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都江堰南桥夜色 |
| |
观察团在都江堰 |
岷江是长江上游的一条较大的支流。每当春夏山洪暴发的时候,江水奔腾而下,进入成都平原,古时常常引起洪灾。岷江东岸的玉垒山又阻碍江水东流,造成东旱西涝。秦昭襄王时期,李冰任蜀郡太守,他为民造福,排除洪灾之患,主持修建了著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今天的都江堰旅游区已是世界文化遗产、国家4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及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
在都江堰市委宣传部长和景区领导的陪同下,观察团一行首先登上了秦堰楼一览了都江堰全景。楼共5层,通高2 4米。登高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等国家领导人均曾在此处的观景台上视察过都江堰。专家们凭栏远眺,鱼嘴分水堤、飞沙堰、离堆、玉垒关、古驿道、安澜索桥等尽收眼底,青城群峰近在咫尺。
下楼即是位于岷江右岸山坡上的二王庙。其前临都江堰,原为纪念蜀王的望帝祠,后改祀李冰父子,更名为“崇德祠”,寓意李冰治水有功,为天府之国带来的福泽,人们推崇他的恩德。宋、元两代,李冰父子相继被皇帝敕封为王,故而后人称之为“二王庙”。从此,蜀人敬李冰如神明。现存建筑为清代重修。庙内主殿分别供有李冰父子的塑像,并珍藏有治水名言、诗人碑刻等。阶下影壁上是邓小平所提“造福万代”几个大字。据介绍二王庙自古至今香火鼎盛,一直都有官方以及民间的祭典和祭祀活动。每年农历6月24日至26日会有庙会活动。
庙后的安澜桥是一铁索桥,又名“夫妻桥”,始建于宋代以前,明末毁于战火。清嘉庆建新桥更名为“安澜桥”,现观察团踏上的钢索混凝土索桥为1974年重建。它位于都江堰鱼嘴之上,横跨内江、金刚堤和外江,被誉为“中国古代五大桥梁”,它也是都江堰最具特征的景观。索桥以木排石墩承托,用粗竹缆横挂江面,上铺木板为桥面,两旁以竹索为栏,全长约500米。站在左右摇摆的索桥上,目睹水流湍急的岷江,看看"分四六、平水旱"的鱼嘴,专家们为古蜀国先民的智慧所折服。
过桥后,观察团换乘观光电瓶车深入了都江堰。讲解员介绍了都江堰大坝的重要作用。都江堰被誉为“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其建于公元前256年,是世界上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当年李冰吸取古蜀民族的治水经验,就地取材,采用"竹笼"、"干砌卵石"、"羊圈"等独特的工程技术,每年进行防洪和岁修。两千多年来,它一直发挥着防洪灌溉作用,使成都平原成为水旱从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
都江堰的主体工程将岷江水流分成两条,其中一条水流引入成都平原,这样既可以分洪减灾,又引水灌田。另外一条则汇入长江。都江堰水利工程最主要部分为都江堰渠首工程,工程主要由鱼嘴分流堤、飞沙堰溢洪道和宝瓶口引流工程三大部分组成。它科学地解决了江水的自动分流、自动排沙、控制进水流量等问题,三者首尾相接、互相照应、浑然天成、巧夺天工。
鱼嘴分水堤坐落在岷江中游的顶端,形似大鱼卧伏江中。它将奔腾而来的岷江一分为二,外江为原始河床,内江用于引流灌溉,巧妙之处在于利用了内江河床低而枯水季节六成引水,外江河床宽,则洪水季节六成泄洪,即所谓的“分四六,平潦旱”。其二是鱼嘴巧妙利用了弯道流体力学的自然法则,沙石含量较少的表层水自然涌入内江,而底层水则顺着江弯的凸岸挤向外江,绝大部分沙石也就在外江河道上滚动、留沉,即所谓“四六分洪,二八排沙”的道理。
飞沙堰看上去十分平凡,它的功用却是任何工程无法取代的,可以说是驾驭岷江那不羁的野性,确保成都平原不受水灾的关键要害。飞沙堰的高度刚好超过内江河床2.15米,作用主要是当内江的水量超过宝瓶口流量上限时,多余的水便从飞沙堰自行溢出;如果遇到特大洪水的紧急情况,它还会自行溃堤,让大量江水回归岷江正流。另一作用是“飞沙”巧妙地利用离心力的作用和虎头岩的顶拖作用将上游带来的泥沙和卵石,甚至重达数百公斤的巨石,从这里抛入外江,确保内江通畅,确有鬼斧神工之妙。
宝瓶口是由人工开凿的一通山峡,玉垒山被一分为二,其间只留出20米的入水口,内江水从百米宽的河道涌向宝瓶口,平水季节奔流而过,高峰时节则节节升高。飞沙堰的设计与宝瓶口相互结合,当内江水位升高2.15米后,汹涌的波涛将从飞沙堰溢出。宝瓶口入水便始终在一个几乎平衡的常量上。成都平原既获灌溉之利又安然无恙。
1936年开始,逐步改用混凝土浆砌卵石对渠首工程进行维修、加固,增加了部分水利设施,古堰的工程布局和“深淘滩、低作堰”,“乘势利导、因时制宜”,“遇湾截角、逢正抽心”等治水方略没有改变,都江堰发挥的效益越来越大。除了灌溉,它还为四川50多个大、中城市,数百家企业提供了工业和生活用水,成为世界最佳水资源利用的典范。
专家们盛赞都江堰水利工程是中国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中华文化跨时代的杰作,是可与长城比肩而立的伟大工程。
文/谭祎波 图/ 林虹 王若冰 谭祎波
责编:刘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