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网友评论 |
 |
网友:山东济南 小鱼儿"patrick" 于2001-08-23
这些天,通过收看“整顿市场经济秩序”行动系列报道,感触很多,以前一些让我们老百姓看来是非常不容易解决的问题,在栏目中一一展现,并且解决得非常快。尽管反映出的问题很多,有些还非常触目惊心,但每次看完处理结果之后,都有一种畅快淋漓的感觉,你们有始有终的报道让我们看到中国还有希望,因为一个国家在发展的过程中,总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我们不怕问题,怕的是大家都看不出问题,或者对这些问题熟视无睹、司空见惯,那这个国家就可怕了。是你们敲醒了我们整个国家的警钟,你们虽然是在发现问题,但更多地是在维护整个国家的形象和尊严。
另外,我认为这种联合调查的模式对于目前我国的实际情况应该是最行之有效的,因为:1、监管部门多年来已形成了固定的行为模式,他们一般很难主动地查出问题,再加上被查者的“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更给监管带来难度,所以索性有些地方就出现了管和不管一个样的情况,等事态严重了再去管,就有些想管又管不了了(把虎养大自然就有了其它诸如腐败之类的问题了);2、媒体的参与,由暗访到公开曝光,使得每一个事件都得以足够的重视,并加快了事情的解决速度;3、经济半小时的前沿记者有点像“中央特派员”,这与中央台多年来在全国媒体中的地位是分不开的,目前来看还没有一家媒体能跟中央台抗衡,所以作为第一报道也只有你们最合适,希望你们能够继续下去,直到有一天人人都能认识到“造假者尤如过街老鼠人人喊打,为官不廉者猪狗不如!”
最后,我想说,我们的记者很辛苦,有时还很危险,如“七天七夜亲历盗墓”、“跟随运瓜车跑长途”、“深入敌穴智擒假钞贩子”等等,看着他们冒着生命危险带回来的图像资料,请向他们表达我由衷的敬意,同时我也希望能加强对他们的人身安全方面的保护。让我们一直关注中国经济、关注中国的未来!
网友:吴隆"fanlinq" 于2001-08-22
我是经济半小时的忠实观众,我非常喜欢整顿市场经济秩序这一节目,我认为应该对走私多批露一下。
网友: "hchen" 于2001-08-22
经济半小时近期的节目都是关于市场秩序的,其它的经济话题少了,快变成“打假半小时”了,我想两种话题是不是有一个适当的比例呢?
网友: "hzz" 于2001-08-22
我是你们节目的忠实观众,我很喜欢收看你们推出的"我们在行动",其实不仅是我本人爱看,我家人爱看,我周围很多很多的人都爱看,那是因为你们的节目做的事是我们广大老百姓最希望看到的事,维护了我们老百姓的利益。
你们的节目敢于锋芒直指假冒伪劣、地方保护、走私贩私、金融证券黑市等扰乱市场经济秩序的违法行为,镜头对准正在整顿中的重点地区、重点市场和大案要案,为维护市场经济秩序作出了很大的贡献,让人拍手叫绝。愿你们的节目越办越好,为大家能做更多的实事,为国家作出更大的贡献,这是我们观众对此栏目的祝愿和殷切的期望。
网友:水灵"Kathy" 于2001-08-22
我是一名学生,在妈妈推荐下收看了近几期的《经济半小时》。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下一跳”。就拿昨天所播的地方保护主义来说吧,在社会主义文明的今天想不到居然还会有“地方保护主义的存在”。
这个节目使我学到了书本上所没有的东西。
网友:天津王晓钊 "Micheal Wang" 于2001-08-22
"地方保护主义”的“秘密”
地方保护主义的初衷是什么?这个问题很好回答,也很不好回答。“很好回答”的答案是“为了发展地方经济”,“很不好回答”的答案是个“秘密”。
“你收我的酒不是说给封存了,你给我卖了,拿到餐馆抵餐费去了。有目共睹的,我那一车8元 、9元连瓶就给他的关系户了。”这段话,凡是看了21日晚节目的观众朋友一定印象深刻。
