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网友评论 |
 |
网友:陕西三原 "ry" 于2001-08-26
《经济半小时》播出了关于三原地方上的拼装车的报道,昨天晚上7点52分,有两辆道路清理车拖着2辆所谓的解放反斗车从池阳街飞过,过了有10多分钟又是这两辆清理车有从原道飞一样的返回,结果当然是又是拖了2辆反斗车,因为后来有事,所以就不知道那些清理车的下文了,但我本人还是很感谢半小时的工作人员,能把这些问题反映出来,给一些地方保护主义开开刀。
网友: "king" 于2001-08-26
王小丫呀....王小丫.....怎么说你好呢?
我每天下了班要早早回家看你的节目!你让我做了一个好男人...
朋友叫我喝酒,我经常半途而废,颠颠的跑回家看电视...(经常被朋友骂!)
我经常教育我的女朋友,说她为什么跟你长的不像....(我曾经还劝她去整容,现在正在增高..)
女朋友见了我第一句话就是:“这里是经济半小时..."(她现在终于有点像你啦。。。哈哈后)
网友: "liu" 于2001-08-24
播出时间上感觉不是太合适.
网友:天津 李刚 于2001-08-24
看到福建对整治餐桌污染的承诺,我感到了欣慰;为什么只有在事情曝光后,才会得到重视。有让人深思。
难道福建以外的地方就不存在这样的问题了吗?
我们为什么不能推广到全国,如果没有媒体的曝光,是否会真的没人管理了呢?
我真不敢相信,是这样。我们有法律,有很多解决问题的途径,可是他们是否真的畅通,应该是最被人关注的。
网友:天津王晓钊 "Micheal Wang" 于2001-08-24
这就是现实
看了汕头观众萧叶的一篇《诚信:利益下的蛋》,很有同感。但是我们能做什么?除了长嘘短叹,就是沉默。
记得电视剧《编辑部的故事》里有过这么一句精彩的“白”:“要是什么事儿都说的话,那我们《人间指南》不成了‘和平演变指南’了?”
这就是现实。除了无奈,还是无奈。
看看《明星制造》,我觉得它挺能反映现在的社会状况的。
昨天小丫作客央视国际,有位网友问她:“你认为人是应该为自己活着,还是为别人活着?”小丫答道:“这也是我经常想的一个问题,想来想去没有一个绝对的答案,如果你已经过了三十五岁,应该多想想自己。”我觉得小丫很有头脑。
今年高考作文题目不也是跟“诚信”有关吗?萧叶朋友的这篇文章如果是考卷里的一张,老师会给你得几分呢?我不说你们也想得到吧。
网友:江苏无锡 童一路"Elie Tao" 于2001-08-24
《毒大米、不合格的饮用水、带过量农药的蔬菜茶叶、福尔马林浸泡的水产品、硫磺熏出的白木耳、掺入吊白块的白米线、带瘦肉精的猪肉,。。。。。。》以上种种怪现象仅仅靠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记者来揭露与批判督促,这只能说是法制社会的一种悲哀。我们应该思考!要记住,记者们的呐喊非常容易被时间遗忘,只有靠全民的力量才能彻底改变这种现象!!!!!
网友:李亦宁 "Li Yining" 于2001-08-24
我有一个问题——Re:作废的“生死保险”
我在网上看了《作废的“生死保险”》之后。对记者的行为表示深深的敬意的同时,希望得知这期节目是哪天播放的。经济半小时我每期基本都看,特别是推出整顿市场经济秩序之后。不过《亲历盗墓》我错过了,希望能在网上看到这期节目,能告诉我这期节目在那天播出吗?
谢谢!
