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责制下没有“免死金牌”
主持人:听完了我们特约评论员的观点之后,我们再来看一看网友一些评论,这位叫“群众NO.420”说,“形象工程惹的祸,从更深层次而言,有必要改变政府官员政绩的考察体制,只有从根本上改变了做官人升官发财的途径,才能真正解决该问题”。他起的名字很好,群众,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再来看看这位“一错再错”的网友说,“老百姓可以理解有关部门在工作当中出现失误,只要能够及时改正,只要以后不再出现同样的错误,但是我们仍然期待有关部门的工作人员可以在做每一项决策的时候,谨慎再谨慎,对老百姓负责,不要一错再错,屡错屡做。”
这确实是我们大家的希望。但是怎么样在这些重大的工程当中,我们能够做到这一点,做好这一点?我们听听二位评论员的观点。
张鸿:老百姓还是很宽容的,我们原来常说一句话,浪费是犯罪,其实很多国家公务员,公权力机关浪费国家财产,其实是列入罪名的,我们可以很难让浪费国家财产的投资,政府投资,亏损了,这个变成一个罪名,但是你浪费了纳税人的钱,一定要承担你投资失败的这个责任,而且政府不应该参与到有盈利企图这样一个投资当中去;第二个,其实,它无论是盈利也罢,还是一个形象工程也罢,在最初的时候,他就告诉你,这是一个公共利益,我是有良好动机的。
主持人:我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
张鸿:对,奉节那个也是,我们看到万州这个也是,包括几年前我们报道的,无锡的他们建了一个七年的一个医院,刚刚建了7年就把它炸掉了,说我们要商业开发,给公众带来更多的利益,这些其实最初的时候,我们看到都是动机良好的,但是最终在执行的后期,它变味了,他们说我们的动机是良好的,我们是为了地方百姓的福祉,所以我应该免责,良好的动机和最初的为地方百姓谋福祉的这样一个愿望,不能成为一个免责的这样一个免死金牌。
主持人:我觉得在你刚才提到的这些借口当中,还得加上一个,就是我们是集体决策。
张鸿:对。
主持人:所以未来如果出现了什么问题,可能大家也要允许我们有这样一个错误。
张鸿:集体决策也不能成为免责的免死金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