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瓶装可乐”,这位朋友他说了,“医生开这个高价药,和医院的关系不大,即使医院不卖药了,那么医生照样给病人开高价药,因为没有切断医生和药商的这个利益关系。那么病人不论是在什么地方买药,买药商的药,那么药商就可以给医生提成,造成了这个高开药价,看病贵的主要原因不是医院来提供这个药品。”
我觉得他说的还是这个链条的问题,但是目前我觉得这个“药事费”是把这个链条切断了,至少在医院和药品供应商之间就切断了,我看到发改委的一位人士就说了,其中说了4条,其中非常有意思的一条他就说了,将来这个药品出厂的时候,一定要在包装上打上你的出厂价是多少?很公开了。
张鸿:对。一个是药的最初的定价机制,我们说现在要在这个定价机制整个的治理上面要加大,然后要公开定价,但是这个也很难从根本上杜绝“以药养医”,因为我们说,什么叫“以药养医”?就是药和医之间,有一个利益的链条。
主持人:对。
张鸿:就是医院如果多卖药的话,医院和医生能带来利益。
主持人:利益。
张鸿:所以即使你取消了7%到15%的这个加价,如果他多卖,仍然给他有利益,这个利益和他息息相关的,而不是何帆说的,我医院的这个,我的亏损,政府给我补贴,和我卖药不卖药没有关系,如果要是这个利益必须得存在,而且医院很大的收入就得来自于这里面的话,那你的“药事费”也是一样的,就是“药事费”也会增加它对多开药,多开贵药这样一个利益驱动,就是我刚才说的,如果要是我大处方不允许我开了,我开一个一个小处方,你按张算嘛,因为他按照2006年的整个药品的利润,包括成本,包括流通的环节来测算,然后再按照全国的门诊量来测算,其实你就具体到一张单子多少钱吧,然后大概算出来,一张单子是16块钱,所以可能发改委内部也有人士说,说最后定起来是十块钱一张单子,如果要是按单子来算的话,十块钱一张单子,那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们必须得弄清一个前提,就是在2006年,2007年,2008年这个统计数字,是没有任何利益的驱动,是没有按照单子来开药的这个利益驱动,自动产生的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