顾燕:

  因为我是负责经济报道的,那天和导演交流的时候,我觉得经济报道应该非常有特色的,怎么样做一个好的经济记者,我的感受还是很多的,这两年加盟我们团队的新力量也是越来越多,可是我在感受上,越来越有很深的感受,就是新手上手的时间越来越慢,就是说他的周期越来越长,为什么?我也在考虑,其实新闻结竞争的加剧,对新闻产品也有了更高的要求。作为一个好的经济记者,他要具备哪些素质,除了基本的新闻记者的素质以外,他还要有一个发散性的思维能力和积累能力。我现在给大家看到的画面,其实是一个效果图,他是告诉大家,南京市长江大桥要进行一个工程,做一个高架。到现场的记者很多都作了平面化的报道,我们的记者在获得这个信息之外,他还获得另外一个信息,就是对这个高架方案实际上很多人不同的方案,有些人说建高架不好,和周围的环境是不配套的,而且他的噪声可能会对周围的居民造成影响。还是建隧道比较好。

  我们的记者就把这些给报道出来了,并提出建高架和建隧道哪个好,建隧道成本高,周期长一点,但是对周围的环境没有太大的影响。和周围的环境会更加配套,这个问题该如何解决。这个报道推出来以后,和其他媒体一比较,就胜出了,很多读者都有了好的想法和建议。

  最后我看到报道,南京最后还是选择了隧道这个建议,但是不会马上建,可能要推后。我想也体现了现在整个经济观念的改变,要从又快又好,报道又好又快。这体现了一个新闻贴近性后面的重大主题。

  如果没有记者平时的积累和发散性思维是很难体现出来的。所以我觉得这样是很重要。

  今天介绍的第二个能力呢,是经济记者要适应竞争的需求,他一定要发现价值的眼力,经济记者为什么叫经济记者,作为经济记者要在经济业内采访,怎么样跟业内人对话,怎么样用你发现的眼光提出你独到的观点,这是很难的。所以要有发现价值的眼力。

  我们有一个财经,叫第一时间给读者最有价值的资讯,我们把这个当做我们的责任。挖掘新闻的价值核心,怎么样给读者最古代

  第二个,这个画面就是说投资基金,(PPT演示)我们也是一个即时的提示,投资基金要睁大眼睛,今年的股民的结构绝大部分是基民,以前都是单个炒股的股民。现在的股民已经吸取了教训,他购买基金,委托公司进行炒股。这个思路是对的,但是你怎么样选择思路,老百姓并没有认识到,其实基金也是有风险的,我们的记者用他的知识构建及时提出提示,其实基金公司在操作中也是有猫腻儿的。这个里面的操作到底是怎么样的构架,我们也是作了一个及时的提示。现在就发现有一个基金公司,把他的面值翻了一倍都不止,这个里面是怎么回事儿,他是用他的大盘基金拖他的小盘基金。所以很多人在选择的时候,认为越是大盘越是没有风险。所以

  第三个素质就是说,今年是WTO五周年了,五周年也意味着我们过渡期的结束,全球经济一体化已经和我们完全结合在一起了,其实讲,现在的经济关系,世界各国的错综复杂,对一个经济记者来说,我觉得我十几年前,我只要关注我身边的原发性新闻就可以了,现在已经不行了,你还要关注国际的新最新的动态和对我们相关的对话。

  现在看到的就是我们对国家外汇储备破万亿美元的报道,事实上,这个事跟老百姓有很大的关系,现在物价上涨很厉害,有什么原因?其实很大的原因跟我们的外汇储备的增长也是关系的,对于创汇的企业来说,他要把美元兑换成人民币,这个实际上就多印钞票了,企事业对人民币升值构成了压力。我们对这个进行了一个立体化的报道,很多读者都觉得很实用。

  综合几个方面呢,我就感觉到,像是对记者的业务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刚才讲到了第一时间要能抵达现场,要能够和你的采访对于面对面;第二个,是第一时间能够达到你的深度,要用你的思想进行研判,这两个能够同时坚固是非常难的,现在新闻竞争越来越激烈,所以这两个要求是记者必须具备的条件。

  好!再次表示祝贺!谢谢大家!

  (掌声)

  谢颖颖:谢谢我们顾燕女士,其实在场的很多媒体都把他们宝贵的经验和我们进行了分享,他们今天来部分

  马斌:一般结束语都按规定动作,你看怎么都不坐下了,谁第一句?

  谢颖颖:今天我们在这里见识到了同学们的睿智和锐气,也见识到了老总们的经验。这是很难得的机会!

  赵率:这是现在和未来得对接,是现在的新闻人和未来新闻人的聚会。

  马斌:同时感谢南京晨报给我们搭建这样的平台。

  周村:同时要感谢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给我们提供这样的机会,也要感谢马斌和颖颖姐姐的到来。

  马斌:也要感谢现场的乐队,和我们的团队,再次感谢各位的光临,同时请各位老总不要离场,请各位老总给我们留一些寄语,请你们对我们“封面2006”作个寄语好吗?再次感谢所有的同学、领导、嘉宾光临,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大型媒体活动《封面2006》南京论坛。谢谢,同时祝大家圣诞节愉快、新年愉快、春节愉快。

责编:刘子瑜

1/1页
相关视频
CCTV-1  CCTV-2    CCTV-3    CCTV-4    CCTV-5        CCTV-6       CCTV-7        CCTV-8  
CCTV-9  CCTV-10  CCTV-11  CCTV-12 CCTV-新闻  CCTV-少儿  CCTV-音乐  CCTV-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