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相对来说这个还是比较公平的。
张鸿:对,如果按照这个来算的话,那以后,他就会多开,你如果把这个定了,比如说10块钱一张单子,哪怕是5块钱一张单子。他肯定这个驱动就是我多开,我多开单子,或者是多开药,所以你如果这个链条不给它斩断的话,不让医院不得不靠药品卖药,来生存,来维持,来继续做好的话,那“以药养医”的这个格局,是没法打破的。
主持人:不能彻底解决。
何帆:这意味着什么呢?就是我们现在的医疗体制改革,必须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因为整个从药到医院,整个这是现在这个医疗的体系,它是一个雷区,一不小心,就可能会踩到地雷。那么现在仅仅是一个“药事服务费”,能不能够解决现在老百姓这个普遍非常头疼的一个药价高,看病难,我想是很难的。因为它只是其中的一步,那么这一步,最多就是清理出来一小块地方,这个地方是没有地雷了,因为我现在我已经打掉了你医院提高药价的合法性,你没有这个理由了,但是它背后还有很多,比如说我们从药的审批,这个药的定价,包括这个刚刚张鸿也讲到的,医生和药之间的这种千丝万缕的联系。
主持人:要解决个问题,肯定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一个系统工程,不是一天两天的问题,那对这个问题了,我们再来听一听,我们的特约评论员是怎么说的?
李嘉音(全国政协香港委员 中华医药国际促进会监事长):一个是要执行的力度,还有一个监管的力度,如果你监管的力度不到位的话,就算你这次有一个新的策略出来,是很好的(方案),但是你监管不力的话,又会出现一些副作用的。其实在香港,这边的医和药是分开的。香港是在医管局下面,公立医院,它有一个中央的采购制度,就是说所有的药,都是由医管局投标,那这是真正的投标,并不是暗箱作业的投标,然后就分发给各个医院,每个医院都会有一个目录,所以医和药,是很早就分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