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好,欢迎回来。其实在饲料当中添加三聚氰氨这已经不再是新闻了,在2007年的时候,我们就已经发现了,我们接下来看看这个短片。
解说:三聚氰氨这个化学物质,不仅当下社会广为关注,国际社会对它也很熟悉,三聚氰氨最早引起人们注意的地方,是在宠物食品中,2007年3月,美国一群猫狗宠物,由于食用了加拿大一家公司生产的宠物食品,导致肾栓衰竭死亡,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进行了检测,美方认为,问题是来自中国两家公司出口的蛋白粉,原料中含有三聚氰氨,一时间三聚氰氨首次在大众视野里出现。2007年5月,中国国家质监总局发布了调查结果,显示我国两家公司生产的部分蛋白粉的蛋白质含量中,含有三聚氰氨成分,但是中方也明确表示,没有明显的迹象说明,宠物是因为三聚氰氨引起中毒死亡的。两个月后,2007年7月农业部发布,《关于严厉打击非法生产经营和使用蛋白精违法行为的通知》明确指出,三聚氰氨禁止在任何饲料生产中使用。但三聚氰氨的风波却没有就此淡出人民的视野,2008年9月,三鹿婴幼儿奶粉受污染事件,上海大白兔奶糖紧急下架召回等事件,罪魁祸首还是三聚氰氨。国家质检总局在全国开展的大范围的专项检查,检查的结果显示,在奶制品中,违规使用三聚氰氨的现象不在少数。其实三聚氰氨是一种用途广泛的基本有机化工中间产品,被广泛运用于木材、塑料、涂料等行业,在数年前,就人工合成产生,普通民众很少有人知道它,但就是这一年多的时间里,它竟成了百姓害怕的一种化学物质,原因很简单,它被使用在了本不该使用的地方,食品当中。随着奶粉污染事件调查的深入,10月8号国家相关部委向外界发布公告,再次命令禁止三聚氰氨不得人为添加到食品当中,然而10月27号三聚氰氨再次在市场上被检测出来,这次它是在连骨头都挑不出来的鸡蛋里,被挑了出来。
三聚氰氨叮了什么“蛋”?
主持人:看着刚才短片当中的介绍,不知道二位是不是会有这样的同感,很像一个捉迷藏的过程,就是你在这个食品当中发现了问题,国家各个部门开始严查。
张鸿:对。
主持人:然后它就悄然地隐身,又在另外一个问题产品当中出现了,我觉得这个过程很令人不可思议。
张鸿:对,我们的监管可能更像是消防队,就是出一起事情,出了火灾了,我们就去灭火,但是呢,消防队还有一个功能,就是防患于未然,加强防火的这种教育和监管。我们基本上是出一起查一起,但是我觉得,我特别想提到的一点,新华社在报道香港查出三聚氰氨鸡蛋的时候,它引用了香港食物及卫生局局长周一岳的话,这个周一岳就说,说我们要降低源头风险,而且他要求相关的业界定货的时候,一定要留意食物或原料的来源,就是说,现在我们在鸡蛋里发现了三聚氰氨,我们原来曾经在牛奶里发现了三聚氰氨。那接下来我可能要查和三聚氰氨相关的所有的东西,比如说猪肉,鸡肉,相关的所有的农产品里边都可能,因为我们既然说怀疑它是在饲料里面产生的,那喂饲料的,这些动物,我们都应该去查,所以就是说,它这个就是一个源头的一个事情,就是我们不用,不一定说,这一次羊丢了,我在这儿堵一个漏洞,然后我就不管说,亡羊补牢,没晚。接下来呢,羊可能从那个地方丢了,我在那个地方再补一个漏,说又没晚,实际上在这个地方出洞的时候,我可能就要去想,另外一个地方,是不是也可能出洞。
何帆:我觉得我们现在呢,实际上就是像刚才张鸿说的,我们更多的还是在出了问题之后去想捕救的办法,牛奶的问题出来之后,现在国务院通过了一个关于牛奶我们如何来加强管理的一个条例,但是这样子的话呢,那你如果柑橘出了问题,你再出一个柑橘的条例,如果是这个现在鸡蛋出了问题,你再出一个鸡蛋的条件,这样是没有办法彻底解决问题的,还是要把这个制度,要把它延伸到源头。比如说呢,现在在欧盟,它有一个,我看到一个欧盟的食品安全白皮书,它里面非常强调的一点是什么呢,就是欧盟的食品安全的监管,是要保证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绝对安全的这个监管,所以它对各个环节涉及的单位和个人呢,都有具体的规定,具体到鸡蛋,在德国,它是这样,就是每个鸡蛋都有一个编码,就跟我们的身份证一样的,所以你要吃了这个鸡蛋,你觉得有问题的话,你可以查出这个鸡蛋来自哪个国家,哪个地方,哪个饲养厂,所以这样的话你可以一直追溯到底。
主持人:但是我不知道在鸡蛋这个领域,是不是有这样的一个追溯,刚才我看了一下网友的留言,有一条留言特别的简单,但是我觉得它很能说明道理,他就是想问,到底鸡蛋是归谁管的,既然咱们都提到了源头,能不能帮我们梳理一下这个整个的过程,因为我想从这个母鸡生鸡蛋,到鸡蛋进入到人们的餐桌上,这当中可能是我们设置了非常多保证食品安全的关卡,但是为什么到最后,好像每个关卡都一次又一次的失手,到底是哪一个关卡出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