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看来欧盟各国对美国的救市计划真的可以说是隔岸观火,本来大家都寄希望全球联手能够共同度过危机,但为什么真当美国拿出方案的时候,却在欧洲无人喝彩呢?我们要把这个问题提给李稻葵老师,您在这个问题上有什么样的观点?
李稻葵:我觉得要把经济问题跟政治问题分两头说。从经济上讲,欧洲应该去救,因为现在的金融体系的确是非常一体化,资金是全球各个国家之间自由流动,当然中国除外,股票也是互相持有的。如果美国金融体系出现重大问题的话,欧洲肯定会受影响,肯定会有连带影响,这是毫无疑问的。为什么欧洲不救呢?主要是国内政治的考虑,欧洲主要的国家,除了英国,它货币政策已经独立出去了,这个各国管不着,中央银行已经采取了比较积极的措施去救,这次是美国希望欧洲各主要国家拿出财政的钱跟美国呼应,救市。但一旦救财政的钱就难说了,要欧洲各国主权政府跟自己的百姓解释,如果我们不去救,我们会出现失业,欧洲的消费者会找不着贷款,这个就很难解释了。再加上英国的政府,曾经支持过伊拉克战争,这次新上任首相在政治上想撇清楚,我跟美国没有关系。通过政治上的计算,欧洲各个国家的结论是很简单的,还不到最后一分钟咱们不用支持,咱们隔岸观火。
主持人:他们的观望态度会不会影响美国救市计划顺利实施呢?
李稻葵:要看美国国会是否能顺利通过,如果能够顺利通过,基本不需要欧洲帮助就能搞定。顶多增加七千亿美元的国库券,美国国库券现在增加到十一亿左右,占GDP不到一半。美国有这个能力,只要能稳定住美元的国际地位,在国际上多发七千亿、一万亿的债,大有人在,很多人愿意买。即使美国国库券收益率是负的,很多人是亏本我也要美国的债券,因为有信誉在里面。从美国利益出发必须要救,他希望能够一步到位,当然这只是经济上的考虑。
主持人:如果救市计划顺利实施,会不会出现欧洲人所担心的国际油价、黄金价格急剧上涨,而美元大幅度贬值,这是欧洲人不希望看到的?
李稻葵:这实际上对欧洲影响没有那么大,对于欧洲人而言,一方面是油价,以美元计价,升值、涨价。一方面是欧元的升值,这不是抵消了吗?从长远看,石油的价格、大宗产品的价格还是供需左右的,并不是投资炒作带来的。石油价格为什么涨?这个问题我们最近做过研究,根本原因并不是华尔街炒作,根本原因还是剩余的生产能力跟不上,过去五年,每年平均全球原油需求量增长1.7%,可生产力只增加1%左右,跟不上。所以每年剩余生产能力减少0.7%,当然价格涨了。
主持人:刚才马丁.沃尔夫提到巴克利银行的问题,它收购雷曼兄弟的资产。也有人说,巴克利银行在这场危机当中是一个赢家、受益者。听说最近巴克利董事会现在正在北京,您跟他们也有过一些接触,您的切身感受是什么?
李稻葵:到目前为止,如果就开一家公司,就谈巴克利银行,确实它是赢家。它非常精明、非常明智。一开始雷曼兄弟希望把整个资产打包卖给巴克利银行。巴克利董事会开了很长的会,三天几乎没怎么休息,董事会一般一个月开一次,连着三天开会讨论这个话题,最后一致认为不能买,雷曼兄弟这个大公司有很多烂肉,等他宣布破产之后再来挑,挑最精、最好的肉买下来,只花了2.5亿美元,很少一点钱。不仅如此,他们很聪明,在买北美投资银行业务之前,和北美一百个雷曼兄弟最高层的经理签了合同,不许你们离开,你们不能辞职,你们不能去高盛,你们不能去其他公司,不能去日本,必须留在这个地方,我们承诺给你发奖金,承诺你金钱的退休金、保险都不变,但是你不能离开,因为他们知道,如果这一百个最高层的经理离开了雷曼北美机构的话,那这个机构就不值钱了。因为投资银行说到底是人、是团队、是文化,如果高层人跑了那就完蛋了。低层人跑了可以重新雇回来,文化可以传承。
主持人:大家现在都非常关心的是,欧元在逐步走强、逐步升值,有没有可能经过这场危机,美元的地位被欧元逐步取代,以后欧洲作为一个金融中心的影响和作用,在全球金融体系中的话语权会逐渐超过美国?
李稻葵:超过美国不好说,但是欧元正在逐步取代美元,这是不争的事实。欧元的历史不过八九年,八九年前欧元在全球中央银行的外汇储备中的比重是零,刚刚出生,今天是22%,应该说两年前22%,今天可能超过这个数字。美元在十年前大概是70%左右,今天降到55%左右,很明显,一升一降,作用非常明显。再举一个例子,以欧元议价的债券市场的规模在两年前已经超过了美元固定收益的市场规模。也就是说,你想发债,最容易发的债是欧元债,因为市场大、流动性强,你容易找到最好的买家,而美元已经不是第一了。
主持人:刚才也问到马丁.沃尔夫这样一个问题,就是说有没有可能伦敦借这个机会取代纽约,成为全球的金融中心?您觉得对欧洲来说是不是真的有这样的机会,或者说谁还是全球最大的金融中心,这个概念已经不重要了,因为游戏规则已经发生根深蒂固的改变,谁是最大的金融中心已经不是非常有意义的话题,像马丁.沃尔夫说的,伦敦大部分的金融机构都是美国金融机构在欧洲的分支机构?
李稻葵:我觉得还是很重要。谁是金融中心,哪个国家有金融中心还是非常重要的。第一,就业。金融界是产生最好就业机会的,这是很容易理解的。再一个,跟这个有关的,税收、市政发展。进一步讲,哪个国家有一个国际的金融中心,周围的企业或者本国的企业融资成本自然会低,发债低,你跟投资银行、投资机构的人吃顿饭,聊一聊,了解点情况,这还是非常重要的。我个人观点,伦敦和美国将成为两个几乎不分上下的金融中心。事实上在金融危机发生之前,美国纽约市的市长就是搞金融的,搞金融新闻发布,他很担心,说纽约金融市场第一的地位可能被伦敦取代,找了麦肯锡咨询公司做咨询。麦肯锡报告写得很清楚,第一大原因是你们监管过分了,指的是萨根法,就是安然事件之后,使得上市成本太高。第二,这个地方律师太厉害,美国人动不动打官司,一打官司都是天价,你们打官司的文化我们受不了。第三,移民。“911”之后,美国限制了很多来自第三世界国家的移民,因为金融界需要年轻的有干劲的有冲劲的人,加夜班、长时间工作,伦敦这方面很灵活,纽约就不行,当然还有其他原因。这是很有意思的话题,我希望我们的上海、深圳、香港能够通过这一轮波动上一个台阶。
主持人:谢谢李稻葵老师,来自清华大学的李稻葵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