“整顿专班”负责人的那段有关“异地封存”的吞吞吐吐的谈话更是如此,他有可能不知道这批酒“封存”在哪里吗?那么他为什么不敢说出口呢?是怕记者朋友们一哄而上把啤酒抢走么?显然不是。那为什么不说呢?这种态度无疑证实了啤酒销售商的“猜测”。
面对记者的“羞羞答答”和面对外地啤酒销售商的“土匪行为”构成了鲜明的对比。节目中报道“由于政府有关部门的怂恿支持,3月16日终于发生了恶性流血事件。金龙泉集团业务员张小波、任海燕在枣阳遭到暴力殴打。张小波说:‘你可以以正规的手续来扣我的酒、罚我的款都行,你不能抢、不能打,这不是土匪行为?跟土匪一样野蛮。’”
看见了么?当地政府为了自己获得最大的利益,不惜采取一切手段:给自己的行动“正名”啦,造舆论声势啦,出动“联合执法大队”啦,还打着“整顿市场经济秩序”的旗号。
我又想起了8月12日的《焦点访谈》中,政府查处的私盐被政府内部的某些人授意和优质盐混合包装销售给老百姓的故事。节目最后有两句非常经典的评论:“作为记者,目前我们还不能清楚地了解到当地这些年到底卖出了多少这样的盐,但是有一点却是可以肯定的,就是宁县的盐业公司在打击私盐的同时,他们的部门利益得到了最大的满足。”
打着“保护地方经济”的旗号,实际上是为了自己获得最大程度的利益。而这,也就是“地方保护主义”的“秘密”。
网友:福建邵武 黄学中 于2001-08-22
对经济半小时的整顿经济的报道,很是大快人心,严厉打击不法分子,不仅能维护我们国家的正常经济的发展,而且我国在加入WTO大势以定的前提下是能更加带动经济的正常有序的发展。从更深的来看还能促进社会意识形态的健康发展,从而使我们国家发展更加平稳。
网友:汕头观众 萧叶 "mayoress" 于2001-08-22
价格:“公私分明”为哪般?
如果你长得有点“干部”模样,那么,你就不难遇到这样的事:即使是一元二元的小买卖,如上街配把钥匙,你得到的第一个市场信号或许就是:“是公家的还是你个人的?”如果你不懂市场行情,追问一番的话,接下来的回应便是:“公家二块一把,私人一块五配一把。”——这种“公私分明”的价格“政策”“出台入市”的原因是什么?得到的回答是:公家得开发票。——一个听起来就有点勉强的理由。
其实并非只有配钥匙的师傅知道买卖得“公私分明”,其他不少行当也存在“公私分明”的“惯例”。上家具店买几样家具,价钱已谈妥,当我付完钞票索要发票时,老板的嘴巴再一次张开了:“开发票,这个价钱弄不来;公家要发票,得加10%的税钱。”——老板做生意应交的税钱转嫁到“公家”身上来了。不知这“惯例”是怎样形成的。而“大公家(国家)”对此早有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一条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或者商业惯例向消费者出具购货凭证或者服务单据的,经营者必须出具。”当老板知道我是私人购买家具时,开导我说:“你私人要发票干什么呢,又不报销。”——“从南京到北京,买的没有卖的精”,这么一说,我这个“上帝(顾客)”似乎理亏了似的。而据懂经营之道的人说:不开发票好逃税。原来“猫腻”在这里。
“公私分明”的价格并非只由发票来划分。比如现代生活离不了的电话,一般人有所不知的,电话是分甲、乙两种的,收费不同的初装费和电话费。我向当地的电信部门寻问了一下,我所在的地方,初装费倒是一样的,但月租费却见分晓:个人每月7.6元,企业或单位每月12元。这里且不提装了电话还得交月租费是否合理,单提将月租费分类别收费是否理壮?提高相同的服务,收取的却不同,难道目的就是为了多占姓“公”的一点便宜?其实《价格法》第十四条“经营者不得有下列不正当价格行为”中列有这样的条款“提供相同商品或者服务,对具有同等条件的其他经营者实行价格歧视”。同样作为“相同商品或者服务”的消费者,难道因“公”“私”而不具有“同等条件”?要知道,“上帝”上市场是不必拿着“身份证”亮明“公”“私”身份的。如果按照这一“公私分明”的逻辑,是不是邮票也得印制甲、乙两种以适应公函、私信的需要呢?(注:此文中的“公”指除个人以外的消费者)
