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国际 www.cctv.com 2007年01月08日 14:55 来源:
时间:2006.10.24
大连晚报
稿件记者: 徐瑾 实习生 邹茜 罗晓娜
“专题片里的琴声都是宋徽中自己拉的吗?”“在这个动人的故事后面,现实中的宋徽中是怎样长大的?我想以他的成长经历教育我的孩子。”10月20日晚,央视10套《讲述•文明中国》播放了以大连市小学生宋徽中拉琴筹款为题材拍摄的专题片《琴童》。《琴童》故事让很多人落泪,市民对故事中的主人公一家也格外关注。
在一年多的跟踪采访中,记者了解了这一家人的很多故事。宋徽中的学琴经历,和他与父亲之间的故事,宛如现实版的“和你在一起”。
一生的遗憾――爱小提琴却无缘学琴
10月22日下午,记者来到宋徽中家的时候,小徽中正在满头大汗地练琴,他的父亲宋文涛则坐在一旁监督。“徽中,你这个音符没拉准。”在记者听来流畅的旋律中,宋文涛却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毛病。
记者和宋文涛的对话就是从小提琴开始的。“说实话,拉小提琴是我最大的梦想,但是我和小提琴却没有缘分。”回忆起往事,宋文涛不胜感慨。他告诉记者,自己出生于1956年,当年,宋文涛一家6口全都靠父亲微薄的工资生活。但年幼的宋文涛却对音乐异乎寻常地热爱。“我舅舅有一把二胡,但舅舅十分爱护它,从来不让我碰,我只能偷偷拉几下。”
10岁那年,宋文涛的母亲拗不过他,花5分钱给他买了一支笛子,宋文涛的少年时代就是在笛声中度过的。“我13岁那年全家被下放到普兰店农村,邻居是一个知青,从他房间里常常传出一种美妙的旋律。后来我才知道,那种乐器叫小提琴。”小提琴的旋律在年少的宋文涛心里扎了根,但当时贫寒的家境却无法满足他的心愿。
宋文涛把大部分精力都用在宋徽中身上。
“专题片里的琴声都是宋徽中自己拉的吗?”“在这个动人的故事后面,现实中的宋徽中是怎样长大的?我想以他的成长经历教育我的孩子。”10月20日晚,央视10套《讲述•文明中国》播放了以我市小学生宋徽中拉琴筹款为题材拍摄的专题片《琴童》。《琴童》故事让很多人落泪,市民对故事中的主人公一家也格外关注。
在一年多的跟踪采访中,记者了解了这一家人的很多故事。宋徽中的学琴经历,和他与父亲之间的故事,宛如现实版的“和你在一起”。
一生的遗憾――
爱小提琴却无缘学琴
10月22日下午,记者来到宋徽中家的时候,小徽中正在满头大汗地练琴,他的父亲宋文涛则坐在一旁监督。“徽中,你这个音符没拉准。”在记者听来流畅的旋律中,宋文涛却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毛病。
记者和宋文涛的对话就是从小提琴开始的。“说实话,拉小提琴是我最大的梦想,但是我和小提琴却没有缘分。”回忆起往事,宋文涛不胜感慨。他告诉记者,自己出生于1956年,当年,宋文涛一家6口全都靠父亲微薄的工资生活。但年幼的宋文涛却对音乐异乎寻常地热爱。“我舅舅有一把二胡,但舅舅十分爱护它,从来不让我碰,我只能偷偷拉几下。”