网友: 有良心的人 于2001-08-24
大家想想,制售有毒食品、假药跟谋杀有什么区别,还可以定个反人类罪。现在总理总算讲出来了,太棒了。 总理讲出了我们的心声,关键是看看下面的行的了----难呀
我们的政府为什么对制假、售假总是那么心慈手软哪?是不是缺少一颗为人民服务的心?应该反思一下!抓几个或一个典型事例,深刻剖析,从快、从严惩处,让老百姓解解恨,出出气,这样才获得一点心慰。当官的也才有点威信。否则,干吆霍、瞎咋呼又有何用?动点真格的吧!
网友: ms007a 于2001-08-24
几乎天天看经济半小时,最近整顿经济秩序的专题报道每期必看。
我为你们的报道而拍手称快,也对那些让人发指、无法无天、丧尽天良的丑恶行为感到无比愤慨。
我个人认为造成目前状况的原因如下:
1、在经济迅速发展、市场机制和监管机制尚不完善的情况下,难免要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前些年国内市场商品的匮乏,为造假和一些违法行为提供了滋生的土壤;近年来,多种经济形式的迅速发展,地方政府为了眼前的利益和政绩,不惜牺牲当地的环境,甚至不执行国家的有关政策,狭隘的地方保护主义,给这些不法行为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2、执法、监督部门执法、协调不力,相互推诿,部分执法人员素质不高,缺乏责任心和敬业精神,放纵了不法之徒。
3、地方保护主义、执法不力的背后隐藏的就是腐败。部分领导干部和执法人员把这些不法行为当成了生财之道。根本没有按照江总书记“三个代表”的理论要求自己,不顾人民死活。
以上是我个人的拙见,请指正。
网友: 阿七 于2001-08-24
“整顿市场秩序在行动”指挥部的全体人员:
你们好,首先感谢你们对整顿市场秩序所做出的努力。这个时候的中国真是太需要这个行动了。我想讲一下我的一个想法:
看到在节目中经常使用到藏在包内的摄像机,以获得最真实的采访。这样对这些记者来讲真的是太危险了。在那次西安的墓中,更是让人提心吊胆。采取更为安全的采访方法应该是很有必要的。就算是用藏在包中摄像机,在电视上播时也把那个外边的黑圈儿去掉。这样,那些不法之徒就会降低防范的意识了。
还有,这次行动将会一直进行到什么时候呢?不法之徒避过风头了,再重新开始怎么办?能否跟踪报道事件当地的政府的具体做法,而不是每次都说的:“加大打击力度”之类废话!!!
网友: zhaopc 于2001-08-24
保护就是腐败
地方保护看是为了地方的利益,其实更多的是少数人的利益,有时它就是一种腐败,官僚,还有黑社会。最后受害的就是国家和百姓,所以必须坚决打击,不能不了了之。
网友:大连西岗 蔡玉沛 "caiyupei" 于2001-08-24
近来的《我们在行动》非常好,大快人心,我认为你们这样做是真正的三个代表,是媒体报道的急先锋。
在你们的节目中,最为惊心动魄的是涉及到人民群众饮食卫生的问题,我有一个不太成熟的建议,就是“入口工程”应该全部由政府部门严管起来,通过舆论导向和政府介入竞争,迅速使放心工程彻底过关。
所有的饮食业售货都应该实行与以前计划经济时期不同的、上升了一个螺旋的计划经济,这是人命关天的大事,不能由没有鉴别机制和鉴别水平及鉴别能力的市场、消费者来用生命的代价进行调节和试验,我认为在社会道德水平还没有真正地达到“以诚为商”的程度的时候就应该一方面加强教育力度,另一方面采取类似军管的方式严格管理大事情!现在问题的关键还在于让老百姓信谁呀?
当然,这只是一个总的思路,具体的措施和配套工程应该更加详细。但无论如何,人的饮食领域应该是任何一个国家管理上的特区!特区就要特办!所以,我认为这对改革开放的大的格局没有矛盾,改革开放与严格管理本来就是不矛盾的!
谢谢你们!支持你们!
