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波行情中,短融的利差出现分化。8月份,在利率产品走强的影响下,主体评级为AAA的短融二级市场收益率下降了15BP左右,但是主体评级为A以及A+短融的二级市场收益率不断上升,市场对于信用风险的厌恶情绪上升,但这与交易所公司债所反映的市场的风险偏好上升的现象恰恰相反。结合未来经济减速趋势以及企业盈利下降,我们认为交易所公司债利差大幅回落带有非理性成分。
企业债二级市场的成交不活跃,市场成交显示的是企业债的收益率变动不大,但是中债的企业债收益率却出现了较大的回落。从近期的新债发行来看,企业债的收益率下降幅度比较大。新发的5年期网通债收益率低至5.29%,网通债的发行,引起投资者对于二级市场企业债的重新定价,并将拉低未来新债发行利率。
而最近开始申购的万科公司债,又似乎预示着公司债的发展前景一片光明。我们不禁要问,原来对公司债的担忧为何没能成为现实,或者是说这种担忧还未体现出来呢?
公司债发行中的三大问题
公司债简化了原企业债的发行程序,降低了发行人的发行门槛,顺应了扩大我国直接融资比例的发展方针,无疑是债券市场发展历程当中一次重要的突破。但公司债市场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
第一是投资者结构的问题。当前交易所债券市场的主要投资机构为保险、基金和券商,个人所占的比重还较小。保险公司只能投资于有担保的债券,无担保债券暂时还不能投资。基金和券商作为市场投机性最强的机构,快进快出的特点较为明显。一有风吹草动,就会立即离场。因此,公司债券市场,特别是无担保公司债券市场缺乏较长期的投资者。同时,与银行相比,保险和券商的实力较小,遇到发行量大的公司债,就有可能出现发行不出去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