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国际 www.cctv.com 2007年04月15日 15:37 来源:
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曾经四度举办世博会,而1935年的这一届,吸引了两千万参观者。在许多人看来,从没有哪一届世博会像1935年布鲁塞尔世博会那样,如此迫切地反映了一个时代的需要,它被认为是世界发展史上具有特殊意义的一次盛会。
呼唤和平的主题
1935年的布鲁塞尔,刚从资本主义有史以来最严重的一次经济危机中缓过神,举目东眺,却发觉希特勒在两年不到的时间里将德国变成了一个法西斯国家。当年3月,德国撕毁《凡尔赛条约》,正式宣布重整军备,全面扩充军事实力,走上复仇的道路。历史仿佛走了一个轮回,二十多年前“一战”的惨烈景象还未从人们的脑海中消散,欧洲又将再次被拖入新一轮的军备竞赛,这让伦敦、巴黎、布鲁塞尔不寒而栗。与上次的舍命相搏不同,这一次竟无人敢接希特勒发来的凌厉杀招,一时之间,一股和平主义的思潮在西欧各国间蔓延,人们呼吁不惜一切代价避免战争。当年在布鲁塞尔举办的世博会,也就顺理成章地肩负起了争取和平的使命。此次世博会提出“通过竞争获取和平”的主题,主办方希望各国能以世博会为平台展开技术竞争、经济竞争,来取代传统的军备竞赛,实现欧洲的永久和平。凝神屏息间,一场世界博览会将世人的目光暂时拉回到了技术、艺术、经济发展下的日常生活,布鲁塞尔争取和平的呼声通过世博会主题传播开来,给了骚动的世界一个思考的机会。
体育场入口近景
建筑·展品·橱窗
美国学者阿尔弗雷德·海勒在《世博会与走向进步》一书中这样描述1935年世博会:“与1939年世博会及之前的1933年世博会相比,这届博览会显得退步和凌乱,世博会的建筑物似乎更适合于25年前的那一届(1910年布鲁塞尔世博会),好像是在拒绝承认萧条的光景与日益升级的战争阴影。”现在看来,这也许是世博会抗拒战争的一种方式,却也是世博会现场氛围和建筑特色给人们的真实感受。世博会在建筑设计上选择了永久性建筑的设计方案,怀旧特色浓郁的纪念馆与艺术馆作为主题建筑,风格都趋于折中而缺乏现代感。在公众活动方面,主办方专门开辟了新的游乐公园、人工湖,并建造出一座可容纳75,000人的露天体育场用于展览期间的体育运动,足球比赛是当时最具号召力的项目。
世博会浓浓的怀旧气氛,使人们将目光更多地投向展品本身。
1935年的展品主要分为这几大类:科学仪器与艺术作品、农业土壤与底土、转化技术、能源、民用工程、公共建筑、服装与配饰、旅游与体育。其中大部分展品具有相当的实用价值,展览区域分明,有条不紊,少有1933年芝加哥世博会那般的喧腾与热闹。1935年布鲁塞尔世博会似乎在对过去的尊重与怀念中,阐释其渴望保持世界和平的希冀。即便如此,博览会仍然渗透着那个时代的色彩,敏锐的社会观察家们更是从中嗅到了时尚的元素。
艺术展示虽然延续着以往的风格,将古典艺术作为展示主角,但艺术馆中已有将近一半的展位给当代艺术提供了空间。博览会期间,主办方特地组织了一场名为“5个世纪的艺术1400—1900”的大型展览,集中展示古代艺术作品。观众的目光,却更多地被以法国艺术为代表的当代艺术呈现出的活跃气息所吸引。
比利时国家煤矿办公室在世博会上搭建展台,在当时颇受关注
博览会上丰富的布展设计也让人眼前一亮。这届世博会上有较多企业参展,在有限的独立展示空间里,出展方更加注重展品陈列的位置关系,力图通过巧妙的展台搭建,营造出富有层次感的视觉效果,以求在同类展示中更具吸引力。醒目的立体标牌、独特的宣传海报、多样的造型、温馨的格调??。在服装与配饰部分更是出现了大面积的橱窗展示,人们看到的似乎就是现代商业展示的雏型。与这届世博会上传统的建筑和沉闷的氛围相比,橱窗秀的出现为世博会增添了活泼的情趣,也显露出商业文化的勃勃生机。
1935年布鲁塞尔世博会怀揣着和平的希冀,展示了那个年代经济、技术、艺术的方方面面。现在看来,其主题是鲜明的,展览是富有特色的,但和平的美好憧憬却只能成为主办方的一厢情愿,那届世博会成为列强炫耀国力的舞台,竞争有余,合作不足,无法通过交流来消除列强之间经济技术的不平衡,更不能解决因经济技术发展的不平衡而引发的贸易争端和政治纷争。结果是盛会之后,鸿沟依旧。不出4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此时,“通过竞争获取和平”已成为一个无法企及的梦想。
来源:世博网
责编:刘洪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