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社区 论坛 博客 播客 | 网络电视直播 点播 | 手机MP4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城市日记】――普洱市 6月21日,普洱 晴

央视国际 www.cctv.com  2007年06月26日 14:59 来源:CCTV.com

  当天的正式观察是从宁洱的灾区开始,沿着去昆明的公路翻过一座山,即进入了宁洱境内,沿途即可不时见到受灾农户的蓝色帐篷.当地地处云南高原山区,房屋大多建在山坡上.震后普洱市曾有十八万多人紧急转移,三十六万多间房屋倒损。此次地震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二十五亿元人民币,有53万多人多人受灾。

  在宁洱县委书记杨亚林陪同下,观察团进入受灾最严重的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新平村察看灾情。新平村在地震中受损房屋达数百间,多人受伤。6月5日温家宝总理曾踩着遍地瓦砾,新平乡小河村察看过灾情。总理在该处为师生写下了“挺起不屈的脊梁”七个大字。在灾害面前,最重要的是要有意志、信心、勇气。地震毁坏了我们的房屋,但震不垮我们的意志。同学们要挺起不屈的脊梁,努力学习,艰苦奋斗,用自己的双手把家园建得更加美好,我们要有这样的信心和勇气。

  今天大量灾民均已被安全转移,损毁和危房旁搭满了帐篷。观察团再次进入新平乡重灾区,沿途查看了灾区小学临时的帐篷教室,了解了当地民众重建家园的进程,并送去部分慰问品.专家被战斗在第一线党员干部的精神风貌所感染,救灾的战士和县委书记均在灾区三日未曾合眼过.此后途经县城灾民临时居住的茶源广场,这里一字排开有三百余顶帐篷,县医院至今仍设置在广场的帐篷中。


宁洱的民族团结誓词碑

  宁洱县是“新中国民族团结第一碑”——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的诞生地和所在地。它也是本次观察团了解的重点:在云南和平解放初期,思普少数民族地区人民政权还未建立。各民族经济社会发展极不平衡,各民族特别是少数民族与汉族之间,少数民族和山区其他民族之间隔阂很深,民族之间内部也有矛盾,经常发生仇杀械斗,还有帝国主义利用宗教文化侵略和境外国民党残部的窜扰。各种矛盾交错复杂,1950年8月,政府动员组织了边疆民族代表赴京参加国庆观礼,1951年元旦,普洱召开了颇具影响力的普洱专区第一届兄弟民族代表大会,出席会议的26个少数民族的代表及当时地方领导按照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在普洱红场举行隆重的“剽牛、喝咒水”盟誓仪式,立下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表示要"代表全普洱区各族同胞","誓为建设平等、自由、幸福的大家庭而奋斗"。它是在边疆各民族实现民族平等、团结、友爱、互助的新型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历史见证,也是边疆各族人民一心向党,巩固边防,维护团结,发展进步的象征。2001年,在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建碑50周年之际,建成普洱民族团结园。2006年6月该碑被列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3页 |<< 1 2 3 >>
相关视频
更多视频搜索:
CCTV-1  CCTV-2    CCTV-3    CCTV-4    CCTV-5        CCTV-6       CCTV-7        CCTV-8  
CCTV-9  CCTV-10  CCTV-11  CCTV-12 CCTV-新闻  CCTV-少儿  CCTV-音乐  CCTV-E&F