私人的十毛钱是一块钱,公家一块钱是十毛钱,投入市场,理应激起同样的涟漪!我们需要为“公”争取应有的权利!这样的作派,于“公”于“私”都有利。因为公平、健康的市场促进“公”“私”共同发展,对我们大家都有利。
网友:汕头观众 萧叶 "mayoress" 于2001-08-22
诚信:利益下的蛋
曾几何时,诚信这座大厦崩倒了,每每谈至此,有人叹气,有人大笑,有人或者这样,有人或者那样,反正每个人都会有自己对于诚信的看法。确实,在这样一个分崩离析的社会,诚信不过是利益下的蛋。
远交近攻,利益下的无奈
不止一次地看到,现在的人情如何淡泊、诚信如何缺乏这样的报道。你可以不认识与你隔室三年的邻居,簇拥的人群将学童挤至轮下轧死依然扬长而去,将产孕妇的行车还要受到路政人员官僚地检察而母子双亡。而另一面,却是没有建立在诚信之上的交往却达到了一种滥乱的程度。QQ,这种在线的生活方式,彻底改变了人们的思维形态。行内的人都知道,无论什么时候,上了QQ一查,动辄数万人共在一张网上进行交流。你可以对你的同事相当地警惕,但却对着一分钟前认识的网友可以长侃短聊。不是其它的原因,只是因为现代人是利益的奴隶。许多良心人士对此远交近攻的局面亦是颇为关注,说到底,利益在作祟。
前一段时间,对电信行业已经是口诛笔伐许久的媒体又对北京电信300元就停机的土政策再一次群起而攻之,电信部门又再一次成了过街老鼠。但是电信大佬也是满身苦水:众多人恶意欠费,然后改换门庭,特别是大学毕业生,一离校,上哪儿去找?就这一项每年就要损失若干个亿。且不管这种解释的合理性有多少,但有一点是可以看出来的,那就是现在社会的个人信用已经到了一个将近衰亡的边缘。
每个人都知道“狼来了”的故事,但是不是每个人都想过,如果我们的整个社会都面临了一种“狼来了”的局面,那么我们该将何为?to die or not to die?
我们不能认为对于利益的考虑,就会损失对诚信的纯洁。现代社会虽然标榜“只有偏执狂才有生存”,但是从骨子里还是一个理性社会,建立在理性的、利益之上的诚信没有人可以去非议。如果有人举手批评的话,那么就请拿出一套更好的东西来吧。
传统的失落,现实的苍白
我们的老祖宗,无一不是将诚信作为立身之本,于诚、于信都是视为比生命更为重要的东西,完全可以达到壮士断臂的境界。所谓“君子一言,驷马难追”、“一诺千金”,不都是这种社会信用制度最好的注解吗?正是这样的一种信用制度,才可能在当时商品经济极不发达的时期可以建立起来远程支付的体系,才可以建立起私人的全国连锁的票号。也就是在这样的信用制度下面,才能有江湖的存在。我们的传奇中,我们的历史中,无疑都是有着将自己的诚信视为比尊严更为重要的侠容,有着为捍卫诚信之名可以以血相见的名士,无可否认这些都是我们民族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至于说政治上的“君无戏言”,“一令既出,绝无悔改”,虽然说这并不能偏盖全,但无可否认的是当时的信用制度是真正建立起来了,而且这种建立是建立在每个人的心中的。
我们的革命,小革命或大革命,革掉的不仅是所谓的“大山”,还有许多与生俱来的东西,那些民族文化的脐带。割掉了就割掉了,新的东西又没有建立起来,过分理想化的事物注定是不能长久的,都是没有生命力的。或许时至今日,还会有人对于五六十年代那种其乐融融的日子记忆犹新,认为那种没有任何考虑利益的诚与信就是最为完美、最为纯真的东西。确实,这种“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局面令人向往,但它只存在于书册之中,存在于政治家的理念之中,就连文学家也对于这样的构划表示怀疑,毕竟艺术还是要来源于生活才可以。
理想不去占领他,就会失去他。太过于理想化的东西,终于走到他的尽头,形成了一个这样的尴尬局面,对于传统的东西我们可以尽情忘掉,而现实又让我们没有选择,我们似乎真的走到了一个尽头。我们将何为?