网友:南京陈巍 "wilmachen" 于2001-08-24
《经济半小时》是我必看的栏目,从中能给我生活的自信,因为市场秩序有了舆论的监督,为此我更体会到作为新闻记者的艰辛。市场秩序混乱,百姓投诉无门的事在我们身边时有发生。在南京,居民小区周围随意开设铝合金加工门市部,尖锐的噪音扰乱了正常的生活,环保部门说,他们主管夜间噪音,且对违法加工没有取缔权;市容部门只管占道经营。工商部门是不管你加工点开在何处,只要你每月按时向他缴纳管理费即可,南京电视台社会大广角栏目虽在电视上暴了光,但怎么做也是无可奈何,市场秩序城市管理水平亟待提高。
网友:谢风华 "edwardxie" 于2001-08-24
关于经济半小时对于济南百货的重组,我认为中央台的采访完全是失败的。
首先,主持人预设立场,偏向职工;
第二,主持人根本比了解整个事件的实际情况,只认识表象;
第三,关于上市公司重组的法律和财务知识,主持人根本不了解
我作为券商曾参与济南百货的重组过程,整个重组有律师和会计师从业人员参与,是经过专业论证的,不是什么所谓的包办婚姻。
有兴趣可与我联系,我愿意向你们解释一些问题。
网友:李刚 于2001-08-24
整顿要一直坚持下去,不要只是一次行动
只有加大暴光的力度,才能引起国民的关注,得到政府部门的重视。
只要存在歪嘴的和尚,我们就要用舆论监督他们,否则再好的经也会被他们念歪了。
最重要的还是法制建设,只有完善了法制和监督机制;这种局面才能彻底的改观。
我们要的不只是省长,市长的一句承诺;而是制度的完善。只有在制度的层面上,做好了;才能真正整顿好经济秩序。
另外,在官员的录取和提拔上,不要重才不重德,只有德才兼备的人,才能读出好经。
网友:山东济南 小鱼儿 "patrick" 于2001-08-23
看了今天对福建省省长的采访,小丫对餐桌的问题问的很详细,并且逐一分类,蔬菜、猪肉、水产,暴露出了我们不愿看到的种种问题,习省长也庄严做出承诺,五年之内解决餐桌问题,这让我们看到了希望,可是我们也不可能不吃不喝地等待五年之后的到来,而且习省长也不是我们省的省长,我们又会等上几年呢?
我今天的胃口是一点儿都没了,全天只吃了一个鸡肉的汉堡包,我想鸡的问题可能会少一些,不过我是成年人,对于孩子们那可就又不好说了,唉!今天总算过去了,明天又该吃些什么呢?
网友: 晓明 于2001-08-23
政府监管部门的滥用职权、地方保护,和各地村民的联合抗法,经营者生产有害于人民身体健康的产品,这些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格格不入的。我认为现在的重点是寻求这样一个点,在这个点上,政府监管部门应该只起监管的作用,为企业和经营者提供良好的市场竞争环境,不能为了本地方的暂时的经济利益而不顾大局;而作为企业和经营者,应该利用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来获取利益,不能只为了本企业和个人的暴利而不顾人民的切身利益。用一个比较流行的词,在这一点上,双方获得“双赢”。面对经济全球化和加入WTO的临近,我们决不能放松了。
网友:南京 "过 峰" 于2001-08-23
你们是讲真话的栏目,难能可贵。
小麦粉里有过量的增白剂,黄鳝添饲避孕药速肥,银耳用硫磺熏制增白,大米用矿物油抛光,豆制品掺入工业用滑石粉,为了使猕猴桃长得更大,有人在其成熟前喷施“膨大剂,为了使牛、羊多产奶,一些企业便给其注射雌性激素,毒大米、毒糖、毒茶等等,最近还发现了在豆腐中添加土霉素(豆腐在温度高的时候保存期长),看了这些,我们到底还敢吃什么?说句实话,如今这世道除了骗子是真的,什么都有假的。
还有我想问个问题:出了事了,那些“有关部门”都来了,没出事儿的时候他们都到哪儿去了?