10岁那年,宋文涛的母亲拗不过他,花5分钱给他买了一支笛子,宋文涛的少年时代就是在笛声中度过的。“我13岁那年全家被下放到普兰店农村,邻居是一个知青,从他房间里常常传出一种美妙的旋律。后来我才知道,那种乐器叫小提琴。”小提琴的旋律在年少的宋文涛心里扎了根,但当时贫寒的家境却无法满足他的心愿。
母亲最知道儿子的心。宋文涛20岁那年,母亲托人从大连给他买了一把小提琴。“当年买那把小提琴花了20元钱,那是我们一家6口一个月的生活费。”有了小提琴后,宋文涛就拜邻居知青为师学琴。可是他还没有学会拉音符,征兵开始了,宋文涛也入了伍。
一句话的决定――
孩子圆了父亲的梦
随后,宋文涛跟着部队到了云南,那把令他魂牵梦萦的小提琴则被留在了普兰店农村的家中。“到今天为止,我只会拉空弦,一首曲子也不会拉。”宋文涛遗憾地说。从部队复员后,宋文涛到大连港寺儿沟港务公司做了一名司机。随后他结了婚,有了孩子,小提琴的往事被渐渐淡忘。
1993年的一天,宋文涛带着年仅6岁的小徽中到奶奶家玩。“当时我母亲家要动迁,她正在收拾东西。一个用塑料袋层层包裹的东西引起了我母亲的注意,打开一看,正是我的那把小提琴。”宋文涛说,因为年代久远,小提琴的一根琴弦已经断了,但在宋文涛眼中,这把琴正如他心中被尘封已久的梦想。
“当时我母亲拿着小提琴问我,还要不要了。”宋文涛则伤感地问儿子,你愿不愿意学。“我学,我愿意学!”6岁的小徽中当时根本不懂得什么叫小提琴,也不知道这把琴对于父亲的意义,但是他快乐的回应让宋文涛感到无比安慰。
“就是从那时起,我把徽中送到少年宫的小提琴班,我清楚记得当时的学费是半年240元钱。”宋文涛说。也就是从那时起,小提琴成了小徽中生活的一部分。
一腔慈父情――
为培养儿子去看澡堂
年幼的小徽中难免淘气贪玩,为此他没少挨父亲的巴掌。“我记得徽中学琴半年后,有一次参加少年宫的演出,4个孩子合奏小提琴曲《白毛女》。但是演出的前一天晚上,徽中竟然还不会背谱子。”宋文涛给儿子下了死令:不背会谱子就别睡觉!就这样,宋文涛拿着拖鞋站在儿子身边,背不出来就打一下。到夜里11时,小徽中终于流着眼泪把谱子全部背了下来。“说实话,打儿子我也心疼。但是我就是要让他知道,学一样东西,就必须坚持做到最好。”宋文涛说。
为了让小徽中克服拘谨,培养他的表演能力,宋文涛带着他到自家周围的小饭店拉琴。“每次我都跟老板说,我们不要钱,就是想让孩子锻炼锻炼。所有人都给我们提供方便。”宋文涛说,刚开始小徽中十分害怕,拉琴的时候出错不说,还总是低着头。可两年多下来,周围的小饭店都被他们爷俩跑了个遍,很多老板也都认识了小徽中,每次他去拉琴,就给他买个雪糕当奖励。而小徽中也在这种锻炼中成长起来,在多少人面前演奏都能做到神闲气定。
看着儿子拉小提琴一天天成熟起来,宋文涛又作出了一个让所有人吃惊的决定――换工作。宋文涛原本在大连港寺儿沟港务公司做司机,一个月的工资近2000元,可是他却主动向单位领导申请,放弃司机的工作,给单位看澡堂子。看澡堂的工资只有800元,而且都是些退休人员,所有人都对他的决定表示难以理解,可宋文涛却有自己的“小算盘”。“我想,看澡堂子可以倒班,每值一个夜班可以休两天,正好可以带徽中上课,并看着他练琴。”宋文涛说。
一家人的梦想――
考入中央音乐学院
