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说:一个烂尾工程,上千万元损失,谁应该为此负责?谁又应该来主动问责?《今日观察》正在评论。
主持人:欢迎回到我们节目当中,今天的节目里,我们关注的是重庆万州区拆除的投资上千万元的一个形象工程——“三峡明珠塔”,我们来看看网友发来的这幅漫画,在这幅漫画当中,这个形象工程到底在它一夜之间坍塌之后,谁该来为它负责呢?我们看到画面上的三个人说,他负责,他负责,他负责,不断地把责任传给下一棒,究竟在重庆万州的“三峡明珠塔”拆除的过程当中,是不是有人要为它而负责?谁该为它而负责?我们媒体也发表了各自的观点,我们下面的这个短片也做了一个梳理。
解说:面对重庆万州“三峡明珠观光塔”被拆除的事件,这个“烂尾楼”的轰然的倒下,引发了社会各界多家媒体的关注。
1月6日,《人民日报》刊发,重庆万州观光塔变“烂尾楼”的图片新闻,消息说,由于万州区在2005年4月进行了行政体制调整,将龙宝等三个开发区管委会撤销,该工程的投资主体变得不明晰,只好停工。
1月7日,新华社发表了题为“‘瞎折腾’工程何时休”的评论文章。文章说,当前,为拉动内需,各地都在积极投资项目,各级政府更要高度警惕这样的“瞎折腾”工程。尤其是对那些违背科学发展观,无视群众利益、大搞形象工程的单位和干部要公开问责,遏制此类劳民伤财的“瞎折腾”工程反复出现。
同样以“折腾”为题,《中国青年报》发表“在三峡明珠塔废止上建个折腾标志”的文章。文章评论说,如果这个“三峡明珠观光塔”当初经过科学论证,很有建设的必要,可以为地方经济带来很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且这些效益远大于投资的2500余万元,它还会拆除吗?这样的问题值得深思。
《北京青年报》则发表文章“‘三峡明珠观光塔’是‘折腾’的标本”。文章发出疑问说,当初为什么决定建设这颗“明珠”?既已开工建设为何又不坚持到底?谁应该为如此巨大的损失负责?谁又该为政府的“形象”受损负责?
1月7日的《法制日报》则以“‘形象工程’‘政绩工程’为何屡禁不止”为题发表文章。文章说,仅仅拆除形象工程,没准会有另一个更加形象的宏伟工程拔地而起,让责任官员和形象工程一起“倒下”,方能最大限度地让官员树立起节约每一分公共财政的正确政绩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