我们可以对于西方的价值观念、意识形态进行一千次的嘲哄与批判,可以对他们的生活方式进行全面的否定,但是有一点却是我们必须接受与承认的,那就是他们自小的诚信教育比我们好。在西方国家,诚信教育是自小到大的,没有人可以排除在外,就算你是个大奸大恶之徒,诚信也会深深地折磨着他。看着那些大魔头死前还要对神父进行忏悔,也就是这一教育的结果。我们也决不是说西方人的诚信比我们好,但是他们就是建立起了真正的诚信制度与机制。说慌就是可耻的,无论对于谁,就算是总统也不例外。我们呢,有这种意识吗?我们的某些教育机构,对于孩子的教育居然严重成人化、功利化,教育什么“以眼还眼、以牙还牙”,根本就不强调说慌是可耻的。常常说谎的孩子还能评上三好学生,早就不是什么奇谈了。
还记得是一个CCTV的谈话节目,参加者说的话题大约是关于某位本土球星加盟了NBA.美方的老板问一个现场的小孩,你知道我的球队吗?小孩说知道,某某队。老板高兴地笑了,突然出人意料地再问,是谁告诉你的。这可能是一个事先没有准备的问题,小孩愣了一下,怯怯地扔出了个“妈妈”。在一边的妈妈急得直跳,可能是想教他说,听电视上说的,但他还是如实地回答了他。在场的国人,包括那个焦急的妈妈,都露出了或嘲笑、或失望的笑声与嘘声。而这时美国人,很严肃地说,你是诚实的好孩子。无论这个美国人作秀的成份有多大,但有一点是可以首肯的,那就是对于诚实,是不可以用嘲笑来对待的。看了这个节目之后,有多少国人感觉到彻头彻尾的寒冷呢。
呼唤,个人信用制度的建立
个人信用制度的建立,不仅仅可以让每个人都用上真正的信用卡,可以凭借信用取得这样或者那样的便利,更为实际的功用就是对于每个人来说,信用就是自己的财富,再也不会有人对于自己的谎言不负一点责任,尤其是道义上的责任。
海上的白领一族,曾经对于计算机进行过信用消费,倒不是一台数千元的价格让他们感到吃力,而是实实在在地想建立一个个人良好的信用记录。虽然这其中有着相当的小资成份,但我们不得不承认,个人信用制度对于个人来说不仅是必需的,而且是必要的。固然我们可以说,这是个案,而且也仅仅限于金融领域,但我们不会因其善小而去否认它其中的价值。
当然我们更应该知道,信用制度不仅仅是一种制度,更是一种理念,虽然不需要社会上的每一个人去理解和消化,但它需要大众的理解与参与。只有当它深入人心,成为每一个的心语的时候,那个时候我们才会深出一口气,这就是我想要的。到了那个时候,如果再现上述的谈话节目,我想给予孩子的不应当是嘘声,而更多的会是掌声。
“天国不在手中,而在心中”,这曾经马丁·路德的信念,今天亦同样可以表达着我们,诚信不在眼里,而在我们的心中。
或许许多年以后,我们还是对于其时的诚信状况还是相当的不满,但我们没有必要还是这样的长嘘短叹,这就是生活,这就是诚信。
诚信,利益下的蛋。
网友: "jiafei" 于2001-08-22
看了你们昨天晚上的节目感觉到国家应该严惩那些制假者特别是在食品 药品等关系到人民身体健康方面的假冒伪劣产品!
网友: "tan7701" 于2001-08-22
你们好,你们辛苦了!
看了你们的节目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息。更多是一种反思和对本质的认识。
我认为一切经济犯罪的根源都是利益引起的,而其中一些政府部门,执法部门,执法者的玩忽职守,有法不依,甚至与之同流合污,充当犯罪分子的保护伞。
地方保护主义是什么?就是犯罪!!!为什么没有去管,为官者的一举一行都代表者党,代表着国家,真希望象《忠诚》中说的一样“该抓的抓,该杀的杀”谁为流的鲜血负责。当看到一个个执法者推脱责任时,考虑到老百姓的血和泪了么???
整顿市场经济秩序刻不容缓,党中央下决心抓,下面是不是也下决心去抓,不要把中央的精神扭化了。
网友:福建 赤子 "y" 于2001-08-22
打假
多少年来,老百姓为周围的假冒伪劣产品包围:有毒的大米、不合格的饮用水、带过量农药的蔬菜茶叶、福尔马林浸泡的水产品、硫磺熏出的白木耳、掺入吊白块的白米线、带瘦肉精的猪肉,高剂量抗生素养殖的淡水鱼、避孕药喂养的螃蟹、工业彭化剂涂抹的凤翅、令人作呕的地下泔油、假烟假酒假药充斥市面;还有证券市场的假消息、假报表、假业绩。我们完全被假冒伪劣所包围,我们还能相信什么!我为贵台的前线记者们致敬!为《整顿市场经济秩序》节目喝彩!
造假者丧尽天良,打假者力不从心,执法者只抓典型。如果不对造假者施以刑法,不整顿执法部门,不从根本上整治腐败,打假也只是一阵风,哪怕打他五年十年,死灰复燃是必然结果。人民的期待将会落空,打假将士的鲜血将会白流,国家没有出路!
17 16 15 14 13 12 11 10 9 8 7 6 5 4 3 2 1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