为了不断提高小徽中的琴艺,宋文涛夫妇还经常带他去听各种演奏会。2004年底,一位叫王中男的小提琴演奏家进入了宋文涛的视野。“王中男老师曾在东京艺术学院取得音乐博士学位,现在是大连大学的特聘教授,水平非常高。我当时就打定主意,让徽中拜王中男为师。”随后,宋文涛多次诚恳地请求,最终,王中男被他的诚意打动,收小徽中为学生。
几年下来,随着学习程度的加深,小徽中的学琴费用和各种花销不断增加,每月都要花上近2000元。小徽中的妈妈也下了岗,一家人的生活全靠她在大菜市摆摊维持。“说实话,我们家现在一分钱都攒不下。”宋文涛告诉记者,为了儿子,他们夫妻俩拼了。小徽中也没让父母失望,在去年5月举行的第五届蒲公英中国青少年艺术新人选拔赛上,宋徽中凭借一曲《金色的炉台》获得第一名。
央视《讲述》栏目编导李彦莉曾经学习过几年小提琴,她表示,弦乐器的音准非常难找,对于父母都不懂小提琴的小徽中而言,没有音乐氛围却能学习到这个程度,不能不说是个奇迹。对此宋文涛表示,他这几年陪孩子上课也慢慢懂了乐理知识,加上平时总听这方面的乐曲,“现在孩子哪里拉得不对我都能听出来”。
今年9月,宋徽中升入了初中。谈到将来的理想时,小徽中说他最大的心愿就是将来能考入中央音乐学院附中,进而考入中央音乐学院。“走专业路子,也是我们一家人的心愿。我最佩服的是郎朗的父亲,他为了培养儿子倾尽所有。”宋文涛说,眼下他们全家都朝着这个目标努力。“我本人还有些铜镜和古钱币收藏,我想将来卖了这些收藏和房子来培养徽中。”宋文涛的目光里透着执著。
采访后记
宋文涛和宋徽中的故事,让记者想起几年前陈凯歌执导的一部电影――《和你在一起》。从年幼时就开始拉小提琴的孩子,对儿子寄予深切期望的父亲,历尽生活磨难却全力打工为儿子支付学费的经历……电影《和你在一起》感动了很多人,而宋文涛和宋徽中的故事则像极了电影里的情节。
“我很钦佩你,但并不赞同你的想法。”在接触过程中,记者不止一次地对宋文涛表达自己的想法。因为在记者看来,也许目标低一点,生活会更快乐。但宋文涛却坚决地将这些归纳为“世界观不同”。他说一定要做到最好,才不会后悔。这个普通父亲的期望令人动容。虽然这种观点不能复制到所有人的生活中,不是教育孩子的典范,也许正是有了这种决绝,才有了《琴童》的感人故事。无论如何,我愿意祝福这对父子,祝福他们能实现自己的梦。
新闻标题:小男孩再次拉琴卖艺救助残疾双胞胎
新闻记者:徐瑾
新闻时间:2006-7-3 21:01:20
来自丹东的残疾双胞胎兄弟 小学生宋徽中顶着烈日拉琴
●宋徽中一年前曾为救助身患白血病的同学在街头拉过琴
●这次他还赶制出一幅巨型求助信恳请好心人帮助
●滨城众多市民给双胞胎兄弟捐款
昨日上午,烈日难耐,可市图书大厦门前,一个胖乎乎的男孩子拉响了悠扬的小提琴,表情专注又凝重。 这个男孩就是本报曾报道过的13岁小学生宋徽中。一年前,他为了筹款救助身患白血病的同班同学,曾经也这样在街头拉琴。这一次,为了救助那对来自丹东的残疾双胞胎,宋徽中满载爱心的琴声再次悠扬响起。
执着母亲
感动滨城市民
7月1日,本报B9版以《一路乞讨也要上京给儿治病》为题,报道了来自丹东市宽甸县牛毛坞镇爱林村的苦命母子三人。母亲叫刘景英,她的一对双胞胎儿子何新兴、何新悦因为先天性脑瘫导致双腿残疾,每天生活都离不开双拐。看着儿子已经长成16岁的大小伙子,但每天只能在双拐的支撑下生活,甚至连上厕所都无法蹲下,母亲的心都碎了。