那些口号说的比唱的还好听!!!
网友: 李寻欢 于2001-08-23
CCTV不能再提“地方保护主义”了!!!
保护本地企业该叫“地方私利主义”!
保护假冒伪劣该叫“地方包庇主义”!
保护地方经济天经地义,如果保护的是县长小舅子的酒厂而侵犯全县人民的利益,也配叫“保护”吗!?
叫“地方保护主义”实际是给他们脸上贴金,让他们更加名正言顺,理直气壮,有恃无恐!叫“地方保护主义”实际是给他们以“舆论”上的支持!
不能再提“地方保护主义”了!!!
网友:安徽芜湖 邱波 "qb" 于2001-08-23
法德并重,方能开创美好未来
——从对习近平省长的访谈中得到的启示
面对王小丫有关“领导干部都习惯于‘抓大放小’,您为何要关注餐桌污染这种小事”的提问,习近平省长作出了“‘民以食为天’,餐桌污染并不是小事”这一颇为令人感动和鼓舞的回答;这种将关乎老百姓切身利益的问题作为头等大事来抓的工作作风不仅是对“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三个代表”思想的有力实践,同时更是一个人民公仆应尽职责的清晰体现。
毫无疑问,如果严重扰乱市场经济秩序的各种假冒伪劣现象在某一区域大量而广泛的存在,该区域的领导就一定难辞其咎,因而对其予以严惩便是顺理成章的合适选择;这也是我于“我们在行动”的打假风暴刚刚拉开序幕之初便写下以关云长刮骨疗毒的勇气和魄力去打击庇护假冒伪劣现象的一些地方官吏的初衷所在。
然而,对腐败分子固然应该严惩,但如果能通过党的宗旨和理想将广大干部塑造成为了人民利益而甘愿自我牺牲的焦裕禄、孔繁森式的楷模,不是更以利于我们事业的发展吗?!也就是说,在通过制度建设以确保我们的各级干部面对造假份子的贿赂诱惑能够做到洁身自好的同时,更能以一个共产党人所应有的服务于人民大众的极大热忱去展现各自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崇高境界,——亦即既注重法制建设,同时更提倡“以德治国”——无疑将推动我国改革和建设的各项事业尽早迎来一个更加辉煌灿烂的美好未来。
在此笔者所要着重指出的是,尽管习省长所作的用五年时间彻底消除福建人餐桌污染的承诺令人鼓舞并且也较切合实际,但让人民大众在漫长的五年岁月都要为自己吃喝饮食而提心吊胆,则不免仍人产生“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的呼唤;也就是说,如果福建省的各级干部也都能象习省长那样以人民的利益为依归而全力实践“三个代表”的思想,则无疑能极大限度地缩短清除餐桌污染的进程,从而尽早的造福人民。
网友:北京 刘欣 于2001-08-23
我是你们节目的忠实观众,看到你们的节目我看到了中国新闻的希望,触目惊心的事实时时刻刻在提醒着我,让我思考。
网友:陈锦琪 于2001-08-23
陈大会,好样的!特别是做人物采访,直接了当,令腐败分子有口难辩,丑态百出。有些记者太没有水平,居然让腐败分子在媒体上公开为其行为辩解!而陈大会却不给他们以机会,请保持你的风格!
网友:王友 "xjjxcb" 于2001-08-23
《经济半小时》是我最喜欢的电视节目, 特别是最近播出的整顿经济秩序的专题报道, 更是深受观众喜爱。对当前社会上的大量制假售假问题,地方保护问题,行政执法部门不严格依法行政问题等等,进行报道,既反映出我们正视问题的勇气,也反映出我们解决问题的决心。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如果我们不能创造一个公平竞争的社会环境,创造一个全国统一开放的市场,市场经济就很难健康发展。真希望地方台也向中央台学习,对一切影响经济发展的问题进行暴光。
17 16 15 14 13 12 11 10 9 8 7 6 5 4 3 2 1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