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刚刚过去的六月,上海美术馆迎来了香港设计师陈幼坚的个人作品展。有人评价,陈幼坚的作品糅合了中国艺术与工艺元素于现代设计中,为中国传统视象注入现代生命力。而更有趣的是,这位颇有创意的香港设计师,并非出自书香门第,也没有喝过洋墨水。下面我带您认识这位香港的设计师,陈幼坚。
在设计圈内,几乎没有人不知道陈幼坚的名字和他的作品。早在十年前,被设计界视为“圣经”的《Graphis》杂志,将陈幼坚设计公司选为世界十大最佳设计公司之一。1997年,陈幼坚设计的海报及艺术挂钟被美国旧金山市现代美术博物馆纳为永久收藏品。
陈幼坚设计公司创作总监 陈幼坚:可口可乐在中国卖了二十三年,字体一直都没改。它希望怎样去将这个英文文化,字体文化搬到中文里面。所以我想了这个方向给它。将它英文字的字体的个性全都放在中文字里面,每一个角度,它的线条都是依着这个美国的英文字体做出来,就是将好像将美国文化同化变成中国文化一样。它现在看的是同一个DNA,同一个爸爸妈妈生出来的这个孖生兄弟一样,所以你觉得应该是这样子的,对吗?
1950年出生的陈幼坚,高中毕业就进入国外的4A广告公司做学徒,从一个不懂设计的门外汉到国内、国际数百个奖项的获得者,37年的从业经历让他成为香港最著名的设计师之一。在他的作品中,最为人称道的就是被他自己成为“东情西韵”的中西文化的结合。
陈幼坚设计公司创作总监 陈幼坚:我个人认为我本身是一个commercial designer,我做商业设计的,我不是个艺术家,我不是为自己去做一件事情,表达一个方式一个理念去创作事情等人再欣赏。我是推动一个创意潮流,经过这个盛事起来做。
2002年,陈幼坚为北京申奥设计了招贴画,也就在这一年,陈幼坚开始加强了与内地企业的合作。
陈幼坚设计公司创作总监 陈幼坚:在五年前我们才真正的开拓这个市场,慢慢的开始小的项目,注意些我们可以有表达我们创意的行为的项目来做。现在慢慢做得多了,到现在目前为止,我们公司大概有百分之五十我们这个项目,还可以同时间有百分之五十我们的turn over 我们的business我们的生意、营业的方面都是从国内过来。
随着内地业务的增多,陈幼坚也接触到越来越多的内地创意人。在他看来,中国的创意产业,前景无限。
陈幼坚设计公司创作总监 陈幼坚:内地的创意人员我觉得我们还要敬佩他,他们在不到过去十年,有自己的广告公司,平时公司已经培训出一大批的不错的人才,他们基本上已经到满高的位置。他们的好处就是知识水平比较高,他们的学历比较高,学这些文化根底比较好,真的好,比香港高很多很多,我觉得不单是创意人员这方面有很大的机会,很快比如说是达到五年、十年之内一定会超过香港。
虽然陈幼坚并不认为自己真的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但在陈幼坚的作品里,你能感受到欧式包装和西方简洁线条下那跳跃着的中国热情。在他即将出版的一本作品集里,他为自己写下了这样一句话:
因中国而生,为中国而活。
责编:刘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