沈阳的医生说,北京博爱医院的教授能治疗此病,看到希望的一家人到处打工赚钱。但父亲的突然病倒让这个希望也落了空。“妈妈,我们太想站起来了,我们出去求好心的叔叔阿姨帮我们吧。”孩子的渴望让母亲毅然抛下了一切尊严。“就是一路乞讨我也要带孩子去北京,我要让孩子站起来!”就这样,母子三人来到大连,虽然住最差的地方,吃最便宜的饭,但心中的目标让母子三人满怀希望。
刘景英和双胞胎儿子的故事经本报报道后,感动了很多读者。“我看了4遍报道,每次都泪流满面,我们应该帮助他们。”一位姓李的先生辗转给本报记者打来电话时,声音颤抖。李先生的话代表了很多市民的心声,本报的热线一次次被这些好心人拨通,大家共同的愿望就是:帮助他们,让双胞胎兄弟站起来。
爱心琴声
烈日下再次响起
刘景英母子三人的故事同样也感动了宋徽中。
一年前,这名年仅13岁的小学生曾为了救助身患白血病的同班同学,坚持在街头拉琴筹款。在他的倡导下,他的同学得到救治,如今已经重返校园。同样,他的义举经本报报道后,也打动了很多人,他还被评为“2005年感动大连的十大新闻人物”,以及慈善总会的“爱心小天使”。刘景英母子的故事让宋徽中作出决定,他要再次拉响承载爱的小提琴!
昨日上午9时许,宋徽中在母亲的帮助下将刘景英母子三人接到市图书大厦门前。尽管烈日炎炎,可孩子仍旧顶着烈日拉响了手中的琴。记者看到,宋徽中面前摆着一个纸箱制成的“简陋”的捐款箱,上边写着“好人一生平安”。下边则压着本报的报道。“这是孩子连夜做的。”宋徽中的妈妈告诉记者。
为了此次筹款,宋徽中在父母的帮助下,还赶制出一幅“双胞胎兄弟恳请好心人帮助”的巨型求助信。信中写着:“我想帮帮这两位哥哥,我要用我的琴声来换取好心人的帮助。我想,如果全市的市民每人能捐出一元钱,这两位哥哥就一定会得救!我替两位哥哥谢谢大家!”
滨城好心人
温暖母子三人心
“我在报纸上看到了关于你们的报道,你一定要坚强,要相信你的儿子一定会得到好心人的帮助。”宋徽中的琴声和孩子专注的表情吸引了很多人驻足。你10元,我20元,小小的捐款箱中很快盛满了来自人们的爱。
“大连的好心人太多了,我替两个孩子谢谢大家。”刘景英的脸上写满了一个母亲的无助和深深感激。她几次欲跪下感谢,可看到宋徽中也要跪下又不得不站起身来。她眼中含着泪水告诉记者,本报报道此事后,有很多市民辗转打听他们的住处去看望他们。一位不肯透露姓名的女士给两个孩子送来了500元钱,一位同样患病的青年在自己的医药费中省出100元钱,也送到他们手中,还有的人给孩子买来了衣服、食物……
从上午9时到中午12时,承载着爱和关怀的琴声一直不曾停歇。宋徽中的举动也感染了周围的人。附近一小店的店主捐款后,还特地把支在门前的太阳伞挪了过来。可天气实在太热了,看着孩子满头的汗水,小店店主邀请宋徽中到店里避一下太阳,宋徽中一言不发,只是摇了摇头,手中的琴声始终不断。
可长时间太阳照射,使他手中的小提琴不堪重负遭到损坏,琴音也走了调,宋徽中只好停止。“等把琴修好再来。”孩子的语气中透着一股倔强。 《一路乞讨也要上京给儿治病》后续报道
新闻标题:12岁男孩街头拉琴筹款救同学》后续报道 宋徽中把南极水送给小云龙(图)
新闻记者:赵卓
新闻时间:2006-04-12
《12岁男孩街头拉琴筹款救同学》后续报道
宋徽中把南极水送给小云龙
■文/本报记者 赵卓 图/本报记者 欧阳洋
4月11日早上,沙河口区兴文小学的操场上,举行了一场特别的升旗仪式。拉琴筹款救同学的12岁男孩宋徽中将承载了希望和友谊的南极之水郑重交给得了白血病的同学迟云龙。当迟云龙接到宋徽中手中的南极之水,全校师生报以热烈的掌声……
南极水行程1.2万公里
宋徽中告诉记者,4月6日,当他从刘万恒叔叔及佟伟冬叔叔手中接过这瓶南极之水时,就决定要将这瓶行程1.2万公里,跨越了大半个地球的南极净水送给迟云龙,希望他身体健康。“我听两位叔叔介绍,这瓶南极之水来之不易。因为这瓶南极水中包括两种南极独有的珍贵水源,一是中山站附近达尔克冰川的南极冰化水,享有‘会唱歌的南极冰’之称;一是大明湖的纯净水,由于水源纯净,被称为‘圣水’,不少人都笑称能治百病。”
“其实我有些舍不得。”宋徽中腼腆地笑着说。但是,如果这瓶水真能给迟云龙的病情起到帮助,那他会非常开心。在将南极水递给迟云龙时,宋徽中说:“这瓶水里装有我和所有关心你的人的希望。”迟云龙激动地表示:“这瓶水是希望之水,也是友谊之水,我要把它保存在书柜里,让我和宋徽中的友谊长存。”
记者看到,收到了南极水的迟云龙显得特别开心,笑容始终挂在他的脸上。迟云龙说,他还偷偷地舔了舔南极水,“我觉得南极水有点甜”。
希望南极水带给孩子健康
兴文小学的马校长说,4月6日,宋徽中拿到这瓶水后,她便接到徽中妈妈的电话,说孩子想将南极水送给迟云龙。“孩子的这个举动感动了我,感动了全校老师。”马校长说,学校特地举行了升旗仪式,希望圣洁的南极水真的能带给迟云龙健康和快乐。
“迟云龙回到学校已有一个半月了,孩子不仅学习成绩好,而且特别热爱劳动。”作为两名孩子的班主任申淑瑾老师说,每当她看到迟云龙吃着大把的药粒,她就很心痛,但迟云龙却始终能乐观地对待,还经常要求值日、劳动。申淑瑾老师说,迟云龙曾和她说过,现在他就想“好好学习”,这句话让她难过地流下眼泪。“真希望南极的圣水带给云龙健康,让这样热爱生活、乐观、好学的孩子坚强地活着。”
新闻标题:《12岁男孩街头拉琴筹款救同学》后续报道 爱心创造奇迹,休学近1年后小云龙重返课堂新闻记者:徐瑾 赵卓
新闻摄影:欧阳洋
新闻时间:2006-03-07 00:50
联系方式:13074159500 xj_xuxu@sina.com
新闻正文:
阳光暖洋洋地照在操场上,一群活泼的小学生正围成一圈踢毽子。
“云龙,该你了!”“云龙,接住!”循着孩子们快乐的喊声,记者在他们中间发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迟云龙。此刻,迟云龙的小脸蛋红扑扑的,满是兴奋。而就在半年多以前,这个孩子因身患再生障碍性贫血休学,卧病在床。
重病孩子重返校园创造奇迹
去年9月11日,本报以《12岁男孩街头拉琴筹款救同学》为题,报道了沙河口区兴文小学学生宋徽中为了救助身患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同班同学迟云龙,在街头拉小提琴筹款的事。文章见报后,宋徽中的义举感动了很多人,来自学校、教育局、街道、慈善总会和很多素不相识的人纷纷伸出援手,为迟云龙送来了一笔笔救命钱,迟云龙因此得以重返医院接受治疗。半年过去了,当迟云龙在今年3月1日开学时重返校园读书的消息传来时,所有人不得不感叹,是爱心挽救了这个孩子,是爱心创造了奇迹!
昨日中午,记者在兴文小学的操场上,见到了午休时正和同学们一起活动的迟云龙。“云龙,累不累?”“不累,能重新上学我真是太高兴了,我喜欢和同学老师在一起。”站在记者面前的迟云龙,比半年前高出了一个头,脸上的浮肿也消失了,活动起来也显得很灵活。
下午1时午休结束,随着集合铃声响起,迟云龙很快地站到集合队列里。如果不是事先知道,如果不是老师关切的目光一直追随着他,实在无法看出他是一个身患重病的孩子。下午的第一节课是音乐课,看见迟云龙重新回来上课,音乐老师高兴极了。做为文艺委员的宋徽中坐在第一排,而迟云龙自然成了他的重点关照对象。两个小伙伴脑袋凑在一起看同一本书,宋徽中还不时地纠正迟云龙唱错的地方,两个孩子的脸上绽放着只有他们才懂的笑容。
听说自己委托《大连晚报》赴南极记者捎的南极之水已经在回来的路上了,宋徽中兴奋不已对迟云龙说:“等南极之水带回来,我们一同保管它。”
渴望上学的孩子让老师落泪
谈起迟云龙重返课堂,兴文小学的马校长告诉记者,开学前,她和几位老师一起去迟云龙家看望了孩子。一进迟云龙家,就发现桌上放着孩子的书包。“我们打开书包一看,发现里面整齐地放着书本,连书皮儿都包好了。”马校长说,大家当时一看到这个情形,就感动地落泪了。
迟云龙的妈妈说,退学后,孩子就一直渴望重新回到学校,开学前几天,孩子就给同在六年级上学的姐姐打电话,询问开学都需要准备哪些书本。“云龙不仅把书本准备好,还把作业本也买好了。”迟云龙的妈妈说,从那时起,孩子就天天背着书包在家转悠,希望回到学校。“我看到孩子那么渴望上学,所以才下决心让他重新回到课堂。”而云龙知道校长要来看他,特意把书包放在桌上,希望校长和老师能同意他回到学校。
马校长说,得知迟云龙想重回学校的想法后,他们又拿到了医院给孩子开的“病情稳定”的诊断证明。“我和学校其他老师一致决定,让云龙重返课堂。”“因考虑到迟云龙家的经济情况不好。”马校长说,学校已减免了迟云龙的学杂费、书本费及午饭费。“只要孩子身体允许,学校随时欢迎迟云龙。”马校长说,孩子如果觉得累了,也可以随时回去休息。
迟云龙的妈妈说,现在孩子每天都是独自上下学。“孩子特别懂事,知道我身体不好,不让我送他去学校。”
近一年没上课成绩依然优秀
迟云龙的妈妈告诉记者,云龙的病情已经有了明显的好转,虽然他的血小板、白细胞等指数与正常孩子有很大的差距,但自从孩子重新回到学校后,精神状态有了明显的好转。迟云龙的班主任申老师说,迟云龙回到课堂后,全班同学还给他举办了一个欢迎会,迟云龙特别开心。“迟云龙以前是个特别稳重的孩子,重返课堂后,天天都能看到他的笑容。”申老师说。
申老师告诉记者,从去年5月休学至今,虽然迟云龙已经近一年没有上课,但这次重返课堂,老师都没发现迟云龙在学习上有跟不上的情况,而且各门功课都是“优秀”。迟云龙的妈妈说,孩子以前学习就很好,得病后也没有放弃学业,自己在家看书,而且学校的老师也经常到家里为孩子指导、补习。
迟云龙告诉记者:“其他同学都上六年级了,我也要和他们一样,我不能留级。”云龙的妈妈说,是宋徽中的举动感动了全社会,给云龙捐款,才让孩子有了好转。今后,她一定要照顾好孩子,回报社会。
责编:刘子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